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爱心故事)关爱,让我重生社会救助基金助困济贫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30日08:04 水母网

  水母网12月30日讯

  走进老李的理发室时,他正给一位顾客理发,两人有说有笑。见居委会工作人员领着记者进来,老李赶忙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接着又乐呵呵地忙了起来,一脸的“阳光”。

  年近50的老李以前可没有这样灿烂的笑容。他是东山街道办事处海岸路社区的一位普
通居民,由于生活的不幸和困苦,曾经一度不顾年幼的儿子而自暴自弃,是居委会的热心关怀和帮助,让他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勇气。

  说起过去,老李有些心酸。老李很早就失业了,家里当时一下子失去了顶梁柱,生活异常的艰难。2002年,妻子又患了精神病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信。从那时起,他便和七岁的儿子相依为命。由于没有一技之长,他没有找到一处合适的工作,家里几乎完全失去了经济来源。更让他着急的是,由于当时儿子小晨的户口随母亲,不在烟台,因此小晨到了入学年龄却不能上学,让儿子上学成了老李心中最大的梦想。虽几经努力,他却没能逾越这道障碍。接连的打击,让性格本不开朗的老李日渐消沉,他不再为自己和儿子的生活而努力。许多邻居虽然那时常接济一下,社区居委会也经常对他们进行帮扶和救助,但这远远不能改变老李和儿子的困境。

  今年七月,小晨已经年满9岁,但仍然因为户口问题不能入学。“不能就这样耽误孩子一辈子啊。”社区居委会了解这一情况后,几次到养正小学和区教育部门联系,耐心地解释和争取。不久,养正小学接受了小晨。但是学费又成了问题。为了尽快送小晨入学,居委会一边通过爱心基金为他购置了衣服和各种文具,一边联系到搬到社区不久的市国税局和小晨结成帮扶对子,解决了学费问题。接着,他们又通过计生委、公安局,把小晨的户口问题特事特办,解决了老李的后顾之忧。

  新学期开学的那天,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和老李一起把小晨送进了学校。看着儿子和其他孩子一样走进了课堂,老李流泪了。也就是从那一刻起,阳光再次照进老李的心里。

  为了帮助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居委会还帮助老李开起了理发店。如今,许多街坊都成了理发店的常客。最近,居委会又为他们申请了市里的困难补助。“在你们这些好心人的帮助下,小晨上学了,我的内心又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在写给居委会的感谢信中,老李表达了不尽的谢意。

  本报记者 张景亮

  目前,我市社会救助基金已经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龙口等6个县市落实了财政专项资金,全市县级救助基金达到2554.76万元;通过爱心捐助资金,救助大病困难家庭4382户,发放救助金227.75万元;市直有149个部门和单位与961户困难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县市区有5676名领导干部与5700多户困难家庭结成帮扶对子。责任编辑:邱雁(来源:水母网--烟台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