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绝处逢生掘到“天堂家书”(图文)(2004-12-30 3:19:00)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30日03:19 重庆晚报

  12月23日,开县特大井喷事故一周年。22日,本报三名记者赶赴井喷现场回访。23日刊发了《一封寄往天堂的家书》,一些读者看得泪流满面,来电希望长期资助在事故中失去8位亲人的孤儿谭海英。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这次采访可以用绝处逢生来形容。

  22日下午4时许,我们临时奉命赶赴开县高桥镇采访。由于天雨路滑,赶到开县县城已是晚上近10时,而本市另几家报社的记者比我们早一天赶到开县,当晚已将两个版的新闻传
回报社。我们为当晚的稿件着急,屋漏偏逢连阴雨,开县县城当天网络故障,我们的手机无法使用。我们只有一路狂奔,找县里、镇里的领导了解当天的情况。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没抓到鲜活素材的我们心急如焚。

  突然,我们想起此次事故中遗留有不少孤儿,他(她)们现状如何?是否在学校读书?这个特殊的夜晚,他(她)们是如何思念死去的亲人的?我们连找几所学校,学生们都已下了晚自习,值班老师都说没有灾区学生在校住读。

  抱着一线希望,找到以前采访过的“开县才子”龚小平老师。起初,龚老师也说这么晚肯定找不到灾区学生了,更甭说孤儿。闻言,我们几乎瘫倒。

  我们为稿件连夜奔波让龚老师感动,他沉思一阵,提供了一条令我们兴奋得跳起来的信息:有个来自灾区的女学生住在县城教工宾馆,准备次日随县里的教师报告团赶赴重庆作报告,“但不知睡了没有。”

  二话不说,我们驱车直扑教工宾馆。深夜11时许,我们满怀愧疚地敲开谭海英的房门,天啊!她正在默念一篇思念亲人的信件。为了救人,23岁的哥哥和爸爸妈妈等8个亲人一起永久地离开了她,亲情的牵挂让她无法入眠。顿时,我们觉得有一股热流涌上心头。经过短暂而真诚的交流,我们深刻地理解了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孩对亲人的思念,对事故的警醒,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她选择坚强活下去的自信——这不正是灾区人民对死去亲人最真实的悼念吗?

  开始写稿,已是次日凌晨近一时。满怀激动和感伤,我们用文字记录下这一切。后来,我们得知,《一封寄往天堂的家书》深深打动了读者。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次日,“渡过难关”的我们深入到灾区走访,走进村民家里谈心,了解到村民默默祭亲人,坚强迎新生的现状,为读者推出了另一组真实而沉甸甸的报道。

  记者感言:如果我们松懈一点,或者是随意一点,写的稿子也许同样能完成任务,但肯定缺乏震撼力。

  记者 许 泉网络编辑:翁正平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