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子在贫困县的教育复兴之路(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4日10:11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 ||||||||||||
逍遥津 4年前,北大学子殷永纯带着一群志愿者到贫困乡村支教。他们从“志愿助学”到“自主办学”,试图创立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几年过去了,他们现在情况怎样? 12月17日下午6点,当记者找到复新学校时,正逢学校停电。校长殷永纯也因发高烧而躺在床上,床边课桌上点着一支蜡烛。昏暗的烛光中,殷永纯吃力地讲述着志愿者的故事。 助学受挫 2000年3月,殷永纯与赵志雄一道来到安徽利辛,在杨华的私立学校义务支教。“以前没想过要当志愿者,当真的走上讲台,与孩子们朝夕相处后,突然就喜欢上了教师职业。”殷永纯说当初走上志愿助教之路是一种激情冲动。 转眼到了2001年,北大学子志愿助学引起了社会关注。一时间,学校收到了不少捐款和捐物。这本来是件好事,然而,此事却引起了三个人之间的分歧。殷永纯和赵志雄提出成立董事会,规范财务管理,而杨华则认为学校是他个人的。结果是杨华带着一笔捐款与殷永纯和赵志雄分道扬镳。与此同时,又有一批志愿者来到利辛。 2001年7月,以殷永纯为首的一批志愿者成立了由志愿者、职业经纪人等组成的董事会筹委会,准备办一所由志愿者组成的公益性学校。在当地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筹委会决定以当地淝东中学为基础,建立民办公助性质的复兴学校。 学校开学不久,各种矛盾逐渐暴露出来。首先是筹委会与志愿者之间的矛盾,一部分志愿者要求解散筹委会,而结果是筹委会解除了殷永纯的校长职务。志愿者和当地老师之间也有矛盾,主要的是办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的分歧。学校工作一度陷入困境,许多志愿者带着失望纷纷离去。 另起炉灶 2002年8月,殷永纯带着几名志愿者离开了复兴学校。他们来到涡阳县高公镇吕湖村,找到一位名叫吕文新的热心办学者。吕文新曾创办了一所小学,后因种种原因而停办。吕文新对他们的志愿行动十分赞赏,当即决定将自己的校舍无偿转让给他们。 所谓校舍,就是一栋没有完工的教学楼,外加9间砖瓦结构的简易平房。没有任何教学设施,校园内杂草丛生。志愿者们从附近村民那里借来一些旧桌椅,用木板和砖块搭成床铺,凑钱买来粉笔等用品。他们将学校取名为“复新学校”。 2002年9月,复新学校如期开学。6名志愿者带着25名学生,开始了“苦行僧”般的校园生活。“我们与学生同吃同住,五六个人睡一个通铺,每个人一天的生活费不到2元。生活很艰苦,但过得充实。”殷永纯一边说话,一边咳嗽。 寒来暑往,志愿者换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数量增加了十几倍,首批志愿者已在此度过了几个春秋。但复新学校至今没有合法办学资格,学生的学籍只能挂靠其他学校。殷永纯曾多次向当地主管部门申请办学资格,由于条件不达标,一直没有结果。“如果有了合法办学资格,就可以公开募集资金,有了资金,就能改善办学条件,实现良性发展。”殷永纯说,“为了解决学生学籍问题,今年暑假,学校接收了当地一所有办学资格而无法维持的民办学校,并派去了6位志愿者。” 师资紧缺一直困扰着学校的发展。因为缺老师,有些学科无法开课,高中部只能设立文科。高三年级除语文外,其余课程都由校长殷永纯一人承担,他每天的课时达到五六节。“尽管违反教学规律,但又没有办法。”殷永纯无奈地说。 谈到志愿者管理工作,他认为:“志愿者管理工作与教学工作同样重要。如果志愿者没有管理好,就会直接影响正常教学秩序。我们一直在探讨一种合适的志愿者管理模式。今后要注意志愿者的资格审查,尽量避免志愿者在工作和生活上的随意性。” 向外拓展 殷永纯一直在努力做一项工作,那就是将“志愿助学”行动向贫困地区推广。“我们准备成立一个‘志愿者团体’,通过这个团体招募和培训志愿者,募集办学资金。目标是西部贫困地区。”他告诉记者。2003年暑假期间,他在朋友的资助下,到云南保山地区和贵州仁怀地区进行考察。“通过亲眼目睹西部地区落后的教育状况,我更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2004年暑假,殷永纯与另一名志愿者李光对一道,去贵州黔东南自治州推广“志愿助学”模式。到了从江县,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们与该县壅里乡大洞村大洞小学取得了联系,当即决定派志愿者到该校支教。今年9月,李光对等4名志愿者来到了大洞小学,使该校成为志愿者在西部地区的第一个助教点。 共同的理想和事业,长期的接触和交往,使好几对志愿者碰撞出了情感的火花。复新学校的工友师傅告诉记者,志愿者中有两对已经结婚;曹智和施晓云准备明年元旦举行婚礼;殷永纯与韩丽丽正在热恋之中。 谈到学生,殷永纯显得特别来劲,他如数家珍般地报出了各班级学生人数。三年来,学生数量逐年递增,目前已从当初的25人增加到323人。“这是我最大的安慰。”殷永纯脸上露出了微笑。当地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把孩子送到复新学校,一是就近上学方便;二是这里的老师教学用心。希望学校能继续发展下去。” 文/图 本报记者 阮遐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