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创新务实争上游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3日07:21 哈尔滨日报

  发展篇

  付出一分辛苦,就会赢得一分收获。7年来,我市卫生工作正在实现“全省当龙头,全国争上游”的目标。截止到2003年末,我市群众对医疗机构、床位、卫生技术人员的占有数,均居国内同类城市较高水平;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同等城市中较低水平;报告发病率控制、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均达到国内同级城市先进水平。有效的卫生资源和扎实、
细致的防治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可靠的健康保障。2003年底,我市人均期望寿命男性已达到73.17岁,女性已达到78.14岁,比上世纪80年代末平均增加了5岁。我市卫生事业正在快速发展。

  ———农村卫生工作不断加强。由于经济原因,长期以来,我市农村卫生工作十分薄弱。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特别是市政府下发《哈尔滨市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之后,我市农村卫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乡镇卫生院建设不断加强,到2000年底,我市累计投资7000万元,对全市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房屋改造和设备更新,基本实现了国家提出的“一无三配套”的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也进一步加大,每年累计为农村筹集资金3000多万元,引进新技术200多项,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到2002年底,我市基本完成乡镇卫生院“三权”收到区、县(市)卫生局管理的工作,全市乡村卫生管理一体化覆盖率已达到60%以上。全市提前两年实现了“2000年中国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阿城市和五常市分别被国家授予“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先进县”称号。我市农村卫生工作得到了卫生部和省卫生厅的肯定,于2002年分别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和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进行了经验交流。

  ———卫生防病工作成果显著。1998年至今,全市连续开展强化免疫活动,接种率达到98%。截止到去年,我市连续18年无脊髓灰质炎病例的发生,如期实现了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自1995年启动世界银行结核病贷款项目以来,我市结核病发病水平明显降低。同时,如期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性目标。

  ———医学科研工作见成效。近年来,我市医学科技工作进一步加强,科技投入明显增长,科研能力不断提高。1996年以来,获得599万元的经费资助,是“八五”期间科技经费投入的3倍。完成科技成果239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16项,国内领先水平的120项,国内先进水平的133项,一大批在国家和省市占有一定学术地位的中青年专家不断涌现,有力促进了我市医学事业的发展。

  ———卫生监督和医政管理执法逐步深入。近三年来,按照国家和省卫生厅的部署,大力开展了整顿和规范医疗市场秩序专项治理整顿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撤销不达标的公立医院35所,非公立医疗机构499所,取缔非法行医2200余人次,取缔在药品经营企业中的非法行医人员365人次,打击和取缔治疗性病的黑医点627个,使治疗性病的黑医点基本在我市绝迹,为人民群众创造了安全的医疗环境。这项工作得到了卫生部巡回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并在国家和省有关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在食品、化妆品市场整顿工作中,紧紧抓住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米袋子”、“菜篮子”、“水杯子”等方面的问题,先后开展了粮食市场、生猪市场、肉灌制品、调料品、小食品等专项治理整顿工作,并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5670起,扣压、查封和销毁有害食品1860吨,案值900余万元,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无偿献血事业扎实推进。上世纪90年代,我市临床用血经历了困难时期,血源严重不足。90年代末期,结合贯彻落实《献血法》,主管部门提出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解决困难的思路。经过几年来艰苦的努力,目前,我市已完成了由有偿供血向计划献血再向街头群众自愿无偿献血模式的转变,满足了临床用血需求。在2002年召开的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大会上,我市被评为先进城市,并代表全国50个先进城市介绍了经验。

  ———卫生基础建设效果明显。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对市直各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和设备进行了改造和更新,优化了就医环境,使这些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又上新台阶。“九五”期间,我市新建和改造了一大批卫生事业用房,完成了市中医院、市一院血研大楼、市第一专科医院住院处三项重点建设工程,新增卫生事业用房3万平方米,先后对市直十几家医院进行大规模的维修和改建,使院容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区、县(市)卫生基础建设投入也不断加大,环境不断改善,设施、设备不断更新。

