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病人盼温情称呼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8日02:05 新闻晨报

  记者谢惠仁

  晨报讯“53号到1号房间检查;37床量体温……在为病人就诊过程中,大多数医院医护人员不呼病人真名实姓,用就诊号或住院病床号来代替。”昨日,一位出席市政协年末委员视察活动的市政协委员向记者讲述了他不久前看病、住院时遭遇的情形。他觉得,医院这样呼唤病人太缺乏人情味。

  据他称,3个月前他患病到一家著名医院就诊。在一系列挂号、就诊、检查、住院医治等过程中,他注意到,只在结账付费时有关人员称呼过他的姓名,而其他场合,自己的姓名全被就诊号或病床号代替了。

  在门诊室就诊时,护士叫他“53号”,在被确定需要进一步住院检查后,他住进了37号病床。之后,不管是吃药、量体温、检查、输液,还是开刀,护士、医生一直用“37床”来代替名字称呼他。最让他难以接受的是,护士有时连“37床”的“床”字也懒得叫,直接冷冰冰、硬邦邦地叫“37”。他不理解:有名字不叫,偏偏要叫号,自己50多岁,年龄一大把,为什么得不到医护人员起码的尊重?

  记者昨天踏点采访发现,多家医院都有只呼号不叫姓名的现象。在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区,记者见到一护士正在大声地叫号。在多次叫号后病人仍然不出现的情况下,护士才看着病卡上的姓名叫病人。正在某二级医院住院的肖先生昨天坦言,自己住院已近10天,医生、护士都是用病床号代替姓名称呼他。

  “用挂号前领取的排队号或病床号代替姓名称呼病人由来已久。”一家医院的医护人员向记者解释,除了习惯外,在病人多的时候,叫起来也方便。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只有当医护人员在发药、输液、检查时,为了避免出错,才在叫号的同时叫起了姓名。

  市政协委员、民建上海市委秘书长吴惠源认为,医院叫号不叫姓名的做法反映了医院缺乏尊重病人的意识。从尊重病人、人性化服务角度出发,医院不应该用号代替人的姓名。

  吴惠源指出,与其他行业相比,医院更需要关爱病人。医院首先应在门急诊改叫号为叫姓名。在病房,医护人员可以从保护病人的隐私出发,根据病人的年龄、职业、特点,称呼某先生、某老、某老师、小王、老张等。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