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感动中国-CCTV2004年度人物评选专题 > 正文

扬子晚报:大学老师薛元龙和农民的18年情缘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5日17:10 扬子晚报

  这是一张照片,这是一幅丰收的图景:稻田间,走来一位笑容可掬的男子汉,他不是庄稼人,但和庄稼人亲如一家;他不是哪级领导,却日夜为大伙操劳!这是一篇论文,这是一张获奖证书,在这个科技成果里,有他的汗水,有他的心血,有他对农民兄弟不尽的情缘!  

   已经整整18个年头了!18年,从扬子江头到灌河岸边,从黄海之滨到高邮湖畔,
他把一个知识分子的黄金年华和满腔赤诚,全都交给了农民兄弟;18年,6500多个日日夜夜,他在江海大地的层层稻麦间,在父老乡亲的心坎里,洒下了多少汗水多少梦、多少深情多少爱!当他扶贫回校后,当地群众连夜赶往扬州,请他来年再回来;当他转战他乡时,当地村民端来自家最好的菜,成群结队排在门外,请他品尝,同他泪别……他,就是扬州大学老师薛元龙!

  5年,6年,7年,汗水铺路,心血谱歌

  灌河不会忘记,1986年8月,36岁的薛元龙受江苏农学院(扬州大学农学院前身)委派,来到响水县大有镇康庄村蹲点,进行科技扶贫。这里濒临黄海,条件十分艰苦,没有自来水,没有公交车,没有电话,邮路也不畅,薛元龙点的是煤油灯,喝的是盐碱水,一封家信少说得走十天半个月,有时几个月才能回扬州一次,垫在他硬板床下的是两排陈旧的砖头……但薛元龙从未叫过一声苦,与“扶友”们一起,以火一样的激情,推广杂交水稻制种,传播农业技术,发展多种经营,一干就是5年,全村人均收入由300元上升到1800多元。

  灌河不会忘记,1991年,薛元龙来到响水县老舍乡改造万亩盐碱地。他大胆引进国外先进的暗道排渍降盐法,和当地农民一道培肥改土、引育良种、推广农技。每天清晨农民没出门,他已来到田间,每天工作都是十多个小时,单路程至少要走20多公里,渴了,捧起沟渠里的水就喝;饿了,坐到田埂上就啃自带的干粮。午夜暴风雨突然袭来,他能冲出门去赤脚跑上四五公里,挨家挨户喊人下田放水。为了解决争水矛盾,他亲自调度,在狭小闷热、蚊虫飞舞的抽水站里一住就是三天三夜。前往外地调种,为了赶时间,他40多个小时不下卡车,乡村干部硬是把他拖下车吃了两碗面条。一般人一双凉鞋能穿几个夏天,而他一个夏天过来,床下多了4双穿坏的塑料凉鞋。1994年,海南一家公司用一辆轿车、一幢别墅和5万元年薪,慕名前来“挖”他,他说:“不行啊,这里的农民还没富……”终于,1.5万亩荒无人烟的盐碱地第一次长出了金灿灿的稻谷,平均亩产550公斤,农民人均收入由1100元上升到2900元。而时间,又过去了整整6年!

  高邮湖不会忘记,1997年薛元龙挥别奋斗了11载的响水,终于回来了,但不是扬州大学的家,而是他的出生地高邮市司徒镇,承担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项目。在这里,他调整种植结构,建起反季节蔬菜大棚,搞特种水产养殖,改良高邮麻鸭、苏泰猪;他走产业化之路,引进国外良种奶牛办起奶牛场,带领当地农民建立万亩稻麦良种繁育基地。7年开发,家乡人均收入由3500元上升到4500元……  

   “我心中最可爱的人”,不约而同一个人:薛元龙  

   康庄的乡亲们记得,扶贫第一年,薛元龙挨家挨户动员,搞了1000亩杂交水稻制种。水稻生长的关键时刻,他每天清晨蹚过齐腰深的水渠,中午顶着毒辣辣的太阳,在几十块田头巡视,挨田挨户指导管理。没多久,全村22个组,哪一家门朝哪儿,家中有几口人,叫什么名字,有什么困难,他一清二楚;没多久,全村大人小孩没有哪个不认识薛老师的,他的宿舍成了农民的“庄稼医院”;有时夫妻吵架、小孩生病都来找他处理;就连他走夜路,村里的狗也不叫了。

