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我们需要怎样的“死亡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1日03:00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讯

  原始新闻

  老师布置学生写“墓志铭”引发争议

  西安市某中学教师布置初二学生以“墓志铭”为题写篇作文。“英雄”“为篮球事业奋斗终生”……学生们写的“墓志铭”内容五花八门。此外,老师布置学生作文写“墓志铭”的做法也引起了广泛争议。(据华商报)

  调查关键词·“死亡教育”

  主持人:灵通哥

  事件

  9岁孩子把“死亡”当游戏

  最近,家住东城根街的一向姓家庭,因为独生儿子试图结束生命而笼罩了一层不安的气氛。据离婚独居的向女士介绍,她快9岁的儿子向朋(化名)一向身体健康,聪明活泼,可上个月有天她上街回来,发现独自在家的儿子把自己悬吊在窗梁上,口吐泡沫。她惊骇地将孩子解下来送进医院,可经抢救后苏醒过来的儿子开口的第一句话竟是:“妈妈,我‘死’了怎么还活着?”向女士搂着儿子悲痛欲绝地对其进行开导,儿子似懂非懂地承诺今后再也不做这样的傻事,可她还是从儿子明亮单纯的眼睛里读出了“想不通”的忧郁……

  随后,向女士带着儿子去看了一次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分析:9岁的孩子已有独立思考“生”与“死”的懵懂意识。孩子都有好奇和探索的本能,也许在潜意识中,他把正常或非正常“死亡”当成了游戏。

  忧虑

  中学生作文流行“灰色情绪”

  12月9日下午,一自称爱好写作的高二女生交给灵通哥一篇老师布置的“真性情”作文,这篇她称为“小说”的文字,写的是“我”在一个官员和商人之间产生了一段情感纠葛,通篇充斥着与她的年纪和阅历毫不相称的“怨妇”气息;而一位初三男生在一篇题为《我的家庭生活》的作文中,则写他的父母都是大款,每逢节假日都开着奔驰车带他到海边去观光旅游。但据灵通哥了解,这位男生的父母不过是在小区里开了一家小餐馆……

  12月9日,从事语文教育十多年的白老师向灵通哥介绍,现在的一些中学生作文,由于社会对一些所谓“少年作家”的大力追捧,再加上一些教育工作者本身的引导观念为“讳疾忌医”、报喜不报忧的传统所左右,学生作文内容体现为变形的“假”“大”“空”和一些脱离现实、不伦不类的“灰色情绪”,这是值得忧虑的。

  观点

  有科学的死亡观才会有积极的人生观

  12月10日,就西安一名教师让学生写“墓志铭”引起争议一事,灵通哥采访了省教育协会纪秘书长。纪老师谈到,“死亡教育”在外国比如说英国的小学中就很流行,但在我国还是一门缺乏系统研究的学科。他认为,这跟我们国家的文化传统有关。

  纪老师说,让未成年人自小就科学地认识到“生”和“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认识到自身的死亡会给亲人们带来多么大的悲伤,这是很有必要的。西安一名老师让学生写出的“墓志铭”虽然内容五花八门,其中不乏灰色的东西,其实这正好说明成人们对未成年人心理关心的不够,这不是老师出题的错!这位老师的“探索”值得肯定。

  纪老师说,只有真正地看清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才会去珍惜和热爱活着的每一天,人才会生活得充实和有意义。有一个词叫“向死而生”,从这一点来说,不论是对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都应该进行“死亡教育”。

  今日声音

  主持人:史平

  关于“墓志铭”的几种声音

  声音一:太晦气,哪能活着谈死亡

  市民王先生听说有老师让学生写“墓志铭”的事情,显得比较气愤,他说:“孩子还那么小,未来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要去经历,怎么能让他们写这些东西呢?太晦气了。就算老师的意图是好的,但是这样的举动还是让人觉得心里不舒服,毕竟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在人还健在时谈死亡总是一件很忌讳的事情。”

  声音二:好事,死亡来时再思考就晚了

  家长马女士说,死亡对于人生来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让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明白生命是短暂的,要在短暂的生命中,如何使自己过得有价值;否则,当孩子真正活到需要面对死亡的时候,再思考这样的问题就晚了。老师这么做肯定是想培养学生们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么做不但没有错,反而应该鼓励。

  声音三:老师用心实在良苦

  家长张先生说,现在的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确很成问题。商品社会的发展对孩子们传统价值观影响很大,也让现在的孩子变得很难管教。如何看待死亡,实际上是问自己:你为什么活着,你打算怎么活着。说实话,现在很多大人都不考虑这个问题,眼前的事情总是太多,掩盖了生活最本质的价值问题。这位老师设计这个作文题,很有针对性,用心良苦,对孩子的人格教育很有启发。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