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19日讯(通讯员 王琼华袁晓燕李郁芳)资兴市汤市乡乡长黄昱近日告诉笔者,今年该乡200多农户种植蚕桑500多亩,都获得了好收成。坪子村村民王春风种植桑树3亩,出售蚕茧7批,收入达6000多元。他们深有感触地说:“农村科技培训,让我们得了实惠。”
今年,资兴市被批准为“全国第四批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试点县市”。该市
市委、市政府乘势而上,提出了“抓培训兴产业”的战略思路,先后实施启动了“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市里成立了涉及农业局、财政局等16个科局和部门的培训领导机构,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购买和编写教材发给参训学员。他们精心选聘相关单位技术人员和农民技术员40人作为教员,采取播放光盘录像、组织座谈讨论、安排现场实习等多种教学方式,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汤市乡、何家山乡等乡镇举办了种桑养蚕教学班,指导老师亲临现场讲解指导,使这两个乡的蚕茧产量和质量明显好于往年。滁口镇邀请市水产局和市渔业公司的专家讲授了三角鲂等名贵鱼种的养殖技术,引起了养鱼专业户的极大兴趣,全镇共发展网箱400多口,实现产值200万元,仅此一项,人均可增收150元以上。迄今为止,该市已培训农村劳动力8600余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