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京《周末》专题 > 正文

“榜样少年”肖想莉出走八年的曲折历程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7日14:04 南京《周末》

  本报特约记者黄明本报记者陈璐

  肖想莉,曾经是中国年龄最小的“东方之子”,她14岁那年,因为小小年龄却已经完全照顾着收养她的盲父母的生 活,而被评为“武汉市十佳少年”、“全国百名好少年”,更因为白岩松在《东方之子》的采访而一夜成名。一个寂寂无名的 单纯女孩的命运,因为荣誉和诱惑夹杂着各种纷扰扑面而来而发生了转折:17岁,她突然离家出走,以一则“十佳少
年蜕变 为三陪女”的消息震惊世人。如今,25岁的肖想莉悄然“归来”,首次向记者吐露了那段非凡岁月的心路历程。

  她是怎样成为榜样少年的

  11月8日,武汉市汉阳区盲人聚居区,低矮的房子,简单的设备,肖想莉的家就安在这里。她的养母热情地招待着 记者:“肖想莉现在不在家,正在汉正街上班,每天都很忙。你们坐,我拿她小时候的照片给你们看。”

  满脸皱纹的养母从破旧的橱柜里小心翼翼地摸索出一个盒子,当拿出盒子里的相册时,她的脸上洋溢着笑容:“这都 是想莉小时候获奖的照片,看过照片的人们都说她很神气,你们瞧瞧,是不是?”照片上的肖想莉,只有十四五岁,她捧着“ 武汉市十佳少年”和“全国百名好少年”的荣誉奖章,展露着不同于一般少年成熟的笑容。

  肖想莉4岁时被亲生父母遗弃,一对盲人夫妇收养了她。从5岁起,小想莉就承担了家务并照顾养父母。八九岁时, 她成为贫寒之家“大小活儿都干”的“内当家”。10岁时,经养父母的奔走联系,小想莉告别“黑户”,背上了书包。

  在莲花湖小学读书期间,肖想莉学习勤奋,助人为乐,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年年得奖状,还是学校里的大队委 。14岁那年,肖想莉在厕所里发现了一个仅2个月的弃婴,共同的命运驱使着她将女婴抱回了家,取名“肖梦艳”。

  这些感人故事被汉阳区教委、团委得知后,大家一致认为“这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顽强坚韧的素质能够教育同龄学生 ”,她的事迹遂被推向全市。肖想莉先后被授予“武汉市十佳少年”、“中国百名好少年”称号。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得知肖想莉事迹,即派记者白岩松等人专程赶到武汉采访,他们对肖想莉跟踪拍摄了整整一 天。

  镜头所至,肖想莉早晨替养父母洗脸,又去上学;中午回家,一把白菜下锅,给养父母端上饭,每碗饭夹上一条小鱼 ;下午去上学的路上,她对记者说,同学平时送她的点心、水果,她都留着回家给养父母吃;又说不能回想往事,一想起来就 哭……

  如上摄制的内容制成了《东方之子》的一期节目,于1994年播出,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肖想莉成为“最年轻 的东方之子”,也旋即成为全国的风云人物。

  “说来很怪,极为简单的几件小事,片中肖想莉那十分心疼人的形象,就在我头脑里抹不掉了。”一位观众在给栏目 的信中这样写道。

  1995年的春节前,肖想莉给白岩松寄去了贺年卡,上面写着:“我一定要考上大学!”

  扬名后与坏孩子混在了一起

  按照肖想莉养母给的地址,记者很快找到了肖想莉在汉正街打工的店铺。窄小的服装店,有三四个女孩子在招呼顾客 ,正忙进忙出,肖想莉一头染黄的离子烫卷发显得特别显眼,廉价行头包裹出来的“时尚”,比同龄人略显沧桑的面庞,眼圈 发黑,有些忧郁。

  肖想莉并不是很愿意回忆当年成名后的生活,她的回答非常简单:“当年有太多媒体来采访我,数也数不清。这让我 和我的家庭都显得很被动,每天的学习生活都被打扰得乱七八糟。”

  这时,店里一个女孩睁大了眼睛,叫了起来:“她就是那个肖想莉啊,当年我还被她的事迹‘教育’过呢,想不到‘ 榜样’就在身边!”女孩开起了玩笑,肖想莉脸上的表情有些尴尬。

