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康复路:980米见证20年(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4日07:51 三秦都市报

  作为西安一条标志性街区——康复路,在鸡年来临前,再度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这缘于发布自去年12月12日的一则新闻:总投资8亿多元,作为国内东部地区在陕投资较大的重大项目——新康复路商业广场将改名为“西部商务中心”,并在西安长乐西路破土动工。这个被列为西安市重点工程的“西部商务中心”,建筑面积将达21万平方米,未来将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商贸大厦,预计在2006年底建成。“西部商务中心”建成使用后
,将为康复路商业圈注入新的活力,带动起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并有望拉动西安市区域经济发展。

  康复路已然走过20年。20年间,从孕育到进化发展,康复路市场的变革同时见证着西安市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可以说,康复路是西安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就着这一良机,在2005年开篇时,我们将视线落在这个集聚人气的商贸物流旺地。

  康复路印象

  2004年12月19日清晨,康复路批发市场,站在市场外双龙戏珠牌匾下的记者感到冷风刺骨。

  新修的人行天桥使得康复路市场与长乐西路十字的交通拥堵略显好转,不过时有一些性急的男女,从路对面翻越过1米高的隔离栏,站在车行道上避车,然后再翻越,直直地走进市场内。

  在此起彼伏的拉卷闸门声中,和平常一样,陈大姐推着她那辆装满暖水瓶的三轮车,由南向北给同样大早出摊的商户送开水,近百个暖水瓶要在商户开张以前送到这些门店里,每月15元水费她在月初就已经收齐。40岁出头的陈大姐,每天要往返康复路市场两次——在傍晚收摊前,她再来逐户取走空暖瓶,周而复始。

  由市场南口走到北口,980米的长度对于她来说,已经习以为常,大致每走10米就有她的一个客户,陈大姐眼中的距离,通常以毛票来计量,因为每送出一个暖瓶,她可以有5角钱收入。

  2003年非典过后,可容纳5000多商户的康复路市场进行了分段改造,早先由钢丝床搭建起来的“西北第一市”已逐渐被规整的精品房替代。但似乎仍不能改变康复路市场内人满为患的局面:车轮飞转的三轮车“嘿嘿”地从人群间穿过,车里通常码着一人半高的货物,偶尔也坐着着急进货的外地客商,这对靠运营赚钱的他们来说,或许并没有差别,2元至5元的收入,最终还是到他们的内衣口袋里,到了晚上送走最后一批商户,数数还带有体温的钞票,一天的劳作就在满意或不满意间结束。

  康复路得名由来

  位于康复路市场中部的口腔医院铁门紧锁,墙上贴有一纸公告:自2004年11月24日起,患者一律由南门诊楼出入,此门只定时定点对职工开放……曾经提起去四医大口腔医院看病,让人头疼的就是要穿行拥挤不堪的康复路,而今口腔医疗大楼在长乐西路中段建成,终于摆脱了拥堵的交通环境。不过,在康复路至今还流传着当年口腔医院为通行要与市场上法庭论理的版本。

  今年33岁的张宏伟,是新城区政府市场管理服务中心康复路市场管理所副所长,在同事眼中,他是个地道的“老康复路”。这缘于张宏伟的童年生活就在与康复路邻近的长缨路上度过。

  在张宏伟记忆中,早先的康复路就是一段普通的柏油路,在这条路上有两处比较惹眼的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和与之相临的康复中心。“当初康复路得名,应该说与康复中心有关,大概是想图个吉利。”张宏伟的推理不能说没有道理:“在东天桥市场搬迁至康复路以前,路两边还有三府湾村的田地,一些农户种植有蔬菜,向路南走,有一些零星住户,印象较深的还是路两边成排的杨树。”

  经营户李铜生也回忆说,刚刚搬进康复路市场时,中午饭大多是在南侧的住户家里,一碗油泼面5角钱。最终,市场扩建住户都搬迁了。

  1984年,刚满12岁的张宏伟以一个少年的眼光感觉到临近市场的便利。“过年买贺卡,一个班的同学一起在市场挑选,批发回去,然后逐一分发,很实惠。之后,我们还一道买过电子表,一次买十块,看上去很时髦,也不贵。”真正的变化,还是来自三府湾村同学家生活的改变。

  张宏伟说,过去的三府湾村,住房大多是“厦子房”,由土坯砌成,随着康复路市场的建成,很多同学家都翻建起砖瓦结构的楼房,最高的有四层。“不只是三府湾,附近的杨家村、康家村等城中村,都有改变,他们依靠出租住房和在市场蹬三轮车等,找到了谋生的途径。”

