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评奖:“企业英才”寥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0日12:34 解放日报 | ||||||||
上海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企业是当然的主体。然而在日前举行的历届市科技精英、科技英才座谈会上,记者翻遍得奖者名单,发现绝大多数得奖者来自大学和科研院所,“企业英才”身影寥寥。在今年评出的第二届上海十大青年科技英才中,企业界也仅有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常兆华一人,从9名教授和研究员中“突围而出”。 据与会专家介绍,在发达国家科技人才评选中,企业科研人员占到很大比例。日本某
“中国科技人才评奖,可能还是比较重视论文”,常兆华的话代表了企业科研人员想法,“企业为了保存商业机密,往往不允许科研成果作为公开论文发表。”但事实上,不少“象牙塔”里的科研论文与产业化距离比较远,而企业的科研成果已创造出实际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孰轻孰重,难分伯仲。常兆华认为,现在民营企业对科研人员在待遇上的吸引力已经不小,但由于评奖、评优等方面的缺憾,往往让科研人员担心在民企里变成“杂牌军”,这阻碍了更多科研人员投身企业一线。“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在发达国家,大多数科技人员集中在企业研究院中,企业也有大量的科技基础性投入,教育机构往往与之合作,拉近了科研项目与市场的距离。我国也应出台更多政策,把优秀科技人才导向企业、导向创业之路。” 企业自身科研力量不足,也是导致科技评奖得主多出自大学、科研院所的因素之一。“长期以来,我们把科研经费、科研力量集中在大学、科研院所中,企业的科研力量缺乏积累,更难与跨国公司的研究部门相提并论,它们缺乏承担大型、高端、长期科研项目的实力。”第四届科技精英获得者、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良尧如是说。 不少专家相信,随着科教兴市战略向纵深推进,科研开发以企业为中心,加上评判标准更趋公平,会有越来越多企业科研人员出现在各种领奖台上,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本报记者诸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