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民间公益救援是与非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1日08:29 三秦都市报

  大学生野外攀岩被困35米高崖3个多小时,恰遇“古城户外救援(环保)志愿者”,在后者的组织帮助下成功地解救被困大学生脱险。一个自发成立的全公益性民间救援队是否具备野外排险的能力?能否承担起组织抢险后果的能力?在他们无偿帮助他人的同时,社会又该如何帮助他们﹖

  2004年11月7日中午,西安近郊秦岭北麓翠华山风景区,初冬的阳光格外晴朗。西安一
民办院校学生胡明(化名)在没有任何攀登器材和安全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开始从攀岩中心5号岩线徒手攀登。峭壁上凸出的岩石、缝隙中生长出的灌木丛成为胡明落脚的支点。但不久就发现从灌木丛中能继续上行的“路”实际上根本走不通,但返身下行的回路也没有上行的时候那么容易找到支点,胡明被困在了离地面35米高的山崖之上。相当于10余层建筑物的高度,从下仰视时看到的胡明几乎成了一个点,而胡明从上俯视地面也是心惊肉跳。一般的游人,谁又有办法去解救被困者呢﹖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的过去,山脚下的同学张浩(化名)还是没能找到能帮助解救胡明的人,而站在山崖上一灌木丛上的胡明,还能撑多久呢﹖

  直到3个多小时后,张浩看到从山上下来了6名“背包客”,猜测他们可能是登山队员,于是,他像抓到救命稻草一样跑上前去请求帮助。在这六人当中,有四位是“古城户外救援志愿者”的正式队员。一听说有人被困在山崖上,队员们立即跑到岩场,简单地察看了一下被困现场,发现胡明被困的这个岩石壁相当陡峭,几乎与地面垂直。当时队员们此行的目的是宣传环保,而非实行户外攀岩运动,所以并没有携带任何攀岩装备,没有专业的装备想攀登将近90度的山崖并安全将被困者解救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出于对安全性的考虑,队员们不敢贸然实施救援。“在没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我们如果徒手攀登救人是一种危险且相当不负责任的行为……”队员范文全说。于是,队员们想办法找到了一位曾经参加过救援活动的杨先生,他立即同意参与救援行动,并回去取来攀岩装备,由体重较大的救援队员郝义与一个民工协助保护拉绳索,实施行动。

  现场早已围满了很多人,场面相当混乱,大部分队员自发维护秩序,以保证救援人员与被困的胡明通话。

  两年没有参加攀岩活动的杨先生看起来有些吃力,徒手带保护,连打了5个点,向上攀去。也就将近十分钟的样子,越来越接近胡明的被困点。

  胡明被困处的岩石壁上有一脚宽的凸出部分,上面有一丛灌木,他已经在这里站了3个多小时,几次试图下来都不能,早已经没有力气,腿已经发软。杨先生接近他之后立即把安全带交给了他,确认安全之后,通知山下的郝义开始缓慢放绳。

  就这样,胡明一点一点地被绳索安全地输送了下来。之后,队员们再次将安全带吊上去给杨先生,他将所有的丝扣都取了下来,也安全地下来了。所有的队员和围观的群众欢呼了起来,而胡明早已腿脚发软,这时候已经是下午5点多了,在场的所有人才松了口气。

  回顾此次成功的救援活动,队员们感觉到一些幸运,但同时也有一些担忧。

  “户外活动越来越热,但我们呼吁那些喜好户外运动的朋友们能够对自己的体能和技巧有正确的评估,正确认识户外活动的危险性和挑战性,能够提高野外自救的技巧。”户外救援志愿者核心队员宁宇说:“冒险而不冒失,户外运动具有相当大的危险性、不确定性。希望人们能够在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户外运动,切莫拿生命当儿戏。”

  “胡明被困了三个多小时,但张浩却没有能采取直接有效(如报警)的措施,这说明他们对户外运动自救的常识非常淡漠,一旦遇险之后就会手足无措!希望学校能够从管理上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自救知识。”范文全不无忧虑地说:“幸好此次事发现场的手机网络是畅通的,但大多数的户外活动场所是没有手机信号的,因此掌握自救技巧是相当必要的!”

  “近年来的户外活动中出现了很多险情。如去年四月太平峪某大学一学生坠崖;今年春天翠华山小岭草甸两人迷路。”“古城户外救援志愿者”核心队员李海涛说:“每个户外运动大省如新疆、云南都有户外救援组织,对户外运动的正确导向起了很大作用,我们成立古城户外救援(环保)志愿者……”

  “我们的装备是最基本的,还达不到实施复杂的救险活动的要求,另外,越野车、GPS、对讲机和一些宿营装备大都是队员自备的。”李海涛说,“我们需要更多更专业的装备,呼吁社会上具备这样资源的单位、个人,在紧急情况下能够给予支持,资源共享。”平时,“古城户外救援(环保)志愿者”有两项重点工作,一个是提高队员的自救能力,认识危险、处理危险的能力;另一个是以“绿色环保,救护自然”为主题,提高户外运动中的环境保护意识。队员们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带上垃圾袋,沿着山路开始清理沿途的垃圾,并对沿途的游人宣传环保意识。

  民间的救援志愿者抢险行为,主观上是一种以公益性为目的的,但队员们也遇到了种种困惑。

  “他们的自救意识不高,张浩本可以打110求助,但是没有这么做,如果有几个人出于好心,不顾危险地上去救人,发生意外怎么办呢?”范文全说。

  另外一种反对声音认为,民间团队实施救援任务,可能引发一些负面问题。“救不救呢?不救的话,要是等到报警之后,警方到来可能天就黑了,那时候实施起来就相当困难了,但是倘若在实施救援过程中发生什么意外,又怎么办?”宁宇不断问着自己的同伴。

  对于队员们的专业素质,他还是很有自信的:“我们比出险的人要专业得多,这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之所以选择杨先生,是因为当时时间紧迫,装备不足,我们的专业队员无法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而马上天就黑了,救援行动越早越好。尽快采取措施。一旦天黑,一切措施实施的难度都会增大很多,而且被困者在天黑时体力会下降很多。所以我们当机立断了。”

  在启动紧急救援程序的时候,户外救援志愿者的章程都有关于责任和义务的界定,以及启动的必要条件:“对方要求我们救援,我们才会实施。”

  “我们作为自愿的、准专业的队伍,主观上要增加自身的救援业务能力,客观上需要一个法律条件和法律环境以及舆论上的支持。因为我们的救援活动可能是成功的、完美的,也可能有失误。从主观上,我们会尽力实施抢险,将失误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李海涛说:“实际上,志愿者是协助、配合政府部门的工作。救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光是人上去把人放下来就完了,还要牵扯到人下来时候的紧急治疗等情况。所以仅依靠志愿者实施是不大现实的,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从户外运动本身的视角能够给组织救援抢险的相关部门一些准确的信息、到位的协助。所以,拨打110、120电话也是启动紧急程序的一部分。”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犬夜叉
封印的半妖犬夜叉
3DMM
温柔妹妹之3D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