  康庄的乡亲们记得,1987年,扶贫满一年的薛元龙该回校了。得知消息后的村民们你2元、他3元凑够了路费,选出9名代表,租了辆中巴车,连夜赶往数百里外的扬州,请薛老师回来。第二天,当9位熬红了眼睛的村民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几乎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他找到学院领导表示:我是共产党员,群众需要我时,不能伤他们的感情。几天后,他重返康庄。这一留不是1年,而是4年,学校多次让他回来,他都一次次请求留下,因为他割舍不下需要他爱戴他的父老乡亲。13组特困户于金发在他帮助下搞了12亩水稻制种,年收入1万多元,1989年盖起6间瓦房,上梁那天,他贴了副对联:“翻身不忘共产党,致富多亏薛老师。”康庄的乡亲们记得,1991年底,上级要调薛元龙到老舍乡扶贫。大家知道这一次是真的留不住薛老师了,他们打酒买肉要为薛老师饯行,可全村几百户人家,答应了这家那家不让,最后村干部把全村分为四个片,请他分别跟四个片的农民代表吃一顿饭。薛元龙每到一个片,左邻右舍都把自家最好的菜端过来,要薛老师尝一口,来的人多了,就排成队站在门外等。薛元龙来到每一位村民面前,吃一口他们端在手中的菜,再敬他们一杯酒,不禁泪如泉涌。他走后不久,康庄第四小学语文老师给六年级同学出了一道作文题目———《我心中最可爱的人》,全班28名学生有26人写了同一个人———薛元龙。 

   康庄、老舍、司徒镇的乡亲们深情地记得,记得薛老师走进千家万户、走在田间地头的亲切身影,记得薛老师推心置腹、循循善诱的音容笑貌,记得薛老师访贫问苦、排忧解难的桩桩件件,记得薛老师黑发染霜、人到中年的时时刻刻…… 

   人生坐标不动摇,收获季节,他开始了新的播种 

   18年,6500多个日日夜夜,太阳晒,海风吹,薛元龙已从一个“白面书生”变成了“黑脸包公”。他经常关节炎、气管炎、高血压齐发,床头、口袋和提包里都放着药。他没有向农民索取过一斤粮食一滴油,却常用稿费、奖金和工资帮助农民修桥梁、建电站、购农药、买种子,累计不下两三万元。初到响水时,儿子14岁,女儿12岁,妻子体弱多病,都是农村户口。妻子在扬州做临时工,由于经济拮据,不得不在晚间又找了一份茶水工,一直持续七八年。两个孩子平时没人辅导,升学考试又没人指导填志愿,中考、高考都不理想。1993年,扬州某局招人,有人给高中刚毕业的女儿出主意:你爸在市里同学朋友多,他为扶贫能找这找那,自己的事请他们打个招呼不行吗?可是面对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女儿,他劝导女儿自己的路要自己闯,不要给政府添麻烦。

  18年,6500多个日日夜夜,从36岁到54岁,这正是一个知识分子最易出成果的宝贵年华。然而,由于没有时间应付外语,直到1994年,薛元龙才解决了“聘用制副教授”的名义职称,而这时,他的同事已是教授、“博导”了。在众人的议论声中,薛元龙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他说,知识分子一般有两条路,一条是“顶天”,即跟踪尖端科技,搞发明创造;而更多的则是“立地”,即扎根实践,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如果不能“顶天”,那就让我“立地”,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吧。他常说,“我从小是个孤儿,是党和政府把我养育成人,这大恩大德我一辈子也报答不尽”;“我们是学农业的,如果地里长不出好庄稼、农民吃不饱肚皮、口袋里没有钱,那才是我们最大的耻辱!”18年,6500多个日日夜夜,薛元龙对农民一往情深,对事业一往情深,而对亲人又何尝不一往情深!在他耳边时常会响起妻子的叮嘱:有空就回家照看照看……然而,两个孩子升学考试,正值制种关键时刻,他没有回来;一年夏天妻子重病,去了两封电报,他没有回来;家中两位老人先后去世,弥留之际都想看他一眼,可一次是春播,一次虫害猖獗,他都强忍悲痛将电报装进口袋,也没有回来。他常极目远眺,把稻麦尽头处走来的人错看成自己的妻子儿女;每当他夜不能寐,他便打开收音机,一个频道接一个频道地听,直到都说"再见";每次回来,看到妻子不堪重负又老了许多,便不止一次产生过回校的念头,但想到等着他的农民,又一次次咽了下去…… 

   18年,6500多个日日夜夜,薛元龙谱写了一曲挑战贫穷的凯歌、执着追求的壮歌、无私奉献的赞歌,他把入党誓词和科技论文写进了农民心坎里,写在了辽阔大地上!今年十月,他受扬州大学和省农业资源开发局委派,又赶往淮安楚州溪河镇开发农业科技项目。这一去,又得3年! 本报记者 薛松云 于英杰 张本甫

  相关专题:感动中国-CCTV2004年度人物评选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