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黄霑让东方之珠黯然神伤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1日09:43 新周报

  “这江湖已不是我们的江湖”

  11月24日,很多人会记住这一天,因为黄霑在这一天悄悄地走了,留下与他许诺明年再来一次“辉黄”演唱会的 顾嘉辉,一个人站在众人目光的聚焦下孤单得手足无措。怀旧的人很容易又会记起,上个世纪的80年代——香港乐坛的那个 “辉煌”年代,都会像顾嘉辉这样,一提起“那时侯”哭得说不出话来……

  无法说清是该以谁为界,也无法说清谁可以充当句号,从陈百强、张国荣、罗文、梅艳芳再到黄霑,每次多走一人, 那个时代就多远离我们一点。属于那个时代记忆中的人,一个接着一个,有点让人猝不及防,每次我们都会重复地惊叹,像喃 喃自语一样:一个时代开始落幕,这江湖已不是从前的江湖。

  《新周报》驻广州记者林韬驻香港特约记者马向新

  流行精品时代的标志

  从11月24日起,不管是香港的大街还是广州的小巷,到处都在飘扬着黄霑的歌。记者在香港街头的随机采访中, 一位市民的说法,或许代表了黄霑对大多数港人的影响,“我们香港的年轻一辈是听着霑叔的歌长大的,无线、翡翠播的电视 连续剧里有多少是霑叔的歌啊!”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香港乐坛涌现出了一批高水平的歌手和歌曲,代表人物是词曲作者黄霑、顾嘉辉,歌 手罗文、徐小凤、温拿乐队、谭咏麟、张国荣等。香港乐坛也正是从此时开始走向辉煌。而在此后十几年的时间里,更是达到 了一个巅峰。

  当时,香港流行音乐的巨大影响覆盖了台湾、大陆、东南亚以及北美的华人圈,就连日本也留下了不少他们的足迹。

  而与这一切息息相关的是“辉黄”时代。那个时候,几乎每个风云歌手的背后都会有黄霑和顾嘉辉的名字,在接受媒 体访问的时候,顾嘉辉说,“黄霑的填词功力无人能及,现今乐坛再难找如此出色的填词人。”

  但是,因为黄霑的离去,这一切似乎就要终结了。

  数字是最真实的历史,1996年香港唱片业的收入是19亿元,而到了2003年只有3亿元,香港歌坛再也找不 到当年的那种风光,这是毋庸置疑的现实。

  黄霑加顾嘉辉成了流行精品时代的品牌。

  一位香港市民对本报记者说,“当年的歌我首首会唱,可是现在的歌似乎都是做给小孩子们听的,现在那些写歌的人 根本就找不到当年那些人的感觉。有人说我们的这种感觉是怀旧,其实不然,如果真是怀旧,那为什么‘左麟右李’的演唱会 ,‘辉黄’音乐会能够久演不衰,下个月,荃姐又要开演唱会了,还有罗大佑、蔡琴因为他们的歌好,那个时代的音乐好,你 可以到演唱会现场去看看,看看有多少年轻人和我们一样疯狂。”

  而同样一个事实就是尽管音乐剧《张国荣——负距离》口碑一直不是那么好,上座率却不低。还有时过数年,今天我 们在卡拉OK厅里依然可听到《上海滩》、《铁血丹心》、《沧海一声笑》熟悉的旋律也是一个明证。

  如今黄霑的作品《狂潮》、《明星》、《狮子山下》已经成为香港精神的代名词,香港著名导演马伟豪在接受记者访 问时说,“霑叔的离开我觉得很可惜,霑叔的离开仿佛又一个时代的谢幕。如果娱乐圈是江湖,我们是江湖的看客,那么黄霑 一定是江湖里的一位大侠,而当属于那个时代的大侠已经都唱着《沧海一声笑》离开江湖的时候,江湖已经不再是我们的江湖 。”

  生平简介

  黄霑,原名黄湛森,英文名JamesJ.S.Wong。香港著名作家、词曲家。1941年广州出生,1949 年随父母移民香港。自小由学习口琴开始接触音乐,15岁已开始参与电影电乐和唱片录音的工作。1963年毕业于港大中 文系。先前从业广告、电影、作曲和主持人。与金庸、倪匡、蔡澜一起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又与倪匡、蔡澜一同被称为 “香港三大名嘴”。一生写出两千多首歌曲,其中《上海滩》、《笑傲江湖》为“经典中的经典”,他被冠以“流行歌词宗匠 ”,是香港流行文化的代表。

  他的经典

  《最爱上海滩》—电影《新上海滩》

  《流光飞舞》—电影《青蛇》

  《只记今朝笑》—电影《东方不败》

  《沧海一声笑》—电影《笑傲江湖》

  《梁祝》—电影《梁祝》

  《男儿当自强》—电影《黄飞鸿》

  《倩女幽魂》—电影《倩女幽魂》

  《当年情》—电影《英雄本色》

  《我的中国心》

  《一生有意义》

  —电视剧《射雕英雄传》

  《肯去承担爱》

  —电视剧《射雕英雄传》

  《道》—电影《倩女幽魂》

  《我Love你》—电影《东成西就》

  香港乐坛的希望在哪里?

