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2005元旦特刊)走近典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1日12:05 大华网-汕头日报

  你的名字我们早知晓

  典型:王佩君

  读者:陈达民李正容

  龙湖区外砂镇位于风景如画的韩江下游河畔,这里有个民风纯朴的小村落,叫李厝村;村里有一位有着40多年党龄、今年已70多岁的女共产党员王佩君,她动员一批老龄妇女,组织起一个集义福利会,集腋成裘积攒资金,四面八方开展扶危济困,她的爱心义举经《汕头日报》等媒体的宣扬,传遍了潮汕大地,自然也成为日报老读者们熟悉而景仰的知名人物。

  微风熏醉的冬日,载着一车暖暖阳光与欢声笑语,记者与入围汕头日报“金牌读者”的陈达民、李正容两位热心老人来到了李厝村。一听说要与久仰大名的王佩君面对面地交流与沟通,两位老读者都兴奋不已,一路谈论着她的动人事迹。车子刚一进村,远远就看到了一位朴实的农家老阿姨向我们迎过来,一问之下,果然就是我们要找的王佩君会长。记者还没来得及说明来意,他们热情的双手早已紧紧握在了一起,如同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谈了起来,好客的王会长还捧出了一盘地方特产———外砂花生来招待两位特殊的客人。不说还不知道,原来李正容工程师早在10年前就曾来过集义福利会,她还记得那时的福利会还只是小巷深处一间不起眼的房子,如今搬到了村道旁一幢带有一个小小庭院的小楼,虽然环境变了,可她说,不变的是福利会的王会长和老阿姨们那一腔助人为乐的热忱与真心。

  围坐在茶炉旁,轻啜着醇香的功夫茶,三位老人谈兴大发。王会长讲述了福利会10多年来发动社会热心人士捐资、救助困难群众的工作中所经历的桩桩件件催人泪下的真人实事,15年来,集义福利会共筹集资金164万元,大米1.6万斤,衣服棉被2万多件,救助因病住院的群众520人45万多元,救助受灾困难户33户8万元,帮助因贫失学的学生重返校园727人38万元,福利会成员也从当初的几人发展到今天的300多人。这一切让两位老读者感动不已,对王佩君十几年如一日不计个人得失做好事的善举大表钦佩,连称给自己上了真实而生动的一课。喝过功夫茶,忙碌的王会长还要给村里一位90多岁的卢阿婆送去大米、食油和救济金,我们便跟随她来到了阿婆的家中。两位老读者对福利会对群众雪中送炭的义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平素喜吟诗作赋的陈达民老人当场作诗一首:集义佩君种德忙,多多善举播芬芳。扶危济困恩黎庶,澄海外砂美名扬。

  记者手记在三双手紧握的那一瞬间,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感动于群众对善举正气的肯定和需求,感动于普通读者与先进典型人物融洽无间的真情,也感动于荡涤人世间的尘埃、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爱心。

  天天读报,可能很多读者觉得报纸上宣传的好人好事离自己太过遥远,他们的头上总有一圈耀眼的光环,这光环总有些让人望而生畏。而今天,就在《汕头日报》牵线搭桥下,两位普通的老读者陈达民和李正容终于得以与报上宣传的先进人物促膝而谈,不仅感受到王佩君会长工作、生活的环境,还亲眼看到了她是怎样一村一户地走访困难群众,看到了她的工作的琐碎和平淡。“她的名字我们早已知晓,她的奉献我们到今天才真正理解”,这就是两位老读者走访王佩君之后的感受。

  其实,先进人物也是普通人,也和我们一样有着七情六欲,他们所做的也大多不是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事业,他们只是比我们多了一份耐心和执着,他们的伟大之处也正于细微平淡、细水长流中体现出来。体会了这一点,我们举办“金牌读者与典型人物面对面”这一活动的初衷也许就已实现。

  本报记者陈静莹

  向蔡琴亮“取经”

  典型:蔡琴亮

  读者:叶炳成饶通发

  入冬以来最寒冷的一天,本报记者与“金牌读者”入围者叶炳成、饶通发一起,来到龙湖区外砂镇,探访大衙村的党总支部书记蔡琴亮。

  许多读者都还记得,蔡琴亮是我市新时期基层干部的代表。2003年8月,《汕头日报》在一版推出关于他的长篇通讯,引起了强烈反响。这是一位情系群众、一心为公、执政为民的村官———尽管离开了家乡大衙已经8年,并且已在深圳安家立业,但他在众多乡亲的力邀下毅然回村,危难之际挑起重担,成功扭转乾坤。

