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本报“2004新闻人物”回访之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4日05:35 三秦都市报

  为教育牺牲小我

  被牵挂人:张震

  牵挂人:关心贫困教育的读者、本报记者

  2004年9月3日,西安,雨中,一位40岁上下的中年男子,胸前挂着“打工挣钱拯救学校”的纸牌,无力地看着行色匆匆的人群,他就是张震。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职教学院的他,10多年前在老家陕北定边创办起育才学校,担任校长至今。他此次来西安的目的很明确——用打工挣来的钱偿还债务拯救学校。在他的讲述中,记者依稀了解了事情的原委:2004年6月间,承包学校基建的施工方带着10余人上门索债,眼看着张震拿不出钱,来人将他打倒在地,在办公室乱砸一气,逼迫着要他写下还款计划,临走还以不还钱锁学校大门相威胁。

  经过本报的报道,张震很快就到一家私营企业内任职,希望用在自己的劳动中寻找拯救学校的机会。

  回访实录

  2004年12月31日,年终岁末,记者拨通电话,听到张震的哭泣,原来又一场因学校欠债而起的悲剧在他的家庭中上演了。

  “我就一个亲弟弟啊,是为给讨债人借钱,连夜冒雪翻山出车祸的,我回来的时候他已经走了,连面都没能见上呀!”据张震说,12月21日,讨债的人再次来到了张震在定边的老家,因为他当时还在西安,债主就逼着他的弟弟找钱来还,无奈之下,弟弟只好冒着大雪乘车翻山去亲戚家筹措,谁知道天寒路滑,竟然出了车祸。12月23日凌晨,弟弟撒手人寰。

  “我还是要去闯荡的。”张震平静之后说,闯荡的惟一目的是为了他的学校,和学校里的孩子们。

  谈到对学校的态度,张震表示可能会压缩学校的编制,这个编制是针对教师而不是学生,目的是进一步压缩开支。当记者问这么做会不会影响教学质量时,张震说:“可能会,但我没法子了,只要有一点办法我就不会这么做。”

  有一种声音是:张震可能要卖掉学校。但张震予以了否认,他说:“学校是不会卖的,那里还有很多正在读书的孩子,在贫困山区办教育肯定是要亏的,谁会去买呢?我宁愿买了自己给这些贫困孩子换来良好的教育,也不会卖掉学校。”

  “我希望社会上的人能够更加关心教育,特别是在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的状况。”张震想了想,继续说:“我也乞求我的家庭不再遭受苦难……”

  记者感言

  一个立志在贫困山区里办教育的陕北汉子,在新年到来到的时候哭了。这位当年倾尽全力办学,帮助那些特困学生重返校园的好校长,在今天看来,的确是陷于困境之中。困境之中的张震让人们清醒:再穷不能穷教育。

  愿执著的张震一路走好。

  本报记者 刘峰

  牵挂姜云春

  被牵挂人:赴兰州讨债被警方击毙的64岁男子姜云春

  牵挂人:姜云春妻子李粉莲、姜云春儿子姜伟、西北政法学院教授石文琰、北京中凯律师事务所朱晓梅律师

  2004年9月26日早7时许,左腿高位截瘫,64岁的西安男子姜云春来到兰州市甘肃省文联家属院503室讨债,503室房主张凤林妻在张暗示下外出报警,称“姜身上绑有足以炸毁一栋楼的炸药,并以此威胁若不给钱就引爆炸药。”兰州市公安局随即派出大量警力将现场包围并立即疏散群众,在警方授意下,503室房主与姜云春周旋近9个多小时。下午4时20分许,姜拿到张凤林偿还的1万元钱离开503室,在走到家属院时,姜被埋伏在四周的警方狙击手开枪击毙。

  之后,讨债人姜云春受到社会更大范围关注,本报开始连续对姜云春事件进行追踪报道,跨时两个多月,刊发稿件30多篇,近4万字。期间,经过本报联系组织的热心律师曾先后两次赴兰州,就击毙事件展开前期调查,时至今日,姜家属依然在等待早前上诉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立案与否的裁定。

