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我是学生 我非精英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2日07:17 哈尔滨日报

  本报记者 王媛

  12月,正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的高峰期,公司未到,海报先行;宣讲未开,职位上网……很多企业摩拳擦掌,做好了各种准备。与此同时,校园招聘的另一主角———广大学生也忙得不亦乐乎,制作简历、在线投递……就业形势的严峻,使得毕业生倍加珍惜每一个应聘机会。专家指出,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应当摆正心态,做到知己知彼,避免陷入求
职误区。

  我省2005届毕业生达15万

  记者从省大中专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了解到,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338万人,我省大中专毕业生为15万人,比2004年增加近3万人。其中,研究生8883人,本科毕业生61266人,专科毕业生42578人,中专、中师毕业生35000人,是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又一个毕业高峰年。

  我省专门针对应届毕业生的专场招聘会接连不断:2日,黑龙江工程学院的校园招聘会将有百余家用人单位参加;11日,针对2005届大中专学校毕业生的供需见面会将于会展中心举办,目前,在市人才交流中心网站上,网上招聘也正在进行中。

  各高校举办的校园招聘会也成为大学生求职的渠道之一。企业进驻校园通常都是面向特定学校、特定专业的定向需求。既让学生免于奔波之苦,又减少了求职时的盲目性,也增加了和企业面对面直接沟通的机会,

  精英意识成就业主要障碍

  据了解,中国的受教育总人口比例依然很小,这意味着,中国的很多地方仍然需要大学生。大学生工作不是找不到,而是有工作不愿意做。专家认为,精英意识仍然是阻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中国家庭的教育更像是一次投资,他们期待通过教育改变身份和命运,而对大学生自身来说,收入、面子、发展环境、稳定感……种种因素导致他们不由自主地一窝蜂挤向少数的热门行业和企业,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在求职过程中摆正心态,找出自己的特长,找出自己与所求职位的共通之处。别死守着名企不放,其实很多小企业往往更有发展机会。找工作时考虑面一定要放宽,这是一个不断被选择和自我选择的过程。有的工作适合别人,但不一定适合自己。

  再有,要做到知己知彼。自己的专业水平如何,有哪些特长,有什么发展规划等应当心中有数。另外对所向往的企业也不能仅限于对方在企业宣讲会上公布的信息,因为那是你的竞争对手也知道的,在这一点上,你并没有优势。要学会通过表面的资料和数据挖掘更深更广的资讯。

  最后,注重细节。细节容易被忽略,但它又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服装风格不符合用人单位的企业文化,比如你在面试中没有使用礼貌用语等等,都会给你的成功率大打折扣。

  有的人毕业后就能顺利地进入企业,而有的毕业生则还要在求职道路中苦苦摸索等候。无论如何,都要抱定“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乐观信念。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才能在机遇出现的时候成功出击。

  抛开“高薪体面”的误区

  一些大学生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期望过高,对基础职位不屑一顾,盲目追求脱离自身实际的高工资、高待遇的理想工作。一些公司规定新参加工作的大学生要到一线锻炼一年,有的同学一看不能马上搞设计、搞管理,还要吃一年的苦,就打起退堂鼓。

  而在企业眼中,刚毕业的大学生既欠缺实践经验,又心高气傲,需要先到一线锻炼,积累经验。而年轻的大学生都有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在他们看来,应聘基层工作似乎是自贬身价,但却忘记了,要想有长远发展,就要先打下坚实的基础,不能只将目光放在眼前。

  另外,不少大学生都有外企情结,更有人是非外企不进。调查数字证明,32%的受访大学生钟情于国际知名的外资企业。很多人认为,外企是高薪的代名词,其成型的企业文化、良好的工作氛围、规范化的管理和完善的培训机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其实大型民营企业用人灵活,薪酬待遇也充满诱惑。一般的小企业更是求贤若渴。相对于外企中大学生“大材小用”的现象,小企业更懂得“小材大用”。大学生如果只将关注目光投向外企,那么必会错失不少机遇。要知道,职业发展的道路有许多,被趋之若鹜的却不一定适合自己。

  在求职过程中积累与反思

  如果你没有出国或考研的打算,那么就多参加各种招聘会,并且珍惜每一次的面试机会,其实,在求职的过程中积累与反思不失为一种快速成长的好办法。

  比如,不少大学生缺乏对所应聘公司的了解,表现出求职的盲目性。还有一些大学生对所应聘的职位了解甚少。许多人在不清楚职责分工的情况下,盲目应聘,导致失败。

  在企业看来,一个在求职前不去了解所应聘企业的人,也不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所规划。任何一位招聘经理都不愿看到所面试的人对企业一无所知或所知甚少。尤其在企业刚刚做完宣讲后,应聘学生还是糊里糊涂,在招聘经理眼中,这样的面试者是毫无诚意的。大学生在应聘前充分了解企业文化,对应聘的行业、职位做些调研,实在是必做的功课。

  除此之外,简历则是大学生向企业展示自己的第一机会。在制作简历时,大学生往往抱着尽善尽美的心态,为了突出自己,就要把简历制作得面面俱到。制作精美、内容详实成了制作简历的心理标准。但在招聘经理面前,这样的简历却华而不实。

  在招聘企业看来,大学生缺乏实际经验,其能力高低难以通过简历表现出来,写得再多再详细也是纸上谈兵。对他们而言,简历是要被快速扫描的。

  大学生在制作简历时抓住重点,对自己的能力,尤其是企业看重的能力进行表述。简历要个性,注重个人特点与企业文化的契合,忌盲目夸大。此外,不要因为心急而盲目投放简历。若特别青睐某家企业,还可采用一些奇招,譬如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产品建议书。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警惕房屋销售十大陷阱
北京12月新推楼盘一览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