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献血表格被当场撕毁 京城高校指标献血引争议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0日11:39 胶东在线

  关注焦点

  12月16日,AB型血液库存两度趋零,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呼吁市民紧急献血。经过呼吁,目前AB型血的紧缺状况已得缓解。

  而今秋以来,北京高校陆续因献血引发争论,据称如果学生不献血,将被取消保研资
格、学位证,以至女生也被要求脱衣检查身体。

  尽管校方对争论断然否认,但他们坦承迫于献血指标而“倍感压力”,“不得不想点办法”。而这些献血争议多发生在毕业班,学生认为让毕业班学生献血有“不言而喻的含义”。

  而据调查,事件背后则是,市献血办每年给高校下达占大三学生数65%的献血指标,而且指标多年未降。

  高校为何频现献血争议?

  无偿献血的表格已被事先写好了名字,一名大三男生当场撕毁献血表格

  11月30日,首钢工学院组织学生献血的日子。

  12时20分许,计算机系大三男生刘强(化名)十分生气地走出献血室。他说,“献血是好事,但我去了后发现,我的名字和身份证号都已填好了。不是说自愿献血吗?这样做,跟强迫献血有什么区别?“

  于是,刘强当场撕毁了献血表格。

  对此,首钢工学院学生部部长刘振英解释称,“为的是节省时间嘛。”但刘强却另有看法,他说,献血前每个学生都要检查身体,“这就要花挺长时间,而填个表,写个自己的名字和身份证用不了一分钟时间,为什么不能自己填表?”

  在光线不足的宿舍里,刘强斜靠床上,闷闷不乐。

  献血的事让刘强有些担心:“这不,马上就要毕业了嘛,大家都在找工作、推荐工作等等,学校会不会因为献血的事卡我?”

  对此,刘振英否认组织学生献血具有强迫性,“你可以献,也可以不献,大多同学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会献的。这是一个社会责任嘛。”

  而该校两位会计系大二女生向记者证实:“大三年级,每个班听说有17、18个指标的任务吧。”

  而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北京高校出现了多起因献血引起的事件。

  10月10日,据《天府早报》报道,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强迫性”组织本科生献血,否则不发给学生学位证。

  11月7日,本报报道,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四学生如果不献血,将被取消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保研的资格。

  11月12日,《京华时报》报道,首都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与美术学院要求对称自己“来例假”的女生脱衣检查,以决定是否献血。

  随后,记者对上述3起事件进行了回访,几所高校相关负责人均否认了媒体所报道的内容。

  指标献血为何多是毕业班?

  被访学生认为,组织毕业班学生献血“有着不言而喻的含义”

  为何频频出现献血争议?对此,12月7日上午,首都经贸大学校医院书记赵文汉认为:“都是献血指标闹的。”

  记者见到由市献血办发给首钢工学院的一份文件,即《北京市献血办公室03年12号文件》。其中提到:高等院校在校大三年级学生按65%的比例,单位工作人员,包括临时工按2%,无主管单位和外地驻京人员按1.5%的比例参加献血。

  12月7日下午,在北京市献血办,一位不愿具名的女工作人员称,尽管这几年街头无偿自愿献血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但光靠这个远远不够的,北京血液需求量为30万袋/年,“不够了,怎么办?还得由单位组织献血,这就是第二种途径,就是给单位下任务。这是北京的实际情况。”

  但据了解,北京市民对无偿献血的积极性并不高。

  柴庆波称,因此,北京高校成了指标献血中的主角。

  受到学生争议的一个问题还有,为什么指标献血的,多是毕业班的学生?

  例如,前文所提及的3起事件,均发生在毕业班。

  对此,一位首师大男生则直言不讳:“毕业班的,老师叫你去献血,你敢不去吗?必须得献。为什么?不给学位证啦,取消保研资格啦。这个时候,这些东西对毕业班很有震慑力。“

  采访中,毕业班学生大多表示,了解献血的相关政策,但他们同时认为,组织毕业班学生去献血“有着不言而喻的含义。”

  65%的学生献血比例重不重?

  单位献血指标已由4%降为2%,但高校称,高校指标献血多年来并没下降

  对于组织学生献血,学校也有自己的苦衷。

  按《北京市献血办公室03年12号文件》的规定:高等院校在校大三年级学生按65%的比例。

  首都师范大学宣传部负责人称:“全校大三2500多人,65%,就是1600人。还要考虑身体因素,所以,基本上2500多人都得去。年年如此,这个任务,你说重不?”

  对此,市献血办该女士称,这个献血指标不是全校学生总数的65%,而是参照大三年级学生数。她认为,这个献血指标不难完成:“你一个学校1万人,按你每个年级平均2500人算,那么,大三就是1600人,全校1万人才1600人,这差不多10个学生让其中一个去献血。你说重不?”

