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全民动员”式的滥招商贻害大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6日21:07 云南日报

  云南日报网

  新华社济南11月16日电

  新华社记者丁锡国

  检察院引进一家高档海鲜酒店、交警队对自己的引资项目实行特殊保护、宣传部引进一家饺子店……诸如此类莫名之事,竟作为招商引资的成果,出现在了一个地方的工作报告之中,并被当作经验赫然登在当地报纸上。一些地方招商之滥,由此可见一斑。

  招商引资在一些地方被称为“一把手工程”“一号工程”,行政力量甚至党委、政法机关大量介入具体的招商活动,每个党政部门有任务,每名公务员有指标,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有的地方规定,凡吃财政饭的人员都必须承担招商引资任务,连殡仪馆也因未完成招商引资任务而被通报批评。

  发展是第一要务。一个地方谋求发展,单纯依靠本地力量毕竟有限,要借助外来资本,就必须去“招”去“引”。但,谁是招商引资的主体必须廓清。从本质上讲,招商引资是一种市场行为,行为主体理应是企业。掌握公共权力的政府等机关“越位”介入,从短期看可以依靠其支配的公共资源,对投资者施以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实惠,因而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这种带有计划经济色彩、运动式的招商引资活动,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背道而驰,对经济的伤害既是现实的,也是长远的。

  招商引资成为地方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势必引导公务人员舍本逐末,淡化和弱化政府本来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降低行政效力。官员忙招商,还会造成社会角色的错位,不仅会给政治活动带进过多的商业气息,使权力找到寻租的机会,而且可能使一部分官员为了追求政绩盲目上项目、浮夸和弄虚作假,最终使促发展之举变成阻碍发展之害。

  滥招商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破坏也是显而易见的。一些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自己引进的项目特别呵护,但对被征用土地的农民的利益补偿、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保护、环境污染等问题往往重视不够甚至漠不关心,致使政府作为社会公正和社会安全的维护者、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捍卫者以及社会利益冲突的平衡器的功能失灵。同时,由于政府对引进的项目实行优惠政策,在事实上对另一些市场主体形成了歧视,导致不公平竞争。鲁南一家房地产商在参加当地一块土地的招标活动时,就曾被政府部门告知:不要参加投标,让给引进的一家房地产企业。

  政府以及其他权力机关在招商引资中应当扮演什么角色?有一句话表述得很清楚:筑巢引凤。这个“巢”,就是有利于发展的社会环境。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