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少年有望重新站起致电:祝烟台好心人幸福安康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2日07:39 水母网 | ||||||||
水母网1月2日讯生命是脆弱的,经不起疾病的碰撞,但爱心的力量是强大的,能把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患有白血病的少年孙海栋在生命垂危之际,他的父母心痛得撕心裂肺,并做了最坏的打算,将来把儿子的遗体捐给医学界,于是《大义父母欲捐儿子遗体希望医学界早日攻克白血病》见诸本报。 昨日上午,孙先生给晨报记者打来电话,说:“小海栋是喝着烟台的水长大的,他很
孙先生一家来自枣庄,1994年来到烟台打工。2003年1月25日,小海栋发高烧,而且反复发作,到毓璜顶医院检查出得的竟是白血病!在医院治疗期间,孙先生夫妇除了给海栋买点小咸菜外,他们只能吃馒头就白开水了。 本报关于此事的报道见报后,海栋的命运立即引起社会的关注,有的读者送钱、有的乡亲送书,还有的为他们提供治疗此病的医院,短短的时间内捐了近2万元。当钱花得仅剩1000多元的时候,孙先生带着海栋来到湛江,踏上了异地求医之路。 到湛江不久,孙先生在医院遇到一名小孩,他与小海栋得了相同的病。看他吃的饭也是馒头就着咸菜时,孙先生把兜里的50元钱捐给了这个孩子。湛江晚报记者得知后,采访了孙先生,并看到了《今晨6点》的报道,她也在湛江晚报发了一篇报道,立即引起湛江人的关注,有捐钱的、有送吃喝的,还有送大米和花生油的。海栋年龄小,想念烟台要回来上学,闹起了情绪,私自出走。骆记者找到他后,给他送了一些书,并给他请了家教。同时给孙先生找了活,临时解决了生活费。记者 王道昌 湛江晚报记者 骆丽华责任编辑:吕淑玉(来源:水母网--今晨6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