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安全套进校园又有新说法 清华否认收到安全套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5日02:39 北京娱乐信报

  23日,在海淀高校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上,海淀区卫生局宣传员带来的2500只免费安全套没能在北大、清华两所高校顺利发放。

  不过,对于1500只安全套留在了北大校红十字会,1000只免费安全套留在了清华大学校医院的说法,清华大学有关负责人昨天称,学校只收到预防艾滋病宣传资料,没有收到1000只安全套。

  校方说法

  清华:没收到安全套

  对于1500只安全套留在了北大校红十字会,1000只免费安全套留在了清华大学校医院的说法,清华大学有关负责人称,清华规定所有在校园内举行的有关学生的活动都归学校团委统一管理,但团委并未接到相关部门的通告以及学校红十字会的申请,因此学校对此活动并不知情,也谈不上拒绝。学校只收到预防艾滋病宣传资料,没收到1000只安全套。

  北大:发套地点不合适

  北大有关负责人解释,北大支持预防艾滋病宣传,今年已经在校内举办了11场预防艾滋病宣传。当日,在百年大讲堂前的三角地发放安全套地点不太合适,因此,协商把安全套留在了校医院红十字会,学生可以随时到校医院领取安全套。

  教授:发套宣传不严肃

  昨天,北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名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难道让每个学生领取安全套就起到预防艾滋病宣传的作用吗?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导,会认为这是在提倡性行为,北大大部分学生对性的态度是严肃的,但这种预防艾滋病宣传是不严肃的,北大一直倡导预防艾滋病宣传,但反对这种不讲艺术的宣传形式。

  宣传方

  没收到?怎么回事?

  海淀区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科一位姓孙的负责人说,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在20多所高校开展,但由于疾控中心的人员有限,只去了北大主会场。所有的宣传材料都是事先由学校的相关人员拿走的。发套的学校只有4所,分别是北大、清华、理工大学和财经大学。但具体的发放方法他们尊重学校的意见。

  至于清华没收到1000只安全套,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暂没考虑其他宣传方式

  针对不同的人群,主办方是否应该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海淀区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的负责人陈簏说,暂时没考虑过。

  学生态度

  有必要发放安全套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北大就卫生局的安全套发放工作对15名北大学生进行了访问。这15名学生都认为防艾宣传中可以在学校发放安全套,但校方的做法也可以体谅。正就读于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的大四男生梁同学认为,“安全套对学生的用处不在于真正使用,而是让他认识到安全套对于预防艾滋病的作用。”

  安全套进校园一路磕磕绊绊

  1.争议开始1999年

  从清华大学里摆放安全套发放机,广州市公交车上做安全套的广告,到当年12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安全套公益广告,安全套在一年之中几度成为媒体的焦点。

  2.从争议到行动 2000年

  4月中旬,安全套自动销售机悄然进入南开大学。5月,撤出。

  3.比较平坦2001年

  进入山东大学,反应平平。

  4.争议再起2002年

  4月3日,进入新疆大学校园的自动售货机里出现了安全套,结果遭到学校部分领导和学生的强烈反对。校方当即给自动售货机断了电。

  5.平淡中隐藏矛盾2004年

  自9月底起,上海市47家高校教育超市里陆续公开销售避孕套,但一个半月以来,教育超市里的避孕套却乏人购买。

  2004年11月24日,有说海淀区卫生局宣传员带来的2500只免费安全套没能在北大、清华两所高校顺利发放。当天,清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否认收到了安全套。

  信报声音

  防艾不是“发安全套”那样简单

  在全世界每年有270万人被艾滋病夺去生命的今天,“防艾”正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大课题。但是面对这样的重大课题,我们的预防艾滋病宣传却一直停留在“发安全套”的简单形式上。防艾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艾滋病的流行和蔓延有多种渠道,不安全的性行为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渠道而已。北大教授反对这种不讲艺术的宣传形式,他说,难道让每个学生领取安全套就起到预防艾滋病宣传的作用吗?这对如何做好防艾宣传,是一个很好的提醒。

  防艾宣传,应该在于艾滋病知识的传播。让大家知道安全套在预防艾滋病传播过程中的作用,至于发不发放安全套,不过是一种形式。迟国维

  信报记者郑超刘圆圆 刘春燕

    北大清华拒绝为宣传预防艾滋病公开发放安全套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冬语
聆听冬日温暖声音
西游情史
大话西游短信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