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乾隆千叟宴御笔匾现梅城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6日10:32 大华网-汕头都市报

  本报讯近日,梅州发现一块清朝乾隆皇帝举办首次千叟宴时的亲笔御匾,该牌匾历经219年基本保存完好,梅州日报记者专程到拥有几百年历史的三堂三横围屋———“总宪第”,探询该牌匾的风采。

  记者在梅城蓝屋巷4号看到了这件被蓝氏族人视为珍宝的牌匾,该匾长220厘米,宽87厘米,厚4厘米。匾四边有六条龙围绕,上下各两条,左右各一条,四边底色为蓝色。上边正
中间有“御笔”字样,匾中间底色为棕红色,虽然年代久远,匾文上御笔题写的字迹尚存隐约可见的金铂色。从乾隆五十年至今,历经219年,整匾尚无重大损伤,字迹基本可辨。

  建造这座屋的主人正是被乾隆钦点参加千叟宴并得到御笔匾和御赐寿杖、玉如意、朝珠、绸缎、带板、珐琅等珍品的清朝山西按察使蓝钦奎。

  据史料记载,清王朝共举行过四次千叟宴,其中乾隆召集过两次(前两次为康熙召集),一次为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另一次为乾隆六十一年(公元1796年)。

  蓝钦奎是何人物?为何会有乾隆千叟宴御笔匾?68岁高龄的蓝氏第十五世孙蓝福章老人讲述了蓝钦奎和乾隆千叟宴御笔匾的来龙去脉。

  蓝钦奎是梅城蓝屋巷人(西门蓝氏八世祖)。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署理山西巡抚(又称抚台,主管政务),又兼提督(又称藩台,主管军事),任内清正廉洁,政绩卓著,深得百姓爱戴和皇帝赏识。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乾隆帝举办首次千叟宴,时年79高龄的蓝钦奎由在山东青州益都县任知县的儿子官邸中启程到北京参加千叟宴。年事已高的蓝钦奎在参加完君臣欢庆的盛宴后又回到儿子任职的地方,时隔不久就与世长辞了。

  多年来,一些文博专家和文化学者在亲自考证总宪第的千叟宴御笔匾后,都认为其真实性无可置疑,其价值也相当珍贵。梅县博物馆的十多位馆员都曾亲自考证过该匾,该馆麦副馆长告诉记者:“千叟宴御笔匾是珍贵的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在一定程度上重现了乾隆当年举办千叟宴的历史,是康乾盛世的一个缩影,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清以后梅州英才辈出的人文历史。”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蓝钦奎受赐的御杖,因后人保存不当早已丢失,蓝钦奎着清朝官服的画像也已不复存在,但从乾隆五十年至今,历经219年,千叟宴御笔匾却能大体保存完整,并且字迹基本可辨,这可真算得上一个奇迹!

  其实,这一“封建遗物”能保存到今天并重现光芒,是经历了一个坎坷曲折的过程。在十年浩劫的“文革”期间,御笔匾被聪明的蓝氏子孙藏在祖翕底下而得以逃过多次“灭迹”之灾,但后来竟被一些无知的人拿来当砧板用,再后来是用来做隔墙板,甚至有封建迷信的人认为它是沾满“帝王之气”的东西而拿来当作避邪之物。虽几经摧残,但御笔匾最终无“伤筋骨”之大碍。

  为了使更多的人能清晰地观赏到御笔匾的全部内容,蓝福章老人特地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在御笔匾上描拓出匾文内容和四周的所有图案,然后将拓本交给一名雕刻大师,雕刻大师则以此为蓝本,在一块尺寸相当的优质木板上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把其精雕细刻成几乎可以假乱真的复制品供大众参观。

  有关专家称,梅城蓝氏总宪第现珍藏的御笔匾是乾隆首次千叟宴(公元1785年)的御笔匾,称得上是国内唯一一块历史年代最久也是价值最高的乾隆千叟宴御笔匾。

  如此珍贵的历史文物现在保存在民间是否安全妥善?对此,蓝氏后世子孙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告诉记者,将来“梅州市客家文化博物馆”建起来后,他们愿意把这块宝物献出去,因为他们觉得梅州市一级的博物馆、展馆才有实力和条件保存好祖上传给他们的“宝贝”。

  (李锦让刘龙胜刘佩洁)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