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我国将降低知识产权刑事保护门槛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6日17:16 中国青年报

  本报南宁12月15日电(记者何春中)记者今天在公安部举行的“中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论坛”获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今年年底前将颁布《关于办理侵犯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新的司法解释将降低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门槛”。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处长李晓今天在南宁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今年年底前出台的《关于办理侵犯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主要在八个问题上对侵犯
知识产权犯罪进行了新规定:定罪量刑的标准,也就是关于刑事保护的门槛问题;非法经营数额如何计算的问题;关于网络环境下的在线盗版问题;对刑法条文第213~219条针对侵犯知识产权7种犯罪中的4种犯罪调整司法解释;单位和个人的定罪量刑标准问题;触犯不同犯罪时的处罚原则;关于共犯问题;即将发布的司法解释效率问题。

  李晓举例说,新的司法解释规定,非法经营数额在5万元以上,违法所得数额在3万元以上的假冒注册商标行为就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此外,新的司法解释对网络信息传播权也将加以保护: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他人文字作品以及音乐、电影、电视、录像、计算机软件和其他作品的行为,应当视为触犯刑法第217条规定的“复制发行”。

  据介绍,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模式采用的是司法保护和行政保护“两条途径、并行运作”的模式。其中,在司法保护中,一方面权利人可以依据商标法、著作权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民事法律,对侵权行为提起民事诉讼;另一方面,即知识产权的刑事保护,是既具严谨性、公正性,又快捷方便的极为重要的一个途径。对于情节严重,涉嫌构成犯罪的侵权行为,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法院作出刑事判决,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我国1997年修订刑法时共设置了17个罪名用来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行为。其中第213条至220条,将严重侵犯商标专用权、侵犯著作权、侵犯商业秘密、假冒专利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并规定了最高可判处7年有期徒刑的刑罚。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联想收购IBM PC业务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中外乒乓球明星对抗赛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