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世震央视推荐铁西经验(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9日07:53 华商晨报 | ||||||||||
重点·辽宁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于下月初召开,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推出了大型系列报道《2004中国经验》。 这部系列片将展示2004年中国地方政府面对各种新问题、新挑战所表现出来的执政智慧。这些智慧,不仅给2004年的中国经济增添了一笔笔亮丽的色彩,还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经济未来发展不懈的生命力。在这个节目里,十几位省市领导面对央视的镜头,向观众讲述他们面对的2004年,以及他们在创造性地化解这些难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信。 在《2004中国经验》系列报道的第一篇里,辽宁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闻世震带着重振铁西国企的经验走进了央视。 2004年11月7日,辽宁省沈阳市铁西新区。 夜幕降临时,出租车在一家工厂门前排起长队,等着下班回家的工人打车。一位的哥告诉记者,现在工人收入高了,打车回家也变成一种可以接受的消费了。 铁西新区区委书记谷春立说:“两年前我还是整个沈阳市最困难区的区委书记。但是现在,我可以说是沈阳市最富的一个区的区委书记了。” 铁西的困境 国家曾给予铁西区很大的支持,有财政拨款,也有贷款,都是投入到企业的改造上去,但是由于企业体制没有转变,机制没有转换,因此这些改造的效果并不明显,有些改造是不成功的,甚至是失败的。———闻世震 于长深,大型国有企业———原沈阳市拖拉机厂最后一任厂长。 于长深上任的那天,企业的外债已经高达10多亿元。于长深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开支没有号,洗手没肥皂,干活没手套。” 1996年11月,拖拉机厂召开了一次各路债主大会,会上给每人发了一根香肠以示安慰后,这个生产出中国第一台拖拉机的大型国有企业就宣布破产了。于长深告诉记者:“(会上)有人嚎啕大哭:‘我这根香肠就值100万吗?’” 一个拥有万人的大型企业无情地关门了,留给于长深的除了破旧的设备,还有工厂的空壳。于长深告诉记者,破产时,企业的账面上还剩下202万元,被清理账目的银行拿走了。很多工人在长达两年没有拿到工资的情况下被迫离开了企业,眼看着工厂一天天走向消亡,于长深说,一个国有企业,银行债务,还有职工债务、社会债务,很多很多事,真是死都死不起。 活不下去但又死不了的,远不只沈阳拖拉机厂一家。在沈阳重型机器厂职工月工资表上记者看到,从1999年开始到2001年,每人无论工资多少只发300元。沈阳重型机器厂厂长王铁峰告诉记者,当时工厂有外债十二三个亿,另外还欠职工上亿元。 赫赫有名的沈阳北二路,共有37个大型企业坐落在这条路上,它们创造了共和国工业史上的350个第一,但直到两年前,这条路上没有一家企业赢利。2001年,37家企业全年的利税仅有700万元。群众给这条路起了另外两个名字:“亏损一条街”、“下岗一条街”。沈阳市委副书记苏宏章告诉记者,企业资产的负债率总体上达到了90%以上。有的企业超过了百分之百,甚至达到百分之二百、三百。 企业的不景气导致亏损,亏损又导致破产,最终导致大批工人下岗,一连串的反应形成了恶性循环。沈阳市铁西区30万产业大军,10万人丢掉饭碗。铁西区232家大中型国有企业,拖欠职工各种债务总额高达27亿元,各项指标排在沈阳市倒数第一位。 像铁西区这么大面积的企业亏损、破产,这么大数量的职工下岗、失业,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拨付了350亿资金扶贫解困,但铁西区却并没有焕发生机。 由于铁西区聚集了沈阳市75%的企业,所以它的衰退直接影响了沈阳市的经济发展。在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里,沈阳的工业总产值由全国的第四位猛跌至第二十几位。尽管从1986年开始,国家对铁西区老工业基地改造先后投入了350亿元,但却始终无法挽回众多企业严重亏损的局面。 铁西的思路 如果把铁西区的企业搬迁到张士开发区,让这些企业享受到优惠政策,一方面能带动开发区的人气,另一方面,铁西区的改造也就腾出了空间,能吸引来投资者,开发商业、贸易和服务业。这样就把一个老工业基地,变成了一个服务业的新区。 早在1986年,亏损严重的沈阳拖拉机厂就希望引进外部资金,来改变企业的困境,但这条路走了10多年,却一直走不通。原沈阳拖拉机厂负责人、现沈阳农机工业总公司总经理于长深这样形容当时的情景,好不容易来了一个投资者,进你这儿一看,人家就再也不来了。 铁西区的投资价值一直不被人看好———不仅污染严重,而且环境破烂不堪,这里曾被称为是沈阳市既不适合发展工业,也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死角”。2001年,沈阳市市内其他四区的地价在每平方米2000元以上,而铁西区的地价每平方米只有500元,还少有人问津。沈阳市委副书记苏宏章说:“我们认为,要解决铁西区的问题,必须要采取一种超常规的一种大调整、大改造的思路。” 苏宏章所说的大调整、大改造,就是要对铁西区进行整体调整和改造,但是铁西区230多家大中型企业究竟能往哪里调整?改造的费用又从哪里来?苏宏章表示:“我们(对)沈阳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特别是铁西区和张士开发区这两区的具体区情,进行了非常深刻的、清醒的、冷静的判断。” 