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重庆大剧院语焉不详的精神大餐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8日17:21 时代信报

  法国前总理雷蒙·巴尔说:“……城市发展的布局,不单取决于经济,还应努力发展文体事业,有三样东西:足球、 乐团、剧院,能提高城市的声誉。”

  叶语老先生说,“如果不建立重庆交响乐团,大剧院建成了也不过是个空壳,因为交响乐团是大剧院不可分割的一部 分。”

  信报记者宋尾周昕欣/文

  启封四大疑问

  信报记者近日获悉,重庆市政府批准建立十大文化工程之一的重庆大剧院,刚刚结束了设计方案的投标,即将进入工 程施工的初期阶段。这座预期投资8亿元人民币,两年左右竣工,整体设计为全透明的世界一流的大型剧院,已经引发了市民 们普遍的关注。

  在重庆各大媒体的关注下,还未动工的重庆大剧院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了老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重庆市 旅游局公众信息网还把它收入网站的娱乐场所栏目中,并单独为它制作了一张网页。但是,对于国家一流、西南地区最好、重 庆市十大文化工程、重庆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的重庆大剧院,这样肤浅的关注无疑是远远不够的。大剧院究竟因何而建?之前 的重庆剧院为何被称为“公社”级?重庆大剧院是要经济效益还是要社会效益?重庆大剧院的建设还有什么欠缺?就这些还未 被启封过的问题,记者采访了重庆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一级作曲家、音乐理论家、连任四届重庆市政协委员的叶语先生。

  时代信报记者:您在2001年向当时的政协主席张文彬同志汇报工作时指出,新中国成立后,重庆有能演出的剧场 十五六个,能具体谈谈当时这些剧场的情况吗?

  叶语:根据《重庆文化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后,重庆有能演出的剧场十五六个。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剧场纷 纷老化,到文革结束以后,这些剧场已经不能用了,勉强能用的效果也好不了。改革开放以后,重庆的建设蓬勃发展,这十五 六个剧院分别卖给了开发商。其中有3个开发商接到了3个剧院的建设项目,这三个剧院分别是重庆剧场、抗建堂和曲艺场。 计划将重庆剧场建成当时重庆最好的剧场,有1600人的座位,音效非常好。而建设抗建堂的工程更是惹人注目,因为抗建 堂本身就是抗战留下的文物。

  时代信报记者:那为什么后来这几个剧院都无法使用呢?

  叶语:那是因为由于当时负责这几个项目的同志经验不足,在和开发商签定合同时没有订立细节,建成后的剧场基本 无法使用。重庆剧场被开发商建在了六楼上,不符合国家规定剧场要建在平街的消防要求,遇到火灾,根本没办法疏散。而抗 建堂建成后,坐在剧场观众席的楼上看不到舞台,坐在楼下又会被楼上的人挡住。而曲艺场呢,则建了四个硕大的柱头在剧场 里。结果三个剧场都成了废品。

  时代信报记者:重庆“公社”级剧场的称呼是怎么得来的?

  叶语:目前重庆市可以演出的地方只有大礼堂和实验剧场。大礼堂的‘大’字绝不是吹牛的,大礼堂大到可以容纳三 至四千人,是50年代建来准备开亚非会议的,演话剧显得后台太空,演奏音乐音响效果又不好,舞台完全达不到国际演出的 要求。如此,就只剩下了危房剧场——实验剧场。虽然是危房,还可以勉强用。但一件令我感到很丢脸的事这个时候发生了。 为了照顾刚成立的直辖市,全国的舞蹈比赛在重庆举行,外地来的演员来到了实验剧场,竟直言不讳地叫它‘公社’剧场,还 嘲笑地问:“作为一个直辖市怎么会有公社级的剧场?”

  时代信报记者:大剧院建成后必然面临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面对这两种效益,大剧院将如何抉择?是要经济 效益还是要社会效益?例如有可能在建成后的重庆大剧院搞刘德华的大型演唱会吗?

  叶语:要谈这个问题,先要谈一下文化宫电影院。它是目前可供演出的主要场地,有1400个座位,虽说音响设计 不科学但基本能满足演出要求。具体说什么是‘基本满足’呢,就是靠前的观众听不到,靠后的观众也听不到;坐得靠左了听 不到,坐得靠右了,还是听不到。哪里听得到呢?就只剩下了坐在中间的人。

