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加拿大小伙儿中文名叫旅游(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0日06:52 北京青年报
加拿大小伙儿中文名叫旅游(图)
“旅游”在张阿姨的指导下用炒勺炸薯条

  参加中加结对社会实践的加方青年昨起开始在北京百姓家生活

  本报讯昨天,中文名字叫“旅游”和“小姑娘”的两名加拿大青年分别在自己入住的北京百姓家度过了难忘的“第一天”。作为入住北京百姓家的10名加拿大青年中的一分子,两个人都非常高兴地和自己的中国“对子”开始了新生活。

  昨天一大早,英文名是尼歌特斯特的“小姑娘”在施全意家早早起了床。入住施全意家的第一天,施家阿姨就特意为她准备了中西结合的双份早餐:牛奶、面包、米粥、馒头,这三个月内她都可以享受到“双份”早餐待遇。她的中文名字“小姑娘”是一个朋友起的,她特别喜欢。

  施全意家的女儿施晓军今年23岁,对于和她年龄差不多的朋友的到来,施晓军心里充满了期待。早在一周前施家就忙开了,先腾屋子、买床,还买了床单、拖鞋、洗漱用品等,又为“小姑娘”准备了一个小灵通手机。在以后的三个月里,“小姑娘”将在学校工作,做英语助教和共青团工作。

  和“小姑娘”相比,给自己取名叫“旅游”的加拿大男生内森(音译)的第一天更加有趣,虽然天很冷,可是张伟阿姨和孙蕊姐姐已经带他去了雍和宫、北海和景山,还吃了“馄饨侯”。好吃的中国菜让已经保持素食三年的“旅游”忍不住“破戒”,他说自己实在对中国美食“无法抗拒”。张阿姨专门在朝南的房间里给他和他的中国伙伴准备了两张床,对这两个身高超过一米八的小伙子来说,床似乎小了点,可是他们都很开心。晚饭时间还没到,“旅游”就到厨房和张阿姨一起炸他喜欢的薯条,张阿姨说,去年她家就招待过一对男孩子,这些加拿大孩子特别独立,什么都要自己做。短短三个月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走的时候一个男孩子把被窝都哭湿了。“旅游”从星期二起就要到“洋话连篇”节目去做志愿教师,开始他在北京的三个月新生活。

  由朝阳区团委承办的第二届“中加国际青年结对社会实践项目”是由加拿大世界青年组织发起,并与中国青年国际人才交流中心合作开展的一项青年交流活动,今年9月,经过层层选拔的10名中方学员飞赴加拿大,和将要来中国的加方青年一起开始了项目实践活动。从12月15日到明年3月15日,加方青年和中国“对子”一起住在中国家庭里,继续在北京进行实践项目,参与朝阳区社区志愿服务工作。

  摄影/本报记者黄亮

  作者:朱鹰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联想收购IBM PC业务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中外乒乓球明星对抗赛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