  为了缓解紧张的气氛,记者拿出了肖想莉当年获奖的照片,她的脸色突然变得非常茫然。她抬手把照片拿到了太阳下 ,小声呢喃着:“如果时间能停留在1995年,该有多好啊。”

  肖想莉放下照片,还是打开话匣子谈起那段日子,她的语速也越发快了起来:“1995年7月,16岁的我从小学 毕业,武汉市汉阳区教委保送我进了重点中学武汉三中。虽然我免试进入了重点中学,但实际上我学习感到特别吃力;资助与 慰问信像雪片般飞向我,我的生活得到一些改善,有段时间我好像习惯了拆开夹着金钱的来信。”肖想莉顿了顿,“当时我常 常是课上到一半,就会被媒体的采访要求打断,我不得不重复回答许多被问过很多遍的问题。而到了晚上,忙完家务,我还要 抽出时间给捐款、寄信的好心人回信。”

  据已经在武汉三中工作了20年的吴老师回忆说:“1995年的冬天,也就是肖想莉上中学后的第3个月,她就已 经出现了厌学情绪,迟到缺课累计达20多天。学校和汉阳区教育局多次家访,肖想莉对此的解释是每天要为家里买早点做饭 ,所以迟到。她还是不按时上课,学校就派出学生天天去其家里接她上学。”

  一位和肖想莉一家做了20多年邻居的王大妈告诉记者:“这孩子本来很好的,可是上了中学后就变了一个人。时常 在外玩至晚上9点多,有时甚至夜不归宿,她还学会了抽烟呢。”还有一位邻居赵大妈也这样说:“当时她的父母非常着急, 因为肖想莉不知道怎么地与街道里最坏的孩子混在了一起,甚至还有人说她参与了吸毒和卖淫。”

  汉阳区团委一位知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年,肖想莉出名后曾公开放言:“我想去做‘三陪’,再也不想住这个寒 窑了,我要住高楼大厦。”

  肖想莉没有向记者证实这些情况的真实性,她选择了沉默。

  出走是为了逃避孤独与被排斥

  1996年8月21日,肖想莉的盲父去世后的第4天,17岁的肖想莉离家出走。

  肖想莉的出走在全国掀起了很大的风波。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报的这则消息时,正坐在车上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岚 清很关心,当即督促团中央关注此事。团中央要求立刻追查,省、市、区各级团委,教育部门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寻找”。 而白岩松数年后也在他的《痛并快乐着》一书中,非常遗憾地写到了肖想莉,他说,面对结果,他“有一种当了凶手的感觉” 。

  肖想莉究竟去了哪里?当年办理此事的一位知情人叹着气告诉记者:“我们花了1个多月的时间在这上面,没有找到 她,但沿途打听到的消息却让大家寒透了心。她只留下了这样的话:要去南方闯天下,苦日子该结束了。”

  肖想莉的养母也向记者透露:“肖想莉出走半年后,回了一次家。当时教委、团委很多领导得知立刻赶到我家来劝她 重返学校,我也在后面劝着。可是这孩子就是不听话,教委、团委又四处联系,给她张罗了当地非常好的两家单位:汉阳商场 和祁万顺酒楼。可是想莉却嫌待遇低,不肯去。”

  之后,肖想莉又走了,直到2003年,都没有在武汉露过面。期间有媒体报道直指肖想莉去了广州、贵州“坐台” ,是“为生活所迫”。

  肖想莉在回忆出走的这段日子时,留下了眼泪:“我曾经在‘武汉市十佳少年’的颁奖会上说过:‘我要养我的父母 和梦艳一辈子。’10年了,我走过一些弯路,但我还是想坚守这份誓言。在父亲去世后,家里没了顶梁柱,我想赚钱养家, 所以我辍学了。”但是,对于当年的许多说法,肖想莉的反应非常激烈:“有些话都是流言蜚语。当时写我‘坐台’的那么多 ,我只有一张嘴,人家那么多张嘴,人人吐口唾沫我就被淹死了。”

  那么,她当时究竟是在干什么呢?肖想莉说:“我在广州一酒店打工,做领班。从那会儿起,大家都说我‘坐台’。 ”至于哪家酒店,肖想莉含糊起来:“我忘记了。”至于后来做过的工作,肖想莉开始掰指数起来:“我做过很多工作,卖手 机、卖服装都做过。”当记者问她是否觉得辜负了大家的期望时,她沉默不语。