  此外,妇幼保健工作、爱国卫生运动、中医事业等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展望篇

  在回顾卫生事业发展历程的时候,市卫生局依然清醒地认识到,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按照人民群众的愿望,卫生工作仍然存在问题和不足,如公共卫生体系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还有待于提高、群众看病贵、农村卫生工作仍很薄弱、医疗单位核心竞争力不强、行业作风建设仍需加强等等。这些问题必定会在不远的将来逐一得到彻底解决,因为这同样是哈市卫生工作者肩负的使命。

  2004年,在“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振兴哈尔滨”的热潮中,哈尔滨卫生事业进入了新一轮发展周期。站在今天的工作基础上展望未来,全市人民将对卫生事业美好的明天充满喜悦和信心。

  ———公共卫生体系将基本建成。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对于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具有重要意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建设。医疗救治和疾病控制体系是构筑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基础。今年,为加快我市医疗救治和疾病控制体系建设,全市共确立了27个国债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9万余平方米,总投资近两亿元。其中,3个市级项目,即新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救中心和扩建传染病院项目;24个县级项目,即建设12个区、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12个传染病区。目前,这些建设项目正在按照预定进度紧张施工,明年将全部投入使用。届时,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的任务基本完成,我市应对职业危害中毒、食物中毒、饮用水污染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生产、交通事故的能力将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将得到满足,生活质量将得到保障。

  ———民营医疗机构迅猛发展。为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近年来,市卫生局根据省、市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要求,率先在全省实施了民营医疗机构的准入制度,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多形式投资兴办医疗机构。我市的公益性和经营性医疗机构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在省卫生厅的支持下,我市提出了“八优先”的发展战略,为民营医疗机构的迅猛发展,创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通过实施优先发展战略,仅2004年上半年,就已有30所民营医院、71家个体诊所通过了设置审批,投资额50万元以上者共计30余家,注入我市的医疗资源总额为7600余万元。其中:东北医院、和平医院、公明医院、明安医院已开业运营,给医疗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截止到2004年10月底,我市已拥有公立医疗机构176家、民营医疗机构34家、个体诊所454家。这些体制不同、规模不同、科系不同的医疗机构,共同为保护我市人民的身体健康发挥了作用。“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必将极大地推动民营医院的健康发展,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医疗卫生需求必将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农村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今年,市政府将乡镇卫生院的危房改造和设备装备纳入市政府为群众办的20件实事之中。目前,23个乡镇卫生院的一万平方米危房改造已经完成;年底前,194个乡镇卫生院的基本设备装备也将完成。在此基础上,明年,114个乡镇卫生院产科设备还将进一步完善。这次共投入资金达5400余万元,资金到位之后,我市乡镇卫生院的就医条件将得到根本改善,综合服务功能将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基础将进一步完善,农民看病难、条件差将成为历史。

  ———国内一流的儿童专科门诊大楼将拔地而起。市儿童医院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儿童医院,也是黑龙江省儿童疾病防治中心。目前,该院的建筑利用已到极限,1986年建设的综合门诊大楼设了30多个科室,拥挤不堪,180平方米的门诊大厅每天要接待1200多名小患者。为缓解儿童就医难问题,在市政府大力支持下,明年将投资1.16亿元用于该院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扩建工程。建成后的医院综合楼,床位将增加到600张,比目前的床位增加近一倍;新门诊大楼将成为国内一流、全省最大的现代化儿童专科门诊。届时,儿童看病难将成为历史,该院将为儿童提供更为宽敞、舒适的就医环境和更为完善、优质的服务。

  卫生事业是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保障事业,其性质和作用确定了卫生工作者职业的光荣和使命的崇高。未来我市卫生事业的发展蓝图,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突发事件应急能力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备、专科特色不断突出的壮丽前景。而实现这一前景的光荣使命,正落在全市广大卫生工作者的双肩上。全市人民正在热切地期待这一前景能够早日化为真切的现实,广大卫生工作者正在发奋努力……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犬夜叉
封印的半妖犬夜叉
3DMM
温柔妹妹之3D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