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民工兄弟,始终是我们的牵挂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9日09:20 浙江在线

  编者按: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走进民工》专栏已经走过半年的历程。我们在专栏中真情地记录了民工的生活,用心灵倾听他们的声音。岁末来临,我们在这里选择报道过的三位人物,介绍他们新近的情况。

  在新的一年里,愿民工们都有新的生活、新的希望。

  戚华香: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

  人物:戚华香,34岁,来自重庆,曾在杭州凯旋环卫所当清洁工,是浙江首个因待遇不公状告环卫部门的外来工。本报《民工专栏》从6月23日起对此事进行了追踪报道,直到诉讼以法庭调解方式结束。

  戚华香脸上泛着笑意,早已没了几个月前的愁容。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家中给儿子打毛衣。上月底,她已打完了维权官司。

  戚华香一家四口目前暂住杭州江干区新塘街道,每月租金300元。在10来平方米的小屋内,摆着一张双人床和两张钢丝叠床,单灶台的煤气灶放在狭小的阳台上,屋角一台21英寸的旧彩电和一台老式电脑,是最值钱的东西。

  “彩电和电脑是不久前企业改制时,厂里不要了送给我的。”戚华香的丈夫、同样来自重庆忠县的李万良说。他现在一家贸易公司当仓库保管员,一双儿女在附近的民工子弟学校读书。

  历时近一年的维权,打破了戚华香一家平静的生活。戚华香说,从3月2日被凯旋环卫所辞退后开始告状,到11月26日法庭和解,前后近9个月,夫妻俩到劳动、人事、信访等部门四处投诉,四处碰壁。“起码跑了上百次,光市长公开电话就打了30多次,区人事局去了20多趟。”回首往事,戚华香觉得充满了艰辛。

  但戚华香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坚韧和毅力。面对记者的提问,她说:“有过灰心的时候,但绝对不会放弃。我打官司不单纯为我个人,而是要为外来务工者讨一个说法,我没有退路可走。”

  让戚华香觉得欣慰的是,努力最终得到了回报,环卫所向她支付了4000元补偿金,法院还全额退还了1083元诉讼费。更让她高兴的是,她的奔波,还为改善工友的待遇起到了推动作用。据了解,目前凯旋环卫所临时工的月工资已从450元提高到600元。

  眼下,戚华香和丈夫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她在新塘路一家私人旅馆做清洁工,月工资700元,“但一家四口开销不小,每个月七七八八的开支要花去1000多元,积余的钱为子女攒学费,”戚华香告诉记者,“两个孩子每学期学费要3000多元。”

  尽管日子过得清苦,但戚华香对现状还是比较满意。她说,一家四口今年准备在杭州过年,因为7月他们已回过一趟重庆了。回老家一次要花四五千元钱,春节要是再回去,经济上承受不了。“再说,不回老家,还可以在杭州打工多挣点钱。”戚华香说。

  “只要我们勤劳工作,日子总会一点点好起来的。现在我们把希望寄托在儿子和女儿身上,希望他们好好读书,将来的日子可以越过越好。”对于未来,戚华香充满了憧憬。

  毛荣中:为民工维权忙碌

  人物:毛荣中,原来也是民工,后来开过饭店,办过工程队,10年来免费为700多位民工讨回工资等各项费用400多万元。现在,他在绍兴市越城区清水嘉苑开办了工作室,免费为民工维权。本报《走近民工》曾以《毛荣中和他的民工维权室》为题报道过他。

  免费为民工追薪的情况报道后,毛荣中更忙了。12月9日,记者再次来到他的维权工作室。他告诉记者,现在每天要接待10多位发生工伤、欠薪、交通事故、治安等纠纷的民工,几乎每天都要到晚上11时才能回家。今年以来,已为省内上千位民工维权,其中160多件案件已解决,省内外许多媒体对他为民工维权作了报道。

  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毛荣中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难以掩饰的遗憾。个别职能部门对民工的投诉踢“皮球”,导致维权之路不太畅通,是他不甚满意的原因。毛荣中说:“他们对民工的投诉总是应付了事,有的甚至不按法律规定办,我觉得不能理解。”

  毛荣中说:“如某劳动部门一位负责人,明知是民工工资,却硬说是工程款不想追讨。我与他论理,他也不认同我这个公民的代理身份,说民法与劳动法是平等的,他们按劳动法办事,所以不与我谈。其实,根据《民法通则》第63条规定,公民、法人可通过代理人来行使民事法律行为。看来,这位负责人还不完全懂法。尽管这事经多次协商,这位负责人也改变了看法,大家齐心努力为民工讨回了80万元工资。但我希望在新的一年,职能部门的同志要少怕麻烦,按法律规定为民工做好维权工作,这样民工的生存环境会越来越好。”

  展望新的一年,毛荣中有诸多的期盼。他说,现在有中央和各级政府对民工问题高度关注,又出台了相关的劳动监察法规,明年民工权益的维护一定会做得更好。他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将继续努力做好民工维权工作。

  邹庆丰:感受都市人情温暖

  人物:邹庆丰,29岁,在杭务工的开化籍民工。今年“情人节”前一天,邹庆丰做了一件连自己都吃惊的事:在繁华的超市门口举牌征婚,牌上写着“谁肯嫁给我”。小邹说:“我被逼急了才用这办法,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本报《走进民工》曾以《都市民工的“另一半”在哪里?》为题报道。

  再次见到邹庆丰,他已当上了推销员,每天八九个小时在城郊骑车跑机电推销。尽管双手生满冻疮,但他回忆起本报报道他的事情和他所发生的变化时,仍显得很高兴。

  那几天,邹庆丰的手机铃声从早上8时到晚上12时响个不停,有的愿帮他介绍对象,有的女孩子希望与他交往,还有人对他这种推销自己的做法很赞赏,认为勇气可嘉。半年多来,小邹先后见过四五位在城里务工的农村女孩。有的小邹觉得不是想象中的伴侣,没找到“爱的感觉”,结果没谈成。有的他觉得有感觉,但女孩只希望与他做普通朋友。交往时间较长的是在湖州做餐饮服务的一个乐清女孩,但两人仅见过一面,后来一个多月靠电话联络,现在也没了联系。到目前为止,小邹的“另一半”仍未找到。

  小邹在城里已做了6年多泥工,去年他母亲去世前,希望他能带个女朋友回去。“可我没有找女朋友的渠道,无法满足母亲的心愿”,谈及即将过去的一年,邹庆丰认为最大的遗憾是对不起父母,老让他们担心,没将女朋友带回家。但他又说,今年有这么多“热心肠”帮助寻找“另一半”,让他感受到了都市的人情温暖。

  谈及对明年的展望,小邹有自己的打算:要在事业上继续努力,为找到“另一半”打实基础。去年,他除了为温岭某企业跑机电业务,还为某保险公司兼职跑业务。当然,新的一年,他希望能有“缘份”,遇见一位互相“有感觉”的女孩。因为回老家找对象已不现实,现在大山里的女孩全外出打工了,平时见都见不着。他希望媒体能更加关注青年民工的感情生活,让他们能在都市圆婚姻之梦。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应建勇 洪加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