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我与阿红的友情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6日08:51 黑龙江日报

  13日晚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一闭上眼,脑海中全是阿红的影子。好不容易捱到早晨5点半,坐上车匆匆赶往阿城。车上同事们不停地议论着阿红的事,可我心里感觉堵满了无名的情感,说不出话来。

  思绪又飘回8月那个周末的清晨,一位先生打来电话,

  他小心翼翼地说:“您好,您是记者吗?我想问您一下,您知道哪里能捐眼角膜吗?”“捐眼角膜?谁呀?为什么?”“我爱人。她患了癌症,已经是晚期了。她想在去世后将角膜捐出来,为其他人带来光明。您能不能帮我联系一下,因为我实在太忙了,抽不出时间来。”“好,我帮你联系。另外,我想采访一下你爱人,可以吗?”“这……我得征求一下她的意见,她也是个记者。”

  放下电话,一刻没敢耽搁。立即开始寻找能接收眼角膜的单位,十几个电话打完后,终于找到了———黑龙江省眼库。那一刻起,注定了我和阿红友谊的开始。

  我拿着省眼库的捐献协议书,到阿城人民医院阿红的病房。她的爱人接过协议书认认真真地先看了一遍,边看边说,“我们捐的是眼角膜。”说着,将协议书上的“眼球”划掉,改成了“眼角膜”。阿红静静地躺在床上看着,什么都没有说。丈夫签完字将协议书递给她,她仔细地看了一遍,拿起笔在最后捐赠人的位置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协议签完后,我们闲聊起来。我说,许多眼库都存在虽有捐赠人签了协议,但因为最后去世时没能及时通知医院,导致眼角膜作废。阿红听了立即说:“妈,咱可别那样。咱说了就一定做到啊!”她妈妈听了哽咽着说:“行,就是怕到时一忙乱就记不得了。”

  从第一次接触阿红她就不同意采访,她说,怕别人说她是在炒作自己。“我只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不想张扬。”她很坚决,坚决得让人不忍反驳。直到我第三次去看她,她说:“小侯,你报道吧。但最好不要用我的真名。你可以报道这件事,让更多的人今后也能捐献眼角膜。”阿红说,她太热爱记者这个职业了,她早已经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她认为记者本身很渺小,但可以做出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特别是对于老百姓。

  “阿城电视台单位不大,人员也不多。在那里一些报道采、写、编、播,都得我一个人完成。这并不是说我自己多么优秀,而是我太热爱这行,领导对我的工作也相当认可。”“其实有很多机会我可以走出阿城,但我并没有走。我想就算再小的地方也得有记者的身影,特别是敢为老百姓说话的记者。”

  在阿红面前,我常常无言以对。她执著的敬业精神让我感到无比汗颜。而她似乎也看出了我的尴尬,她说,你还小呢,有很多事情体会不了。但你一定记住一点,做人一定要忠于自己的事业,做事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阿红的性格很开朗,但她的爱好却不是很多。从小到大,她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读书。阿红曾经到北京广播学院进修。她说,那是她一生中“含金量”最高的日子,在那里她不但获取了知识,也获得了许多友情。每一个朋友谈起阿红都是四个字:善良,坚强。

  从认识她以后,我也开始认真的思考今后的人生,珍惜自己,珍惜自己的这个职业,一定得不断的充实自己。更重要的是,她的善良、乐观、进取、顽强,将成为我今后永远的路标。在她去世前的几小时,与她相处的点滴突然全涌到了脑海,那时我才真正地了解了她的心情,领悟了她那句长挂在嘴边的“能健健康康的活着,真好。”(黑龙江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