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少年为何变得如此“冷血”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6日05:48 重庆晚报

  近日有一条新闻炒得很热:两名爬机少年事件。新闻本身倒算不上很大,但昨日各媒体刊登的幸存少年和记者的对话却让人不寒而栗:他对记者说长大不想当好人,他说“好人没好报,做坏人至少开心”;当问及对同伴坠机身亡是否难过时,他竟然回答:“不难过,和他不熟。”

  无独有偶,昨日还有新闻披露北京4名未成年人将绑架的人质杀害后,面对法院的判决
相视而笑,庆幸自己逃过死刑。

  合川市的某重点中学学生阿桂因沉溺于网络游戏,为筹集上网费实施盗窃时被发现,竟用菜刀将管理员砍成“植物人”,令人惊诧的是,这名优秀中学生犯罪之后竟多次向同学“张扬”(今日本报18版)。

  对此,笔者心情非常沉重:这些少年怎么一个个都变得如此“冷血”?尤其令人不解的是,像阿桂这样优秀的中学生,怎么也向无辜者举起了屠刀?他们的犯罪(或者冷血冷漠)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从理论上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冷心肠,成因相当复杂。但从前面两起刑事案件来看,它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暴力文化的侵蚀”和“网络的不良诱惑”是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两种重要成因。

  近几年,暴力文化一直在“升级”。当下许多青少年早已对“武打+血腥”的影视作品厌烦了,他们已早就不满足于只作“壁上观”,转而迷恋在暴力游戏世界里通过角色扮演亲自体验“打架、格斗、杀人”等暴力行为。杀人越多,手段越残忍,就越能给他们带来成就感。在游戏世界里,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武力解决,当青少年熟悉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之后,在现实社会中遇到冲突,可能就会采用这种最熟悉的方式来解决。有的青少年由于长期受暴力文化的侵蚀,习惯于血腥和暴力场面,因而变得十分残忍和麻木。现实生活中稍微受到刺激,就可能引发他们作出强烈的反应:对他人进行残忍地伤害。

  同时,家庭的不睦以及变故,也是他们对别人的生命漠视、对社会冷漠的重要因素。像幸存的爬机少年明明父母感情很好,对他也很宠爱,母亲还天天烧热水等他回去烫脚,他竟然坦然撒谎:“父母离异,没有家庭温暖才出走。”。

  对此,我们除了痛心,不得不重复唠叨这样的老话题:要防止青少年犯罪高发,必须对“暴力文化”进行不懈而彻底的整肃;要改变他们的“冷血”,需要社会和家庭的温暖。

  刘吉涛网络编辑:翁正平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