  文化宫电影院曾一度租给商人搞夜总会,它面对市内各院团时仍没有放下它高“贵”的架子。在夜晚演出的团体必须 提前布置舞台,而且电影院规定,布置舞台可以,但是必须要在晚上电影院自己组织的活动结束后才能开始。演出团体要试台 ,它又规定,试台要交纳试台费一万元,和演出一场要缴纳的费用一样,这样高昂的要价令各院团难以承受。影院还规定,演 出必须要在规定时间结束。它主要追求的,应该说是经济效益而不是社会效益。如此之高的演出成本,让重庆各院团不敢轻易 租文化宫电影院演出。而即将建成的重庆大剧院的业主是重庆市文化局,大剧院要为提高人民的艺术欣赏水品服务,因此除了 经济效益因素,会考虑适当演出一些经济效益低,但社会效益高的文艺作品。但是我觉得你刚才说的那种情况很有可能发生, 让那些港台明星搞演出什么的。

  时代信报记者:目前重庆大剧院的设计方案已定,您觉得大剧院的建设还有什么欠缺吗?

  叶语:2002年12月,市政府采纳了我的议案,决定修建一个重庆自己的大剧院,并提出要把大剧院建成我市的 标志性建筑。这让我感觉很欣慰。但是大剧院的建设要包括两个重要内容,第一是作为演出的艺术团,第二才是能够演出的剧 院。如果不建立重庆交响乐团,大剧院建成了也不过是个空壳。因为交响乐团是大剧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几年前,中央芭蕾 舞团首席指挥卞祖善曾建议重庆建立交响乐团,但由于两大困难而搁浅,一是资金,这是制约建立交响乐团的一个瓶颈。交响 乐团的乐器十分昂贵,仅是美国最低的市场价,一只长笛就在4000美元以上,而一架管风琴售价高达数十万美元。其二是 交响乐团的演员。建立一支大型交响乐团要演员100人以上,中型乐团也要60至80人,即便是一个小型的交响乐团也需 要40到60人。尽管重庆音乐界艺术人才辈出,但很多拔尖艺术人才外流,如交响乐著名的指挥家杨宝智(曾任中央音乐学 院教授)、陈尧灿(曾任中央芭蕾舞团首席指挥)都是重庆走出去并移居海外的。目前重庆歌舞团的管弦乐团已经合并到重庆 歌剧院,准备组成重庆交响乐团,但是遗憾的是,至今仍未挂牌。

  从文化宫这几场票房成功的案例来看,重庆高雅艺术市场似乎已从火爆的明星商业演出中预见到了旭日独好的春天。 然而,这样的案例实在是稀少得可怜。简单对比一下,就能得到许多答案。刘德华在奥体中心的一场演出,观众人数高达6万 人次,还不包括在场外苦苦逗留的2万多拿不到票的观众。而杨丽萍的《云南映象》,最多时不过4000观众;刘诗昆的独 奏音乐会,才不到1400人次。其次,从票价上看,刘德华演唱会票价最高被哄抬至数千元,而所谓高雅艺术演出火爆的背 后是票价10——300元。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杨丽萍与刘诗昆的表演在重庆是具有相当持久的群众好评基础以 及人气期待比值的,而作为新兴产业的歌剧市场,在重庆究竟又能得到什么样的待遇?

  谁在重庆消费文化

  有专家指出,社会消费增长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是“吃饭”阶段,即解决温饱问题;第二个是“吃药”阶段 ,即维护和追求健康素质;第三个是“吃文化”阶段,即追求精神享受。而这三个不同消费阶段,都与各个时期的经济发展水 平密切相连。有研究表明,当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的水平时,文化消费在居民消费中的比重就会明显上升。

  然而,制约文化消费水平的关键因素,还在于文化行业自身。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文化长期作为一种福利事业被政府 所“包养”,生产、流通、消费几乎都在计划内完成。时至今日,虽然文化产业化、市场化的步伐在不断加快,但是,一些掌 握着大量资源的国有文化单位,缺乏市场意识,仍在根据上面的“眼色”与个人好恶组织生产,造成生产与消费的严重脱节。 一些文艺团体,仍在为获奖、为“应景”而创作、排演节目。这些作品本来只要领导和专家看了就“好”了,为了达到所谓“ 叫好又叫座”的效果,还不惜重金补贴将它推向“市场”。虽然一场大型歌舞剧的票价比电影票还便宜,但仍要靠赠票维持现 场人气。用这样的方式来培养观众,带来更多的可能还是反面效果——感受不到艺术之美,反而倒了胃口,下次谁还愿意来消 费?

  对歌剧的随机抽查

  记者在解放碑、上清寺等比较密集的商务区,对十几位本土白领进行了随机采访。或许他们的声音更透明,而他们所 提供给记者的数据,也更接近于真实。

  在记者询问的十几位白领人士中,没有一人亲身在大剧院体验过歌剧。有两位女士听过碟版的经典歌剧曲目,此外, 还有一位去过孔祥东在今年4月在重庆的钢琴独奏会。其它人对歌剧的了解仅仅只是“知道但还不了解”的层面。聊天中,有 一位中信实业银行的张姓白领甚至笑问记者,“你能说说歌剧与芭蕾的区别吗”?

