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300市民为亲人举行江葬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1日10:56 南京报业网

  【南京日报报道】昨天,南京第十九次集体江葬活动在江上举行。上午10点,记者随同300多位市民,手捧鲜花登上客船。在八卦洲附近,长鸣的汽笛声中,83具骨灰伴随着缕缕花瓣,被亲人抛撒入滔滔江水中。

  “爸爸,无论我走到哪都永远在您身边”

  人群中,一对带着年幼孩子的年轻夫妇一人抱着红布包裹着的骨灰盒,一人手执鲜花抱着孩子,表情肃穆,独坐一隅。眼圈红红的丈夫告诉记者,这次江葬的是他的父亲。由于自己是位海员,常年随船在海外漂泊,因此父亲去世时都没来得及见上最后一面。“老人临终前特别嘱咐,死后要把骨灰撒到长江里,说这样无论孩子走到哪都能够见到。”这次,他从国外赶回来,按照父亲的遗愿,特地把骨灰带来参加江葬。伴着骨灰飘落江中,他喃喃自语,“爸爸,以后无论我走到哪都永远在您身边……”

  东流长江水见证爱情

  在仪式上,绝大多数人都捧着白色的或黄色的菊花,而记者却看到了一束娇艳欲滴的百合,持花者是位带墨镜的女子,她是来送别丈夫的。在年前的一场车祸中,丈夫离他远去。因这位女士娘家在浦口,和丈夫恋爱时,丈夫常在中山码头乘船到浦口去看她,几年来东流的江水见证了他们的爱情,所以在征得家中老人同意后,她带着丈夫的骨灰来江葬。抛出骨灰后,这位女士把手中百合一只只抽出撒入江中,已是满面泪水的她,又止不住抽泣起来。

  家里3位亲人死后都江葬

  “我将来死了,也要江葬。”在船舷边,领着10岁外孙女的王女士这样说。她告诉记者,她这样打算是受长辈影响,家里3位亲人去世后都是江葬。1991年外婆去世时,正赶上南京首次举办集体江葬活动,在父母的建议下,家人把她外婆的骨灰撒进了长江。几年后二姨父去世也是江葬。今年她80多岁的父亲去世后,她母亲主动召集全家人,宣布要将老伴江葬,同时还表示自己百年之后也要如此。“墓葬要占国家多少土地啊,老人们都主动要求不留骨灰了,我们晚辈哪能不学呢?”王女士对记者这样说。南京日报记者宋娟

  仅有1.5%的市民选择江葬

  【南京日报报道】 (记者宋娟)昨天,记者从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获悉,尽管近年来江葬、壁葬、树葬等环保殡葬理念已被越来越多市民接受,但入土为安传统思想仍根深蒂固,但目前本市只有1.5%的市民选择江葬。

  据介绍,本市在国内算是较早开展江葬的城市,1991年就首次举办集体江葬活动,到今年已经开展了19次,共有6000多名逝者的骨灰被撒向江面。

  殡葬改革办公室主任张九云告诉记者,除了江葬,南京还有壁葬、树葬、花坛葬等多种既环保又经济的殡葬方式,但长期以来受“入土为安”思想影响,大部分市民还不能接受这些方式。目前只有20%的市民选择江葬、壁葬、树葬等方式处理骨灰,其他基本都是墓葬。张九云说,“南京每年去世的人约在3.5万左右,如果每位都要“入土为安”,按每座坟墓占地1平方米计算,将占据大量的土地。”

  据了解,南京现有18个经营性公墓和塔林,171家公益性公墓,公墓的发展相当迅速,如南京的公益性公墓是2001年才推出,主要埋葬本乡本土人,每个墓穴占地0.7—1.0平方米,短短3年里已发展到171家共有4.5万个墓穴。殡葬管理处一位负责人称,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若大规模发展公墓,留给子孙后代的只能是一片片坟场。为此,控制公墓发展,提倡多元化殡葬将是南京殡葬改革的目标。

  (编辑 小诠)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维他小子
营养健康维他小子
张惠妹
激情火爆性感阿妹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