  12月7日下午,市献血办该女士介绍,目前单位工作人员献血指标已由原先的4%降为现在的2%.对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输血科副主任柴庆波介绍,该医院去年献血指标为100多人,今年减少了一半,只需要50多人献血。

  尽管单位工作人员献血指标在减少,但经调查,记者发现北京高校的献血指标未曾改变,或者下降。

  12月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首都经贸大学校医院书记赵文汉称:“10多年了,每年都是这个指标,65%啊,如果不采取一定措施,根本无法完成。我们是在非常艰苦地做这项工作。”

  那么,在街头采血比例逐年上涨以及单位组织献血指标下降的情况下,高校献血指标为何多年不曾调整呢?

  一位不愿具名的高校副教授认为,组织高校学生献血容易操作,“学校一号召,学生非常积极,而一些单位组织献血的,都要支付高额的补贴。”

  学校为何竭力完成指标?

  如果完不成献血指标,学校领导工作就要被一票否决

  面对65%的献血指标,学校为何又愿竭尽全力去完成呢?

  一些高校相关人士曾对媒体记者表示“完不成任务,学校要受到批评”。

  据《条例》第7条,“将献血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作为各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任期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第15条:对未完成献血工作计划的单位,责令其限期完成献血工作计划;逾期仍未完成的,予以通报批评,当年不得评为文明单位。

  对此,北京市献血办公室主任李学铭曾对本报记者说:“文明单位的评价涉及很多方面,但献血指标起到的作用是一票否决制”。

  而令一些高校“倍感压力”的则是2000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北京市公民献血用血管理办法》。第12条称,市和区、县献血办公室对未完成献血任务的单位,责令其限期完成,对逾期仍未完成的,按照《北京市血液调剂费用筹集办法》的规定收取献血补偿金。未完成年度献血任务的单位未按规定交纳献血补偿金的,其未完成的献血指标数累加到下一年度。

  此外,首师大宣传部负责人称,如果学校完不成献血指标的,就拿不到《单位完成献血任务证》,那么届时单位职工用血,则要高价买血。

  何时取消高校指标献血?

  中国红十字会有关人士认为,解决北京献血怪圈,惟一办法是取消指标献血

  12月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管理库管理中心主任洪俊领认为,北京的相关部门的确做了很多工作,但他们一方面宣传无偿献血,而另一方面又在给单位下达计划献血指标,这是北京产生采献血“怪圈”的根本原因。

  他认为“把指标取消是惟一的办法,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任何办法,该拍板时就拍板,从现在开始就取消单位计划献血指标”。

  2003年12月,北京市献血办公室主任李学铭告诉本报记者,北京计划采血实施了30来年,从来没有下决心说到底几年取消指标。因为,街头献血量很不稳定,完全无偿自愿献血,在事实上也做不到。

  据了解,北京市民对无偿献血积极性不高。

  对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输血科副主任柴庆波说:“北京市民大多享有公费医疗或医疗保险,以后免费用血的激励制度对他们来说没有实惠的吸引力,仅仅靠宣传提高觉悟,力量太弱。”

  而根据《北京市无偿献血者及其配偶和直系亲属医疗用血管理办法》的规定,如果你本身就享受公费医疗,原来能报多少费用,献血后还是报那么多。

  高校献血效果为何有好有坏?

  采血车进北航校园受欢迎。学生称,没有强制性,没有抵触情绪,反而更自愿

  相比较而言,北航的做法值得借鉴。

  北航医院分管红十字会的索副院长介绍,该校自2002年开始施行无偿自愿献血以来,每月逢4的日子里,部分同学都会主动来到定期开进校园的采血车,积极踊跃地献血,每次都有200左右的同学参加献血。按每人献血200CC,每月该校就能采血12万CC,即600袋。

  据了解,像北航这样,采血车定期开进校园接受同学无偿自愿献血的共有清华、人大、北工大等10所院校。

  那么,不同的高校组织学生献血,为何会有不同的效果?

  12月3日下午,北京林大经管学院书记陈建成称,本报11月7日的报道有一个好处就是引起了一个讨论,“这就是青年学生,该不该献血?”他认为,这是一个社会责任,学校应该引导学生承担起这个责任。但在坦承必须采取措施保障高校献血指标完成的情况下,他认为,激励比惩罚重要。

  12月3日,记者在首钢工学院采访时,一位不曾献血的大三学生称:“政策我都知道,献血的积极意义我也知道,但学校又说一个班必须有几个名额献血,我一听就烦,献血不是自愿的吗?干嘛有这么多要求?”

  对于学生积极无偿自愿献血,北航医院索副院长称,经过几年的宣传及动员,同学们已经认识到这是一个利己利人的好事。

  而在采访中,北京交通大学的一位刘姓大三学生说:“采血车当初刚进校园,同学们去献血的很少。现在多多了,我觉得,咱们国家现在血液非常缺血,作为大学生,应该积极响应号召。”对于这个转变,北京交大有学生认为,现在不用老师逼着催着,“没有强制性”,这样大家没有抵触情绪,反而更自愿。(记者周玉)责任编辑:吴巧龄来源:新京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与女硕士订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家居家装实用图片集
窥视房地产业偷税黑洞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