  三府湾里的外埠人

  康复路北口斜对面,就是三府湾村。

  这个傍依康复路市场的城中村只有200余户,900余非城市户口,繁华和人气却显见。在三府湾村,浙江人远比本地人多出许多。三府湾村人大都以房屋租赁为生,更多的租房者是在康复路做生意的南方人。“谁家没住浙江房客?村里的外地人少说也有三四千人。”紧靠巷口住的房东李大妈家里,就有8间房被南方商户租住,其中四间堆满货物。

  记者近前的话吧里传出焦急恼怒的声音,就着话音,一个中年男子操着难懂的江浙口音大声对着听筒说了句什么,之后摔下话筒,丢下一元钱,抱起脚边的纸箱几乎跑出来。

  洁净的巷道两边排满了南方饭馆、海鲜店、杂货铺和发廊。一家“温州饭馆”的招牌上写着主营餐食:炒米粉、炒年糕、炒面、油泼面、大排面等,南方口音的老板兼厨师一边嚷着让店堂里和他岁数相仿的女子端饭,一边用力甩着手里的扯面。临近的一家肉铺里,三个年轻男子在打牌,一局过后,输了牌的两人相互操着江浙口音对话,像是在指责对方失误。

  长期生活在北方城市的角落里,南方人的生活习惯悄然发生着变化,但变化又不是那么彻底:他们对大米的依赖不再纯粹,面食也成为主餐;偶尔吃条鱼,做工却不是特别精细;即使连他们的孩子,说话中都有了一点“洋汀浜”的味道。在康复路批发市场建成初期,有60%—70%的商户来自江浙一带,这个数字即使到现在,也不低于55%。不能说江浙人是康复路市场的缔造者,但来自浙江的商户确实为市场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浙江人到西安做生意,解放前就有了……”已经88岁高龄的周茂平老人的儿子就在康复路市场做营生。老人说,江浙商人来西安“淘金”的时间至少还要提前十几年甚至数十年,他们在西安当时比较繁华的南院门上建起很多著名商号,例如“大西洋”钟表行、“亨得利”钟表行、“老凤祥”金店等,这些老字号都是浙江人开设的。抗战以后,东西部的联系不再紧密,又促使这部分商业资金流出了西安。

  改革开放初期,带着资金,江浙人又来了。

  新一拨到来的江浙人大概只能从康复路市场南口的“张华烈士纪念碑”的铭文上了解到1984年伴随着康复路建设的那段历史,他们可能不会知道三府湾有位村民名叫王保安,当年参加了营救烈士的行动。

  见证西安发展20年

  西安人,谁不知道康复路?

  被誉为“西北第一市”的康复路与长乐西路上新破土动工的“西部商务中心”一路之隔,建成于1984年,占地面积30380平方米,宽31米,南北全长980米,主要经营日用小商品百货,兼营厂家品牌服装和时令小商品,经营种类几十大类,上万个品种,从最初自发形成的地摊市场到钢丝床集中摊位,再到今天的精品房,市场日均客流量近十万人次,年商品交易额超过20亿元,年上缴国税5000万以上。

  20年间,康复路从西安市区一条普通柏油路,进化到今天,“康复路”三个字已囊括了太多内容,批发市场外,还扩展了以此为核心辐射数公里范围内的30多个大中型商场,康复路已然成为庞大商业体系的总量。

  1984年,由工商部门牵头,东天桥农贸市场迁到了当时的康复路。立足后,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康复路市场形成初始,经营品种混杂,南头小百货,北边既有蔬菜瓜果,也有药材,几番周折,促成了蔬菜、瓜果、药材等专业市场形成。而以小百货、服装为主的康复路市场,1984年到1992年形成初建时第一个贸易高潮;1992年到1997年回落期结束后达到第二个贸易高潮;1998年至今过渡到平稳期。

  与康复路市场同时繁荣起来的另一个市场骡马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始终承担着都市人的购买需求;而康复路市场的使命则在于向西安为圆心的周边地区实现物资集散。

  骡马市步行商业街改造渐入尾声,城区商业圈新生力量优势待补;为了保护历史文物,2003年3月西安市政府撤销城隍庙小商品市场,城隍庙正式移交西安市道教协会随着“西部商务中心”的破土动工,康复路批发市场将何去何从?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