  如今的大衙村早已变了样。在蔡琴亮的带领下,大家沿着宽敞整洁的村道前行,一边参观,一边听着介绍。村子里到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田间地头,一畦畦绿油油的蔬菜正待收割,菜农们挑着满载的担子,舒心的笑容绽放在脸上———“我们村里的菜田,种的全是无公害蔬菜,一共1100亩,惠及400户农户”;村道两旁,一座座排列整齐的小楼拔地而起,还有不少正在建设中,村民们安居乐业的生活由此可见一斑———“新区的村道都是经过科学规划的,以后村民有了小汽车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大衙村去年投资300万,新建小学,扩建幼儿园,一下子解决了“入学难”———“现在共有1000多名在读学生,因为环境好,设施全,周围不少村的村民都要求到这里入学呢!”

  “当初为什么丢下深圳成功的事业,跑回村里‘担’这个‘架子’呢?”“金牌读者”饶通发是市区一家物资公司的负责人,相同的经商经历使他对这个问题非常好奇。蔡琴亮哈哈一笑,握着“金牌读者”的手说:“其实说真话,当初我也没有想到人生中会有这样的变化。乡亲们邀请我回来,当即我就做了决定,反正是‘输人不能输阵’!”

  叶老伯一直非常关注中央关于农村政策的变化,也关注各地农村的发展。他说,当基层干部一定得认真,要是当不好,见了乡亲们头都不敢抬。一定要干真格的,坚持到底,吃苦耐劳,这才是大家的好干部。

  记者手记一位是曾有过经商经历的“村官”代表,一位是干了一辈子基层工作的老支书,一位是物资公司的老总。有不少共同语言的三个人一起“面对面”,擦出了“火花”。

  选择叶炳成和饶通发两位“金牌读者”与蔡琴亮见面,其实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叶炳成是老一辈村官代表,干了一辈子基层工作,今年尽管已经76岁高龄,但仍坚持每天看报,学习新政策、新知识,对今日农村的新发展一直非常关心。饶通发是物资公司的负责人,与蔡琴亮有着相同的经商经历。他们三人见面,一定有很多话题交流。

  现在已是年终岁末,基层正是忙的时候,可大衙村的蔡琴亮书记也是推掉工作,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三人相见,感觉份外亲切。有趣的是,作为老一辈村官的代表,叶炳成老伯道出了自己对新一辈干部的殷殷期许,而作为目前正活跃在市场上的企业经营者,饶通发则抓紧时间与蔡琴亮交换了不少市场信息。采访归来的路上,让人不禁想到,像这样组织热心读者与典型人物见面的活动,还真是有意思。

  本报记者李敏

  “难得会英雄!”

  英雄:肖洛佳

  金牌读者:罗孔仁许淑娟

  28日下午天气特别冷,寒风凛冽,但许淑娟、罗孔仁两位79岁的老人如约依时地在路旁等我们。刚上车,许淑娟老人就说:“肖洛佳不顾个人安危抓歹徒,这个精神太可贵了,一定要去看看他。”

  下午三时多,长江路汕头电信实业有限公司设备维护公司。工作繁忙的肖洛佳特地抽出空闲,在四楼的办公室等候。刚见面,两位老人高兴地紧紧握住他的手。罗伯一句话让整个气氛都暖洋洋的:“难得会英雄!”

  两位老人对肖洛佳的事迹很熟悉,立刻说起当天的事来:“真的是很及时,你要是想一想,歹徒就走了。两位老师真的是要仔细小心些!歹徒很猖獗,看老人反应慢,又是骑自行车,抢了拿他没办法。好在有肖洛佳同志,不然何老师他们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真是被抢了,那打击该有多大啊!他们是遇到‘贵人’了……”

  肖洛佳一边沏起工夫茶,将热茶送到老人面前,一边频频点头,微笑回应他们的话:“我做的不算什么,其实对于歹徒,如果大家都不挺身而出去抓,那迟早自己会给别人抢的。”

