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南海诸岛赶海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1日09:49 新周报

  红岛

  海南省琼海市和文昌市地处祖国南疆。据不完全统计,琼海市每年出海人数超过八万余人,拥有船只达三千多艘,仅 吨位在40吨以上的渔船就有上千艘,而潭门镇的渔船则占半数以上。文昌市渔民也拥有两千余艘渔船,且大多集中在东郊。 这里的人们,几乎都有过下海经历。大多数男人只要出过一次海,这一生就会与大海结下不解之缘。他们对海的热爱
,是其它 地方,特别是那些仅仅将大海当成一种风景来欣赏的人没法相比的。

  艰难的海上航行

  海南的海洋渔业,历史悠久。据当地出土的文物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定居海南的先民们已在附近滩涂、礁边采蚌 拾贝,捉虾捕鱼。西晋时,对浅海滩涂渔业,有着“出至七洋洲,隔截曲隈,随潮进退,采蚌捕鱼,鲔赤尾,大道通天行…… ”的记载。明朝时,尽管沿海一带曾不断实行海禁,禁止民众出海捕鱼,清嘉庆年间也有“禁止片帆下海”之令,但总是屡禁 不止。这些傍海而居的渔民,祖祖辈辈靠出海捕捞为生,又岂是一道禁令所能束缚得住?

  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秦汉时期,海南岛的先民就靠一面罗盘、一叶风帆,过海漂洋,远航西、南、中、东沙群岛出 海捕捞作业了。这些渔民中,最为出名的,当属琼海潭门和文昌东郊渔民。而他们拥有的,仅仅是一本棉纱抄本《水路簿》和 先辈留下的古老航海遗训。

  每年元霄节那天,东北风一起,琼海潭门和文昌东郊渔民们便要启航,或单帆,或数十条渔船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船 队结伴扬帆南下。启航前,先要拜过船公,燃起一柱香火,行叩拜大礼。一番祭奠后,才在袅袅烟雾中,开始一年里的第一次 航行。通常,他们走“之”字路,无论去南沙、中沙,还是西沙、东沙,都需要好几天,甚至十多天。

  西沙群岛是他们航行的中转站。由于西沙离家最近,有些渔民就选择在这里捕捞。至今,西沙永兴岛上还有一座破败 不堪的“兄弟公”庙,渔民们来到永兴岛,首先要到“兄弟公”庙签名报到。先来先签,后来后报,在神灵面前,谁也不能弄 虚作假。按名次的先后顺序,先到的先放网捕鱼,后到的就只能在一边等着。捕完鱼后,有的则升帆驶向小岛礁盘,捉海龟、 刺海参、割牡蛎、捡马蹄螺和公螺。鱼、海参边捉边晒;海龟则边抓边在海里圈养;公螺、马蹄螺有时晒干有时放养。他们的 渔船就泊靠在礁盘旁,平时都在岛上捕捞转悠。

  待到台风季节来临前夕西南风起时,他们就该返航了,带着满船的收获和半年的辛酸。在返航途中,很难说会发生什 么事情。那时候,渔民们担心风会突然停了,船就只能泊在半洋。不像现在的潭门渔民,全都驾驶着装有柴油发动机的机渔船 ,东郊渔民们则都驾着小匹马力发动机和风帆兼有的机帆船。返航时还害怕风向骤然改变,每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归航的渔民 便会一番忙乱。然而,比起这些来,最担心的还是大洋中旋即而起的风暴。一遇上,便会有不少渔民和渔船一起被大漩涡卷入 海底。但是,他们早已看穿生死。船要沉就沉吧,似乎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渔民们从不评论大海,海既是他们的朋友,也 是他们的敌人;既是他们的依托,也是他们的坟墓。海太浩淼了,渔民就犹如沧海之一粟,渺小而无力。

  在渔民中间,一直都流传着许多极为风趣的谚语,譬如:“秋风凉,驶船出外洋(深海)”、“十月深,鱼泅根(指 这个季节鱼洄游深海)”、“春过三日鱼北上,秋过三日鱼南下”等等。所以,在这些捕鱼的黄金时节,有些渔民即使船装满 了,却仍然不还乡,挂起风帆远航太平洋,到菲律宾、马来西亚海域捕捉走俏的鳗鱼和大海鲨。