  但肖想莉承认,出走前她确实与巷子里出了名的坏孩子们混在一起。走得最近的是强强和丽丽(化名),他俩都吸毒 ,丽丽还卖淫。对于这段经历,肖想莉极力为自己辩解:“你能想像吗,出名后我的压力有多大,不管做什么都有人盯着,还 说三道四。其实我并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好,我底子薄,成绩赶不上,人很自卑,我最怕的是让大家失望。”肖想莉脸上的表情 有些痛苦:“当时我虽被树成了榜样,但事实上在学校里感受到的是无尽的孤独与被排斥感,不能真正融入那个集体中。与别 人眼中的坏孩子在一起我才觉得踏实。可偏偏街道邻居们将我‘描’得那么黑:什么吸毒卖淫……我忍受不了那种环境,所以 我逃跑了。”

  肖想莉接着告诉记者:“现在这个工作,是我一年前找到的。月收入700多块钱,养家最少得300多元。每天早 晨7点多钟,我要赶到店里,开始一天的工作。傍晚6点,再赶回汉阳古楼社区朗星巷106号的小屋,为盲母和正读小学的 肖梦艳做饭。生活有些苦,也很平淡,但自食其力,也算很踏实。当年的荣誉?我没告诉过任何人。忙碌之余,我还想过去读 夜校。”

  教育界:肖想莉事件是个深刻教训

  肖想莉事件过去8年了,但这个名字在教育界还是被频频提起。汉阳区教委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肖想莉事 件让我们反省,对青少年典型的表彰要适度、真实和具体。对肖想莉的人生经历需要理解和宽容,坎坷过后相信她会真正成熟 起来。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儿研究所所长孙云晓告诉记者:“肖想莉事件暴露了目前教育中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对今天的 孩子缺乏了解。其实越是所谓的好少年,越是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从这一点来说,肖想莉的‘变’其实很合乎情理。少年是不 成熟的,很容易随着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在贫寒环境中肖想莉表现出善良、忍耐等感人品质,这仅仅是她的一个方面。出 名带来境遇的骤然改变,很容易诱发出她身上被现实压抑住的另外一方面,比如对享受的渴望,促使她很容易对过去的生活方 式产生怀疑和不甘心。”

  孙云晓是这样分析的:“好少年中也存在着大量不良心理现象,如果任其发展、不加疏导,极易发展成为心理疾病, 会导致好少年的人际关系紧张、学习成绩下降。作为老师,必须调动好少年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心理素 质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而引导他们有情绪时可以向学校和政府部门开办的心理信箱、心理咨询热线寻求帮助,更要 鼓励他们平时多去图书馆,借阅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杂志,使好少年们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从根本上预防心理缺 陷的形成。如果当时人们能够给肖想莉更多心理上的帮助,我想这个孩子现在不应该是这样的结果。”

  全国教育学研究会理事、博导劳凯声在对肖想莉表示惋惜的同时也表示:“在智力、学习成绩、日常表现等方面相对 优秀的那部分学生常常被认为是好学生,也被称为优生、好少年。由于这些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认知结构、判断能力和行为 决策水平都有待提高,他们思维活跃但不稳定,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干扰,紧张的学习、激烈的竞争、单调的生活、成长的烦恼 ,还有来自家长教师及学生自身的过高期望等,常常会诱发这些学生的消极情绪体验,产生不良的心理现象。”劳凯声还谈到 ,“肖想莉事件可以说是教育界的一个深刻教训。她的成名正值青春期,这个时候太多的眼光都在关注着她,对她来说,没有 很好的心理基础,是不能轻易承受这份关注的。我们当时不应该轻易地把肖想莉推到很高的荣誉上去,对其表彰应该适度、真 实和具体。人们在宣传她的时候实际已经把她给拔高了,甚至理想化了,这很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从某种意义上说,作为优 秀典型的孩子不应该是最让老师省心的孩子,而恰恰是最需要老师关注的孩子。肖想莉的成长经历、个性积淀,以及家庭、学 校和社会的关注让她变得不堪一击。社会对好少年,好少年对自己,也要学会适当降低期望值,变追求完美为扬长避短。这样 就可以避免肖想莉悲剧更多地出现。”

  相关专题:南京《周末》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警惕房屋销售十大陷阱
北京12月新推楼盘一览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