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黑车”缘何难消失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30日08:03 扬子晚报

  本报讯28日,本报刊出《二桥成了黑车“逃检”要道》一文后,引起读者关注。昨天,记者采访了南师大的吴老师,请他从社会学的角度,就南京中央门等地的“黑车”成因和解决对策谈一些看法。

  吴老师说,提到南京的建宁路、中央门、江东门、下关等地区,相信绝大多数南京人都会把它们和“‘黑车’、站外带客、脏乱差”这些字眼结合起来,而且这个“帽子”已经
戴了若干年,就是摘不掉。吴老师认为,“黑车”的出现主要涉及到一个市场需求的问题。在乘客流量远大于正规客运部门能提供的运力后,“黑车”的出现就不能避免。所以,治理“黑车”,就客管部门来说,就要投入更多的车辆,增大运力,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还要进一步提高车站营运的服务质量,根据客运市场的需求灵活调度车辆。吴老师特别指出,对交管、运管等部门而言,一旦查到“黑车”就一定要重罚。而且这种对“黑车”的查处要不断进行下去,并派专人到“黑车”聚集点及市内“黑车”的非法停车载客点进行长期巡逻,抓到就罚,这样时间一长,“黑车”自然也就乖乖地消失了。吴老师建议设立“黑车”举报电话,使市民们能主动抵制“黑车”。(耿志清)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