张士开发区是与铁西区相邻的一个国家级开发区,但是由于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迟缓,真正落户张士开发区的企业并不多。针对铁西区和张士开发区的现状,一个大胆的思路在沈阳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者中产生了,能不能把铁西区的企业全部搬迁到张士开发区,形成一个新的制造业基地,而把老工业基地的铁西区,打造成一个以贸易、金融为支柱产业的服务业新区?苏宏章说:“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来使两个区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使两个区的功能得到互补。” 铁西区的国企搬走了之后,人们确实看到,这里的环境变得漂亮了,高楼大厦也多了。但是,那些搬到开发区的企业,它们又能不能活下来呢? 东搬西建让老的铁西区面貌一新。但是,东搬西建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这些亏损严重的企业“树挪死,人挪活”。那么,搬到新地方,这些企业能够换一种新的活法吗? 铁西的变迁 在两年的时间里,相继有130多家大中型企业走上了搬迁之路。它们在沈阳市的中心地带腾出了一片巨大的空地,经过铁西新区政府的改造,这片过去无人问津的土地成了沈阳市新的投资热土。 2002年6月18日,对于几乎面临绝境的老工业基地、对于已经使出浑身解数的沈阳市决策者、对于数十万下岗工人来说,都是无法忘记的一天。 这一天,沈阳市委、市政府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已经濒临困境的铁西区老工业基地与一个蓄势待发的张士开发区合在一起,成立铁西新区,进行合署办公。铁西新区享受市级的管辖权限,比如土地出让金的问题,区里可以自留。 给了政策,给了财政的支配权,但铁西新区能不能走出一条新路,这对刚刚上任的铁西新区区委书记谷春立来说,是一个艰巨的考验。 谷春立认为,老工业基地的改造,症结并不在于钱多钱少,而是要致力于解决机制性的矛盾、结构性的矛盾和历史性的矛盾。他把铁西区比喻为一个装满家具的旧房子,这样的房子有两大致命的问题,一个是格局无法改变,二是无法添置新家具,惟一的出路就只有搬家。 就这样,在谷春立上任的28天后,铁西新区委、区政府做出决定,将铁西区不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所有企业全部搬迁到张士开发区。他把这一战略调整称为东搬西建。已经破产的沈阳拖拉机厂被确定为第一家搬迁的企业。 原沈阳拖拉机厂负责人于长深介绍说,一开始工人们不愿意搬,但很快工人们同意搬迁了,原因是铁西新区政府给出了一笔巨额的搬迁费,每平方米1000元。这场搬迁,占地24万平方米的拖拉机厂得到了2.4亿元的流动资金,并重新组成了一个崭新的企业———沈阳农机工业总公司。于长深说,建设用了1.1亿,安排职工用了七八千万。 原来的沈阳拖拉机厂,如今已经建起了“家世界”超市和一个高档住宅区。谷春立告诉记者,这一片地每平方米的价格是1400多元。 “家世界”超市和小区开发商共计花了3.36亿购买了拖拉机厂24万平方米的土地,在支付给拖拉机厂2.4亿元之后,铁西新区政府还赚了9600万。铁西新区目前已经建了10个类似的大型超市,另外还建了21个农贸市场。 铁西的成就 两年来,铁西区政府共从东搬西建战略中获利60亿元,全部用于搬迁企业的技术改造、产业升级和老铁西的环境改善以及工人住宅区的改造。 2002年,重新组建的沈阳农机工业总公司,从铁西新区政府那里拿到了2.4亿元搬迁费,到张士开发区创业,但这笔钱究竟能帮助他们走多远呢? 2004年11月,记者在张士开发区找到了于长深。过去洗手连肥皂都没有的于长深,现在坐在一张宽大的办公桌前,桌上摆着一台最先进的笔记本电脑。回想当初为了盘活企业四处找人合作的经历,现在的于长深显得底气十足。 于长深告诉记者,2.4亿元的搬迁费不仅让他们卸掉了包袱,而且还继承了沈阳拖拉机厂的技术优势和销售网络。企业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雪球之所以能滚起来,政府这只看不见的手,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两年来,铁西新区的东搬西建这手“牌”越打越顺手,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的迁出,区政府有了更多的资金和空间进行环境整治,铁西新区的地价也随着环境的改善不断攀升。两年间,铁西新区的地价从1400元上涨到现在的2800元,原来的铁西区变成了集商贸、金融、服务业为一身的新城区,开发区变成新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谷春立说,铁西的企业通过东搬西建,将土地资源变成了土地资本。这个钱要解决两个问题:一半用于还清企业将近30亿的各种借贷,另一半主要用于企业的改造发展。铁西新区政府这两年一共增收了大约15亿,这15亿主要用于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现在整个铁西老工业基地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全都实现了百分之百。 两年来,铁西区10万下岗职工,98%得到安置。曾被叫做亏损一条街的北二路,消费总额突破100亿元。社会商品销售总额从两年前的5亿元,上升到93亿元。今年1~10月份,全区工业产值完成587.5亿元,税收增长86%。据央视“经济半小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