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无法忘记你那真诚的目光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6日08:51 黑龙江日报

  为一个素昧平生的人流那么多的泪,在我36岁的人生旅程中是第一次。病榻上正一点点褪去生命颜色的阿红的样子,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电视上阿红坚定的声音常常回荡在耳边:“34岁的我就倒下了,我不甘心!真不甘心!我就要上班,能上一天班就上一天!”

  我去采访时,病危的闫阿红已经不能说话,她的事迹、她的形象只能从别人的叙述中得知,但是在病房中我们目光相碰的瞬间,她眼中流出的坚定,就让我相信:这的确是一个
不平凡的女人。在我们采访的第二天清晨,她永远地闭上了眼睛。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濒死的人,能有这样的目光,坚定、执着、平静甚至温暖,而没有一丝丝的慌乱、恐惧、无助甚至悲伤。

  从8日接到采访任务,到先后3次赴阿城进行典型采访、追忆采访、送别采访,至今,一些有关阿红的细节,还令我感动不已,尤其是一些由于篇幅原因没能写进稿件中的故事,还让我不时有提笔诉说的冲动。

  阿红生前最好的朋友鲍红宇告诉记者,阿红求生的欲望特别强。她给记者讲了两件事:去年3月的一天,阿红与她聊天时说:“鲍姐,我特别喜欢充满生机的春天,如果我能活到那时,我们去踏青好吗?”到了5月份,鲍红宇和一些朋友陪阿红去踏青,当时已经多次手术的阿红身体非常虚弱,脸色也不好,但她特意化了妆、穿上艳丽的衣服。她说:“我现在的每一天,都当作人生的最后一天去过,每一天都要过得真实,快乐。”今年年初,阿红体内扩散的癌魔在腹腔形成了一个肿瘤,造成肠梗阻。因为她已处于癌症晚期,身体状况非常糟糕,这个手术做与不做,连大夫都很矛盾,但阿红坚定地说:“做!不管遭多大罪都做!做,有生的希望。不做,就只有死!”

  采访中,我曾看过哈尔滨电视台为阿红作的一个专题片,其中阿红谈到,生病后她多次对家人和朋友说:“你们放心吧,我永远都不会崩溃,就是到我死那一天,我也不会崩溃。”一个34岁的女人,面对死亡能有这么大的勇气,谁不佩服!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阿红没有为自己的红颜薄命而哀伤、感叹,而是做出了捐献眼角膜的决定。这是人性的美丽,是生命的悲壮。其实,了解了阿红,就会知道这是她必然的选择。因为她就是那种一心奉献、不思索取的人。还有一件事印象颇深,阿红的几个好朋友在接受采访时都说,她帮助别人怎么撇家舍业都行,可别人要是帮她一点,她就受不了,就一心回报。2002年底,阿红癌症术后两年又复发,不得不再次入院治疗,为了帮助她,阿城各界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出院后,阿红已无法继续工作了。在家养病期间,为了排解寂寞,她学会了十字绣。当朋友赞美她的绣品精美时,阿红就像找到了出路一样,从此每天不停地绣,完成一个就送走一个,送给那些帮助过她的人。

  采访阿红期间,我多次联想自己,这其中,有强烈的共鸣,有深深的自责,既明晰了思路,也萌发出力量。以至于每次采访归来,我都不能马上动笔,甚至不敢翻看采写笔记。用心地采访,让我的心灵真正体会到了真实的阿红,也正因如此,阿红的形象才更加真实,才更有分量。(黑龙江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