  “是啊!”许淑娟老人看着肖洛佳说,“要是人人自扫门前雪,遇到事情袖手旁观,歹徒的胆子就会越来越大。能像你一样去帮人,首先是有这种勇气,其次还要有乐于助人的品质,否则肯定是无动于衷。”

  罗伯说:“这种正气应该大力弘扬,正气一高,邪气就会被压下去。政府和大众,都要给见义勇为者更多的奖励和鼓励。只要像肖洛佳同志这样的人越来越多,社会治安就会好起来,大家都有一个稳定平安的社会环境。”

  两位老人关切地询问肖洛佳工作生活的情况。当知道肖洛佳的父亲热心侨务工作,生前经常古道热肠做好事,身为老归侨的许淑娟老人亲切地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身教更胜于言传,洛佳你从小就受到这种熏陶,所以也能够帮助别人,经常做好事。我们国家要繁荣富强起来,靠的是你们下一代的努力。下一代有你这样的人就好,能够为汕头争光,汕头也能够发展起来,越来越好!”

  座谈将近三个小时,肖洛佳感谢两位老人的关心,并谦逊地说:“我做的其实没什么,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记者手记在这次采访里,令人感受深刻的是两位老人的挚诚热心、肖洛佳的谦逊朴实。老人对英雄赞誉之词发自肺腑,对下一代的厚望期许溢于言表。肖洛佳不居功、不自傲,言语真诚,尊老敬老体现在待人接物的一举一动。

  我们离开公司时,79岁的许淑娟老人行动不太方便,下楼梯有困难、肖洛佳细心地搀扶着她缓缓下楼。临别时,老人非常慈祥,紧拉着肖洛佳的手祝福他:“祝你事业蒸蒸日上,学习进步。”回转身,记者扶着老人上车。肖洛佳本来站在公司楼下送我们,看见了,又赶过来帮忙,让老人舒舒服服地坐进采访车里。在回去的车上,两位老人感叹地说:“这是一个好青年,很实在,很朴实。”

  本报记者李凯

  原来是老同事

  典型:林梨莉

  读者:李绪远曾宗凯

  按照安排,和本报金牌读者入围奖获得者李绪远、曾宗凯面对面交流的是本报今年9月份报道过的典型———全国再就业优秀个人、汕头市韵星化纤制品厂厂长林梨莉。近日的一个下午,李绪远、曾宗凯如约登门造访了林梨莉。

  甫一见面,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原来是你,真了不起啊!”“原来是您,李老!”李绪远和林梨莉激动地握着手互致问候。原来,李绪远是林梨莉的公公多年前在海关工作时的同事、好友。李老后来调出海关,离休前曾任兴发实业等多家公司的老总,在进出口业务方面是行家,约10年前,他还指导过林梨莉如何办理产品出口有关事宜。后因多次搬迁,李老和林梨莉一家失去联络。

  多年未见面的老辈无意重逢,又是进出口业务的前辈光临指导,林梨莉喜出望外。

  站在林梨莉晋京时与温总理合影的照片前,李老、曾先生和林梨莉一起沉浸在喜悦的回忆中。触景生情,李老也自豪地讲述了1956年荣获“全国劳模”称号,并受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的情形。新老先进之间多了一个说不完的共同话题。

  走进热气腾腾的生产车间,一箱箱包装好的产品堆积如山。“这些全是即将出口的产品,过几天就发货,出口量达好几十万美元呢!”林梨莉高兴地告诉客人们,“去年以来,市政府加大对出口企业的扶持力度,像出口退税,只要手续齐备,申请之日起2个月,我们就能收到退税款。去年,我们的出口额继续保持25%的增长。”

  受到林梨莉的感染,两位客人的谈兴也被调动起来。结合自己当年开拓国际市场的经验,李老一下子给林梨莉提出了好几条建议。作为本报的忠实读者,曾先生早就从报上读过有关报道,但当亲耳听林梨莉介绍下岗不失志、白手创业,吸收社会下岗失业人员、家庭困难居民进厂就业的感人事迹时,他还是感到由衷的钦佩:“我曾在公司从事过进出口业务,也尝试过经营实业,但因种种原因,现正在家待业。我要向你学习,尽快找到合适的岗位,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记者手记“行,没问题!”当记者在电话里头把本次活动的意图、安排告诉李绪远、曾宗凯、林梨莉三人时,他们都非常爽快地答应了!特别是林梨莉,现在正值年关岁末,货期赶得很急,但他还是把见面之事优先做了安排。而李老、曾先生也专门为交流的话题作了充分准备。