  白领人士中,能说出一些歌剧名称的不多,除了一些经常在时尚刊物上露脸的外国经典歌剧曲目,中国的他们就只能 说出张艺谋的《图兰朵》。

  当记者问到他们对即将动工的大剧院工程有何看法,以及对歌剧有无兴趣时,回答是不尽相同的,他们的表情也很多 ,漠然、无所谓……当然也有许多期待的面孔。然而当记者与之谈起落成后的大剧院何种价位对他们比较适宜时,这次的答案 却是惊人的相似:10——300元最能接受,再高就承受不了。

  精神小资的买单现实

  颇具意味的是,记者在走访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一个现实:经济能力优良的人士,不一定就是大剧院的买单者,也 就是说,有钱人不一定就是歌剧的爱好者。或许,出于对客户的尊重,他们会将聚会的地点定在大剧院,然而他们始终不是歌 剧艺术的忠实观众。相反,恰恰是下面这样一群人,他们无一例外地向记者倾吐着对即将上演在大剧院经典歌剧的向往。

  《新女性》杂志社的发行主管刘小海给自己定义了一个很特别的名称:精神小资。所谓精神小资,他们是这个城市最 为新锐也是高尚预料最为中坚的支持者:刚刚进入白领阶层然而却并没有达到经济饱和的那群人,歌剧在他们心目中很神秘, 只知其名但鲜有了解。他们对高雅艺术怀揣着欲望,却止步于现实。

  刘小海认为,白领都想提升自己的精神修养及品位高度,但是为了看一场歌剧而顿顿只吃方便面,未免也太不现实。 让重庆人认识和接受歌剧,最好的办法是降低票价,或是给予优惠的政策,多组织大学生免费观看。“假如票价降到我承受能 力之内,我每周都会去看一次,就像看电影那样自然。”

  麒麟文化公司经理高铭则表示,媒体应该做一条稿子,标题就叫:把平民请进大剧院。他甚至还支招说,“作为城市 文化的试金石,应该设立歌剧爱好者协会来普及歌剧,打出平民价吸引观众,不走平民化路线,结局很难说。”

  坐什么车去看歌剧

  一位朋友在调查中向记者提了一个极有意思的问题:大剧院建成之后,会不会开设新的公共汽车路线?据记者了解, 目前到往江北鱼嘴方向的公共汽车,只有一条线路。而重庆市轻轨公司的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证实说暂时还不可能有经过鱼嘴 方向或是设立停靠站。据文化局文艺处张处长介绍,届时落成的重庆大剧院不仅会有气势恢弘容纳数千人的室外广场,更有数 千平方米的停车场。那就是说,如果重庆市民要去看一场歌剧,只能是自己开车去。当然,打出租车或是从朝天门乘索道、坐 船,也是比较明智的选择。只是,这个微不足道的答案,显然让这位朋友有点失望。

  歌剧并非“高雅”艺术

  人们常说:歌剧,尤其是西洋古典歌剧是“高雅艺术”甚至是“贵族艺术”,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诚然,起源于17 世纪之初的西洋歌剧先是在宫廷和贵族府邸里繁荣滋长,但是不久以后,到了18世纪初就开始在欧洲商品经济发达的城市如 威尼斯、汉堡、伦敦有了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歌剧院。大量的市民观众涌入了原来只供贵族、王公享受的歌剧演出场所了。 歌剧发展至今,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也越来越大众化,与普通民众更是息息相关。

  村上春树有一篇关于歌剧的随笔里写到,英国一家杂志做了一篇歌剧迷的报道:去看歌剧的都是歌剧迷吗?结果,饶 有意味的是,听歌剧的不一定都是有钱人。例如一位叫朱利叶·斯坦的82岁老伯,他在一家工厂当清洁工,一下班他就回到 位于肯萨尔·格林的廉价公寓换衣服去COVENTGARDEN。但他不为去歌剧院而特意换穿正装,他解释说“穿好衣服 也不意味着音乐听起来好”。朱利叶来到歌剧院后先在小卖部买了咖啡喝完,然后往楼座上一坐,正好到歌剧开演时间。每天 晚上他都这样坚持不懈。他总是买两英镑的票。在英国,这种“楼座族”为数相当不少,有个老婆婆仅《费加罗的婚姻》就看 了520遍之多。

  其实说到底,即便是“高雅”的艺术,若不植根于大众的生活,也会枯萎至死。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