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角膜捐献亟待立法做保障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2日07:55 哈尔滨日报

  本报讯 (记者季佳莹吴天飞)我市虽有1000多人曾签订过无偿捐献眼角膜协议,但至今只有刚刚离世的优秀记者闫阿红等少数人完成了自愿捐献。全国人大代表徐秀玉日前就此提出建议,应尽快建立相应法规,使角膜乃至器官的捐献、移植工作制度化、合法化。

  代表发现

  每年3000患者等待角膜移植

  哈医大附属第三医院院长徐秀玉在调查中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哈尔滨市民中患各类眼病需手术者约1万人,其中需要角膜移植的患者约3000人。令人遗憾的是,全市各大医院每年能完成的角膜移植手术不足百例,其原因主要是供体不足。每年到黑龙江省眼库预约角膜等待移植的患者达千人以上,很多人已等待了两三年仍苦于没有角膜捐赠无法手术,其中不少人最终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记者调查

  移植不缺技术缺角膜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黑龙江省眼库成立已6年,至今没有一片眼角膜库存。眼库成立之初,医院购进的液态氧柜、角膜曲率仪和各类冷藏设备、裂隙灯显微镜等价值170万元的眼角膜保存设备除用于实验外,至今从未使用过。哈医大一院眼科医院副院长、省眼库主任刘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让众多患者重见光明,我们缺少的不是技术,是角膜!”据他介绍,角膜移植在我省已成为一种非常成熟的移植手术,对于一些角膜条件较好的患者,手术成功率达90%以上。

  据了解,省眼库成立以来,曾先后与1000多位市民签订了捐献角膜协议,当时与每名捐献者都互留了联系方式,但由于种种原因,绝大部分人都和医院断了联系。即使医院发现了去世的志愿捐献者,其家属也坚决要为死者保留“全尸”,不同意医院取其角膜。因没有相关法律来保护,医生也只能眼看着捐赠协议作废。

  代表建言

  尽快填补器官移植法规空白

  徐秀玉介绍,目前我国在角膜等器官的捐献与移植立法方面还存在空白,但器官捐献、移植工作却急需相应规范,省市应先出台一些可操作性强的法规,解决这一难题。

  她介绍,在西方国家,身后捐献器官已经非常普遍,相关法律相对完善。如美国的志愿捐献者身上都带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捐献者的详细情况和医院的联系电话,一旦志愿者意外死亡,任何人都可以拨打医院的电话告知,医院则可根据该捐献牌合法利用亡者的器官为其他人造福。还有的国家为所有器官捐献志愿者在各医院共享的网络上建档,志愿者死亡后,如医院在网络上查到其曾签订捐献协议,也可直接取用其器官用于救助其他病人。

  徐秀玉建议,我市是否可以借鉴这些先进做法,尽快制定相应法规,使器官捐献工作制度化、合法化,让更多患者通过器官移植重获健康。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广州车展美女图100张
网友偷拍国产新车谍照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