  采访过程显得富有戏剧性:原来李老和林厂长竟是多年未见,且有着两辈交情的熟人。这让交流少了很多隔阂。交谈中,三人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多:李、林两位都是全国性先进人物,李老因以前的工作关系对渔网的生产、销售相当在行,而曾先生有过与林厂长相似的经历,他对林厂长的艰苦创业有亲身体会,不时产生共鸣。尽管是报社编辑部牵的线,但三人都没有敷衍了事。他们的交谈坦率而真诚,他们也充分肯定了本报组织此次活动的意义:“报社拉近了先进人物与读者的距离。交流我们都得到启迪,受益匪浅!”本报记者蔡毓生

  典型让人如此亲切

  典型:杨静娟

  读者:陈斯达陈木河

  “太好了,能够见杨静娟主任,是圆了我多年的心愿!”电话那头传来陈斯达老人既激动又高兴的声音。近日,记者打电话给“金牌读者”入围者陈斯达、陈木河两位老人,请他们到金平区金厦街道月季园社区居委会拜访杨静娟主任,两位老人欣然应允。

  26日是星期天,汕大文学院的志愿者到月季居委会帮特困学生补习,杨静娟主任放弃了休息,专程到办公室照料学生们。九时多,当我们来到月季园居委会,杨静娟正独自一人在清扫地面。百闻不如一见,两位老人看了很感动,陈斯达老人竖起大拇指:“真是名不虚传!”

  杨静娟热情地将两位老人迎进办公室,她一边煮水沏茶,一边和老人拉起家常。

  “我第一句话表达我的心情。几年来,千方百计找杨静娟主任,想见上一面。今天见到了,非常高兴,非常欢喜。你的事迹广为传播,把党和政府的关心送到困难群众家中,拉近了广大老百姓和基层干部的距离,汕头日报树这个典型树得好。”陈斯达老人尽吐肺腑之言。

  陈木河说:“杨主任你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帮精神病人理发,长期照顾他们,又帮贫苦人子弟上学读书,这种精神实在是可贵,非常有爱心。”

  “我做得不够,老人家太夸奖我了”,杨静娟说,“我的上辈很刻苦,所以我从小就受到影响,觉得人活在世上,应该多为人做点好事。说句心里话,能够帮助人,我自己感到很幸福。将心比心,别人有事找我帮忙,就好像我有事找别人一样,都不想遇到刁难。只要不违反原则,能够帮助别人,就一定去尽力,作为个人来说并无所求。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干部,但只要在居委会这个位置上,我就要尽心尽力,和周围的同志一起努力,把这个责任担起来,为大家做好事情。”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你这是思想上为民,才能这么做,以个人的实际行动,带动了一批人。”两位老人感叹。陈斯达、陈木河两位老人还在杨静娟主任带领下,参观了居委会的办公环境和小区的建设,老人家显得兴致勃勃,十分高兴。“杨主任啊!一定要找时间到澄海来玩,元旦春节,一天半日也好,一个月也好,我们欢迎你!”

  记者手记26日上午,记者乘车前往澄海接来“金牌读者”入围者陈斯达、陈木河两位老人。67岁的陈斯达老人怕麻烦我们,原本还一直坚持要自己搭早上六时半的车到报社。当我们到达时,他早已戴着一顶休闲帽,在东里大桥附近一个小摊前等候。老人家非常开心,对记者说:“从昨晚接到电话,就睡不大着,早上5点钟就起床了,吃完饭就到桥头接你们啊!”令人感动的是老读者对汕头日报的深厚感情。陈斯达老人说:“一听到日报的名字,就觉得特别亲切。”来到东里大桥,他力邀记者到家中坐坐,“就是两秒!绝对不误事。”踏进老人家中大院,一幅老人亲笔所书的“欢迎汕头日报的同志莅临指导”的招牌就放在门口。一进门,陈斯达老人拿起水果盘,就要替我们掰桔子。

  座谈结束后,两位老人一再邀请记者们到澄海去玩,真诚热情的言辞,无不渗透着他们对汕头日报怀有的深情厚谊。本报记者李凯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