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四川艾滋病囚室 囚犯自残管教揪心(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7日02:32 天府早报 | ||||||||
“艾滋囚室”·管教
病人难管哭哭闹闹绝食上吊 也许是认为自己有病不应该被监管,一部分艾滋病病人对抗情绪很强。“有一次,十几个人把春秋裤、床单拧成绳,要集体上吊。”张宇春说,半夜里,值班的民警奔东跑西,刚把这边的人劝下来,那边的人又上吊了。就这样来回奔波,整整一个晚上,民警没合一下眼。 上吊是一手,有些病人又联合起来绝食,一绝就是3天。“我们跟保姆一样,追到病人喂饭,劝得嘴唇都打起泡了。”平时,病人一不高兴,就对着看管他们的民警泼屎、泼尿,吐口水。张宇春自己就被泼过几回。 “戒毒所里收治的有10%是艾滋病病人”,张宇春说,戒毒所去年为集中收治艾滋病患者,专门隔离改建了“艾滋囚室”。在生活上,所里为这些特殊的成员配置专门食谱,保证他们的营养。“艾滋囚室”通常是2个干警负责关押,24小时值班,随时以防万一。 工作危险头盔手套齐上阵 “艾滋囚室”的生活用品,所里单独发放,单独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对病室每周消毒两次。“我们还为干警配备了专门的头盔、橡胶手套以及防护棍。”张宇春介绍,一些艾滋病患者刚刚被送进戒毒所时,抵触情绪很大,又踢又咬,头盔和手套就是为防止干警被抓伤。 所里配有3名医生和3名护士,专门负责收治人员的健康和戒毒治疗。所里的医务室就在“艾滋囚室”的楼上,记者见到医生张昌明时他正忙着为病人配药。“对艾滋病人我们每天查房两次,有时半夜三更还要去看。”他说,艾滋病人平时发烧感冒都能得到及时治疗。 而在平时对病人打针、伤口缝合上,医务室也格外留神。除戴上一次性橡胶手套,缝合伤口时用的也是专门的一次性器械。 工作心累怕出乱子草木皆兵 “你们和艾滋病患者相处紧不紧张害不害怕?”“当然害怕!咋不害怕呢?不害怕是假的。我们每天都要开会动员,动员别人,也是动员自己。”副所长杨新说,现在,晚上一听到响动,所有民警都紧张得要命,生怕又出啥乱子。“他们爬到壁橱上往下跳,拿到电风扇往脖子上划。”杨新苦笑着摇摇头说,稍不注意就出事,“这工作心累啊!” 虽然勤换衣服勤洗手,但从事这项工作,他们不得不尽量减少和其他朋友的接触。“我们随时都注意看手上是否有伤口。”学医出生的女孩周嘉蓉刚分到戒毒所几个月,习惯性地摩挲着双手,她说,前几天发现自己左手多了一处细小的创口,“同事们紧张坏了,又是消毒又是检查。” 害怕、难过、感怀、敬佩…… 在准备去“艾滋囚室”采访时,家人和朋友不断告诫“小心,一定要小心哦”。就这样,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了“艾滋囚室”。 午后的阳光洒进囚室,艾滋病病人们脸色红润,看电视,读报纸,一切似乎都很平静。一个女艾滋病患者笑着说,她开始习惯这里了,不想离开。 作为第一个走进这个“艾滋囚室”的记者,我感慨颇多,既哀艾滋病人的不幸,又恨部分病人的堕落轨迹,既感管教们的兢兢业业,又忧他们工作的风险。 早报记者赵倩摄影方炜 破解难题 “艾滋囚室”艰难出世 由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后不能限制其人身自由,被判刑的只能监外执行或保外就医。这些人被放回社会后,就利用群众恐惧心理,肆无忌惮地实施盗、抢等违法犯罪活动。有的艾滋病感染者为发泄不满,甚至通过卖淫等方式恶意传播病毒。 为改变这种状况,去年12月,全省第一个“艾滋囚室”终于在乐山市强制戒毒所正式成立。戒毒所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监舍和人手问题,几百号强戒人员只有15个民警负责看管,而房间也超员了一倍。而艾滋病患者的专用药也是让民警们头痛的难题。“我们一直在争取卫生部门定期给我们的病人送药,至少保证他们能多维持一段时间嘛。”张宇春说,中英项目办已经来考察过几次了,希望能在这里设一个项目点。 相关链接 2003年,吸毒染上艾滋病的武汉人王刚主动希望在狱中戒毒。为了安置他,武汉警方投资7万元人民币,于10月下旬在市郊设立了单独关押点,并配备了起居室、会客室、卫生间、电视等生活设施。这也是中国首个专门收押艾滋病犯罪嫌疑人的关押点。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