  一艘渔船一个罗经,罗经上标明着地球的经纬,有八个方位。那时,远航闯南沙的船只,大都是简单的设备,二三十 吨的小渔船,既要靠罗经,更要靠过人的胆识。

  “同根生”的两岸赶海人

  琼海潭门渔民和文昌东郊渔民大都有着一颗躁动的心,凡是有海的地方他们都想闯一闯,异国的生活情趣与风土人情 ,对他们更有着极强的诱惑力。

  虽然东沙群岛上有台湾当局的驻军,但潭门渔民到东沙去的次数却很多,这不仅因为那里有着极为丰富的海洋资源, 更重要的那里是中国人自己的领海。2000年3月,有位名叫陈上龙的台湾渔民因向一台湾黑帮借下了大笔高利贷,被黑帮 以杀死他全家相要挟,而这名渔民在出海作业时又没打捞到多少值钱的海货,后来便想跳海自杀。渔民卢家骏得知后,十分慷 慨地将自己那一航次大约价值十多万元人民币的海货全都送给了他。陈上龙感动得哭了老半天。临走前,说好几天后将带一批 金表来给他。

  但次日卢家骏由于船上有位渔民猝然死亡,只好立即启船返航了。因为在琼海至今仍然对死者遵行土葬的习惯,而 当地政府也明文规定如果渔民在外生病死亡,船老板应当带回死者的尸体,以此证明死者是正当死亡。

  三个多月后,当卢家骏正在南沙海域作业时,家里人用对讲机告诉他说,有个台湾渔民带着很多金表到潭门来找他, 因他不在,镇政府代他热情地接待了来人。卢家骏对这位台湾渔民如此信守诺言十分感动。

  1985年,当渔民郑有柏买来第一艘渔船出海作业时,因迷航竟到了当时的香港海域。那时中、英双方刚刚就香港 回归中国问题达成协议,两地之间的政治形势还较为复杂。当一听说他们所到的是香港海域时,郑有柏急忙掉头返航,却被一 艘巡逻艇拦住了去路。对他们的渔船进行检查之后,发现上面有两只250多斤重的大海龟,海防警察给了他们500港币, 将两只海龟放生了。一个高个子警察还问他们抓海龟作什么用。郑有柏说∶“吃饭。”香港警察以为他们没饭吃,就从大船上 拿来蛋糕、饼干、香蕉等给他们吃。实际上他们的意思是:抓海龟是为了带回海南卖钱养家糊口。

  到了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渔民们多数都用上了机帆船,有的还用上了马力很大的单一的机渔船。当时,一位渔民 拥有机渔船后,无比自豪地驾着它频繁往来于西、南、中、东沙群岛之间。有一次,当到达我军驻守的南熏礁时,守礁的官兵 对他和他的儿子们都非常热情。其中一名山东籍的战士问麦发清说∶“老爹,你缺啥?”麦发清说:“柴油快用完了,米也不 多了,没办法返航。”那名战士在请示上级后,便给他们弄了一些柴油和大米,还将一箱自己一直好多天都舍不得喝的矿泉水 送给了他们。

  改革开放给潭门渔民带来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良好机遇。他们驾驶的是设备优良的机械化渔船,使用上了劳兰C导航 仪、定位仪;一万元以上的渔船都用上了对讲机,在遥远海域可以直接和家里通话。靠罗经“水路簿”航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 复返了。

  中国疆土幅员辽阔,南部海疆的大片蓝色“国土”很久以来一直无人驻守,西沙海域直到七十年代才有了驻军,南沙 海域则更晚了近二十年。千百年来,茫茫无际的南海也唯有成千上万远海作业的渔民不断出入,他们顶着狂风恶浪出没于南海 诸岛,不断在那里标识出中国疆域的“徽记”。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犬夜叉
封印的半妖犬夜叉
3DMM
温柔妹妹之3D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