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兽医王春芳:为保住乡亲们的奶牛给人下跪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0日19:03 新华网 | ||||||||
新华网哈尔滨12月20日电题:“傻”兽医王春芳 郭凌霄、徐宜军 王春芳是黑龙江省宝清县龙头镇畜牧站站长。
说他是站长,其实就是个兽医。别人当站长是坐镇指挥,王春芳却一年365天待在农户家里,与猪啊、羊啊、牛啊打交道。 可王春芳这个兽医也干得“不怎么样”,别的兽医能挣点外快,发点小财,他却把每个月几百块钱工资的三分之一搭在农户身上。 很多人都说他“傻”!他却心甘情愿地“傻”了35年! 养殖户身上啥味,老王身上就啥味 王春芳只要下乡,什么时候见到他都是脏兮兮的,浑身一股怪味。养殖户都说,我们身上啥味,老王身上就啥味。 19岁那年,看着邻居家的猪一头接一头地病死,王春芳对父亲说,我要当兽医。后来,他两次到省城学习,拿到了兽医学士学位,成了当地给牲畜看病的行家。 王春芳的手机和家里电话成了镇里的“畜牧110”。养殖户遇到牲畜生病、下崽或者其它搞不懂的事情,王春芳立马赶到。这些年,他一直骑着一辆破自行车,走遍了龙头、朝阳、宝山3个镇的每一个旮旯,直到去世前一年,他才换了一辆哪儿都响的破摩托车。大老远的,养殖户就知道:老王来了! 2002年元月,养殖户王立岩家的一头奶牛病得厉害,王春芳在牛圈里盯了三天两宿。给牛打一次点滴要十几瓶药水,打完得十几个小时。王春芳怕牛输液有反应,不敢离开半步。牛圈里臭气熏天,又冷又潮,四面透风,冻得实在受不了,他就拉一把牛草垫在脚底下。 王立岩夫妇看不下去,毕竟也是50多岁的人了,哪能受这罪。王春芳连说:“没事没事。这牛离不开人呐。” 这年冬天,北龙村农民沈宝君家奶牛夜里难产,眼看着母牛和牛犊都要保不住了,沈宝君连忙给老王家打电话。王春芳二话没说,顶着大雪,摸着十几里夜路,匆匆赶来。他一头钻进牛圈,诊断、打针、手术、灌药,一顿忙活,使母牛脱离了危险,安全产下牛犊。 王春芳的大儿媳妇说:“我进门都11年了,就从没见过公公、婆婆吃过一顿消停饭。大年三十,我们都得去别人家的牲口圈里看父亲。” 养殖户都富了,老王家还那个样 很多人说王春芳“傻”。 许多养殖户说,老王就是收出诊费也早该成百万元户了。可是35年来,王春芳不但没发,自己还朝养殖户身上搭钱。 给别人家牲畜看病,王春芳从来不收本应收的出诊费。他挨家挨户查看牲畜,要是牲畜病了,也不问这家人有没有钱,钻进圈里,查看病情,打针灌药。没有药钱,啥时有啥时给,不给,王春芳也从来不去要。在王春芳去世后一年多,老伴手里还有养殖户打下的10几张总共近千元的欠条。 这些年,王春芳不知卖了多少兽药,什么价进的就什么价卖给农户,自己还得搭上点路费。他说,农民养点啥都不容易,哪能再多收钱呢! 王春芳忙别人家事的时候总是尽心尽力,自己家的猪死了都不管。就在他给王立岩家奶牛看病时,老伴黄淑梅从家里打来电话:家里老母猪下崽难产,快点回来。王春芳在电话里冲着老伴就喊:是奶牛值钱,还是猪崽子值钱!结果,王立岩家的奶牛治好了,王春芳自个家12个猪崽一个也没剩下。老伴心疼得直掉泪:“这猪崽再不值钱也是咱自己家的呀!” 王春芳一直都没有富起来,家里至今还看着14吋的黑白电视。家里养着两头牛,一头是老伴老来的依靠,另一头则是大儿子家的生活支柱。但是,龙头镇的养殖户都富了起来,全镇现在人均一头牛,畜牧业年产值达3000万元,占整个镇农业产值的一半。很多养殖户两年多就还上了贷款,还剩下10多万元,盖上了大砖房。 养殖户寇成奇的媳妇说:“老王就是个热心肠。他跑过的龙头、朝阳、宝山这几个镇,大家可能不认识领导,但没有人不认识他的!” 为了保住乡亲们的奶牛,52岁的老王给人下了跪 2001年春天,龙头镇的奶牛得了一种怪病,不吃不喝就啃土,没几天功夫就传染了好多头,有的甚至开始病死。 这可是老百姓的命根子! 王春芳上火了。他昼夜蹲在牛棚里研究疫情,牛不吃不喝,他也是一样不吃不喝。 经过几天的研究分析,王春芳怀疑是焦血虫病。之后他又请了专家会诊,终于确诊病情。 这种病是一种已多年未发生的罕见传染病,治疗药品极其缺乏,很多厂家早已停止生产了。 瞒着老伴,王春芳把自家两头肥猪给卖了,揣着1700块钱,连夜搭上去省城的火车,跑遍了哈尔滨大大小小的兽药店,可就是没有这种药。打听到牡丹江宁安市有这种药,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宁安市。 可因为库存太少,人家说啥也不卖。 52岁的王春芳“扑通”一声给人跪下了:“求求你们了!卖给我吧!我们全村人都等着这药呢。那些奶牛可是大家伙的命根子呀……” 因为这一跪,求来了救命药。这药救了奶牛的命,救了全村养殖户的命,也阻挡住了焦血虫病疫情的蔓延。 2003年6月6日,癌症夺走了王春芳宝贵的生命。 送别那天,没有人通知,附近的村民放下农活,从四面八方涌来向王春芳告别。最近,双鸭山市委作出《关于开展向王春芳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如今,王春芳的小儿子王强又背起父亲沉甸甸的药箱,走村串户给牲畜看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