  回访实录

  从9月26日接到兰州警方告知“姜云春出事”的电话,到先后两次前往兰州为丈夫讨要说法,再到亲身照料因为腹中胎儿脊椎裂缝做完引产手术的小儿媳妇,2004年里,李粉莲度过了不寻常的95天。

  2004年12月30日上午9时,在西安城北一个不起眼的城中村小院里,记者再次见到了这位饱受丧夫之痛的姜云春妻子李粉莲。

  在门厅落座,最先映入记者视线的还是摆放在电视柜上的姜云春遗像,房间里显得冰冷,其实冷冰的感觉更多还是体现在言语间,“心里总是空落落的,过去每天早上我不到6点就起来,先打开炉门烧水,给老姜沏好茶,再给他打两个荷包蛋,现在没有什么事情再需要我做,大多时间是一个人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发呆。”对于遭遇特别经历的李粉莲来说,回忆是常人无法理解到的另一种痛。

  “我不愿意总在家里,尤其是一个人的时候,很容易就想起过去和老姜在一起的日子”。李粉莲说,她一直等待着甘肃省高院的回音,两周前,甘肃省高院曾主动和她联系,让将老姜工作相关情况以书面形式寄送给他们,“听口气,好像对方还比较重视,可是到现在还是没有音讯。”

  几乎是同一时间,姜伟正在去西北政法学院的公交车上,他约好了石文琰教授,想就递交甘肃省检察院控告兰州警方的有关材料再请石教授看看。声音嘈杂的电话里,姜伟说他准备过完元旦就赶往兰州,听说现场有人曾用DV拍下击毙的整个过程,他想去找找,希望能拿到这个关键物证,“只要有一线希望我都不会错过。”

  记者感言

  到今天为止,生命时钟停留在64岁的姜云春躺在殡仪馆冰冷的冰柜里,已经九十几天。这九十几天里,不管是姜家属,还是心甘情愿帮助姜家属的石文琰、朱晓梅、朱占平等热心人,一刻也没有停歇,他们仍然以他们的方式在为死者争取公理奔走。

  受命追踪报道兰州击毙事件,对记者自身来说,受益最大是懂得了真诚。在朱晓梅用脚丈量姜云春生命中最后足迹的现场,在李粉莲手捧鲜花祝福朱晓梅的病床前,在石教授拨通朱晓梅手机让其早日归队的嘱托中,在姜伟着单衫单裤为父奔走在零下7℃的兰州街头,这种真情涌动的真诚扑面而来。

  本报记者 杨溯

  “卧底警察”渴望回警队

  被牵挂人:雷永刚 牵挂人:西安市灞桥区洪庆街道办胡卫民、西安市未央区雅荷花园魏红军

  雷永刚原是西安市公安局八处二科干警,专门从事特殊情报工作,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做卧底打入犯罪集团内部破获大案、要案,曾数次获西安市公安局的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可是1989年正在执行特殊任务的他在乔装深入险地开展特情侦查任务时,却突然被西安市莲湖区法院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两年;同时,单位因此宣布开除了他的公职。一纸判决让他走过了整整10年的艰辛上诉路。1999年法院终于对此案重新审理,撤销了10年前的判决并认定他无罪。但更令他痛苦的是已昭雪五年后,又因故无法再回到警察队伍。坚持等待15年,他惟一的愿望就是可以重新穿上警服……

  回访实录

  2004年12月28日,记者如约来到雷永刚家,刚进门他家里养的两只宠物狗就围着记者叫个不停,雷永刚赶忙一边叫开那两只小狗,一边抱歉地说,“真不好意思,这也是我闲得没事在家里养着解闷。”

  雷永刚看起来比前一阵精神了很多,原来他的事情经报纸报道后,引起了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10月份,西安市公安局纪检监察处等部门抽调同志成立了复查组,对他的案子进行复查。“我想,既然组织上答应给我解决,我就不能去折腾,耐心等待,相信就在不远的时候一定有结果。”

  记者感言

  曾经风华正茂的“卧底警察”雷永刚,因种种原因而被判刑,但正是在他心里依然保存着对组织的信念,才使他坚持15年不停为自己的名誉奔走。要不了多久,相信雷永刚终能重新穿上曾令他自豪的那身警服。

  本报记者 姜涛 李震平 实习生 晓亚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