  香港的流行乐坛正在走向衰亡——一个人们行将忘却的话题因为一代词人黄霑的离去而再度被提起。黄霑在最后的日 子曾经这样说过,“香港粤语流行曲死了。”

  风光的背后是阵痛

  近年来,香港乐坛是越来越热闹。一边是迅速如日中天的新新人类谢霆锋、周杰伦之辈的叫嚣乐坛,一边是容祖儿、 张柏芝、TWINS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出场。然而,在这歌舞升平的表象背后,在娱乐版铺天盖地的八卦讯息中,原本 处于主导地位的流行歌曲本身,反倒成为了造星的辅助手段,而且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除了这些明星们的铁杆歌迷,几乎没有 几个人能够哼出几句他们唱的象样动听的歌曲。

  因而,说这是一个虚弱的盛景并不为过。同样,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相对于过去,今天的香港乐坛已经走向衰 落。

  如今,为了能在娱乐圈站稳脚跟,歌手们已经从简单的唱歌发展成为全能型的艺人,从动感地带的周杰伦,到TWINS 代言的家电,再到以谢霆锋为招牌的服装,如今的歌星们忙的是影视、广告,唱功与词曲水准已经不再是他们重点经营的主打 。

  过去的老牌歌手罗文、谭咏麟、张国荣哪个没有数十首让人久唱不衰的老歌?而现在的新晋歌手之所以能在乐坛掀起 一阵阵旋风,很大程度上并不是靠歌艺本身,炒作成了他们迅速窜红的最重要手段。

  出现这样的状况,黄霑曾经解释过原因,他说,“可能是香港音乐界的气数尽了……现在香港音乐最大的问题是从一 个本来是听觉的媒介转换成了视觉的媒介,是看歌而不是用耳朵去听歌。”换句话说,就是看起来舞台效果光怪陆离,明星们 包装得星光耀眼,听起来却实在不那么受用。

  的确,现在走进唱片店,很难见到有中年人光顾。因为他们已经跟不上这“时尚”的步伐啦!如今的时代,唱功已经 不是一个歌手的全部,一如广告所说,要想出名,代言、炒作、影视作品、绯闻“一个也不能少”。

  唱片公司在发片之前,考查唱片好坏的标准已不再是歌曲本身,而“造星运动”才是运作的主导,人们需要记住的是 唱歌的人而不是歌曲本身。

  或许哪一天老师们会郑重地告诉我们,将来“音乐”二字我们要读音乐(lè),而不是音乐(yuè)。

  音乐将再次走向速食

  “白金唱片”、“超白金唱片”过去是歌手无上的荣耀,是歌手业绩的体现。而现在更多的时候,所谓的“多少多少 ‘白金唱片’”只是作为唱片公司的宣传手段,来标榜自己歌手的市场认可有多高!但实际上真正卖了多少,只有唱片公司自 己才有一本账。从19亿元到3亿,个中有多少的微妙也就不言而喻了。

  不可否认,一首连续剧的主题歌能够传唱不休的好时光已经过去。音乐的品质不再是人们追求的主要目标,再没有多 少人会去注意一张从唱片店买回来的HIFI大碟,与网络上下载的MP3有何差异。唱片公司不再强求音乐的品质也是事实 。毕竟,他们的收入来源并非靠卖唱片本身,而是来自于大量的副产品,比如买唱片送洗头水、唱片包装得像中秋节的月饼之 类的噱头之作。

  一方面是唱片卖不动,另一方面歌手要维持自己的收入、保证充分的曝光率,因而,歌手们只能拼命地接广告、电影 、剪彩等活动,唱片公司也就顺带地变成了经纪人公司,而唱歌则仅仅只是一个歌手不到十分之一的工作任务——这是怎样地 尴尬?

  同时,在歌曲以外的东西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创作者开始追求明星效益也就成为无可厚非的事实。也因 此,就有了创作者跑到前台唱歌,许多歌手找明星约歌等现象。周杰伦、谢霆锋等人的作品成了抢手货就是明证。

  当然,近年来也不是没有作品能深入人心,像陈奕迅的《十年》,不但唱片销量上涨,而且也成为大多数卡拉OK厅 的点唱冠军,但这样的作品似乎少得可怜。1995年以后,香港乐坛的好歌越来越少了。即使几位最王牌的歌星,如郑秀文 、陈慧琳之类,能够让人们记住的也只有少少的几首主打曲。

  一首好歌曲的灵魂是作曲、作词,而今香港流行乐坛,一如黄霑所问:香港的希望在哪里?黄霑说,“顾嘉辉后面有 个李宗盛,李宗盛的后面还有谁?90年代的市场是周华健的,但现在他也老了,像我们这些到了60岁还在写歌的人,毛都 白了还有谁听我们的?李宗盛老了,林夕也快老了。年轻歌曲是要年轻人来创作的,雷颂德30多岁,红也红了10年了,年 轻创作人如果再接不上来,香港乐坛的希望在哪里?”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犬夜叉
封印的半妖犬夜叉
3DMM
温柔妹妹之3D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