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社会学家建议:应建立独居老人档案和紧急呼救系统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9日10:12 南京报业网

  【金陵晚报报道】在本报“征养”一事连续报道一周以后,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陈如向记者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在对老人的做法表示了理解之后,陈所长向媒体提出了建立独居老人档案和紧急呼救系统的个人设想。

  人际关系,透视老汉两难心态

  陈所长表示,黄老汉的这种“征养”看似极端,其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是令人同情的。这个声音其实是老人需求社会援助的强烈的呼唤。本意是善良而健康的,是在无奈之下的被迫选择。

  “老人由面向社会公开征养开始,到最后选择自己的堂侄作为抚养人结束,这个过程恰恰反映了当今社会人际关系与传统观念的悖论。”

  陈所长以费孝通先生的著名的“差序格局”概念为例,“譬如一粒石子投入水中,激起圈圈涟漪,离落水点最近的那一圈就是血缘关系,其次的一圈就是姻缘关系,再下面就是地缘关系等等不断扩大散播开来,而当人遇到困境需要求助的时候,他们往往最先考虑的便是第一层也是最亲密的一层——血缘关系。所以老人最后选择侄子共同生活正是一种亲情的回归。也是很自然的。”

  陈所长认为:“当今社会的功利色彩、市场氛围浓厚,而人际关系淡薄,和传统的四合院不同,高层住宅里的邻居们常常处于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淡漠的、封闭或半封闭的人际关系降低了陌生人之间的信任度,同时也让‘交流障碍’的心理病症在城市中蔓延,面对熟悉或不熟悉的面孔,我们或多或少的抱有怀疑和惶恐的心态。由于黄老汉未曾预料应征者挤破头的情况,所以对于纷至沓来的人们所怀的目的也自然心存疑惑。”

  陈所长认为老人最后的选择其实是一种下意识的、在面对不能把握的复杂情形之下的自我保护。

  反复权衡,选择堂侄不失明智

  “中国传统的观念道德与功利主义是相背的,如关于利与义的争辩。毕竟居家养老仍是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观念,无论在硬件设施上还是观念准备上,社会化养老都还在襁褓之中。黄老汉不进敬老院便是这种传统观念的体现。”

  同时陈所长也认为,“遗赠抚养”协议具体操作实践起来也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困难,由于法律上目前没有相关的明确细则,可以预计的是,在最后是否履行了合同所规定的义务上,将会有或大或小的分歧。有一些责任其实无法量化,而最后评判的标准也很模糊。

  “我们不排除有一部分人是冲着房产来的,所以这种协议其实还是要建立在相当大的互相信任中。所以老汉最后选择堂侄其实也不失为上策。”

  以小见大,急需出台救助机制

  “由黄老汉的典型事例可以看到,目前独居老人的整体生活状态不容乐观,相当一部分独居老人生活在社会的边缘,处在无人关爱的被遗忘角落。而目前我国社会的养老机构和福利保障制度的发展与老龄化的速度严重脱节。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陈所长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建立一个档案,这个档案将把所有独居老人的自然情况及病史、生活特点等资料记录在案,这个档案也将是一个社会动态的检测系统,相关的医疗服务行业和城市应急系统应与之相联。同时借鉴莫愁湖街道为独居老人安装急救门铃的做法,与档案系统相匹配的建立一个紧急呼救系统,它的终端可以是安装在老人家中的一部专线电话,紧急呼救的范围不只限于急病救治方面,还应包括生活上的各种求助。

  作为资金的来源,陈所长提到了“银发产业”这个概念,他预计这个产业将成为未来南京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最大限度的“释放老年人的需求”。 记者王欣

  (编辑 丹妮)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冬语
聆听冬日温暖声音
西游情史
大话西游短信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