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调查显示 七成多中小学生睡眠不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4日10:30 海南日报 | ||||||||||||||||
多数中小学生睡不够 有人说,学生是最“困”的群体。为了解我省中小学生的睡眠状况,记者近日在海口市的3所中小学发放了150份调查问卷,收回的143份有效答卷显示,78.3%的学生睡眠时间不足。 143人中112人睡眠不足 所选择的3所学校中,小学、初中和高中各一所,每个学校选二个班级,各有一个毕业班。总共6个班级,每个班级发放了25份问卷。 调查结果显示,包括午休时间在内,50名小学生中有32名睡眠时间不到10小时,46名初中生中33名睡眠不足9小时,47名高中生睡眠全部不足9小时。总共143名学生中,112名学生睡眠时间不足,占78.3%。 年级越高睡眠越不足 统计表明,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睡眠不足的比率分别为64%、72%和100%,初中生的睡眠时间不足的比率要高于小学生,而高中生的睡眠时间不足的比率又明显高于初中生。其中50名小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间为9.5个小时,46名初中生的平均睡眠时间为8.2个小时,而47名高中生的平均睡眠时间仅有7.4个小时。 毕业班学生睡眠明显偏少 所调查的两个小学班级中,一个为四年级,一个为六年级,其中四年级的平均睡眠时间为10.2小时,六年级的平均睡眠时间为8.7小时。初中的两个班级中,初三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间为7.9小时,低于初二学生的8.6小时的平均睡眠时间。高中的对比更是明显,高一的一个班级的平均睡眠时间为7.7个小时,而高三的一个班级的平均睡眠时间少得惊人,只有6.9个小时。除去午休时间,22名高三学生晚上平均睡眠时间只有6个小时。 多数学生晚睡成习惯 调查显示,学生早上起床的时间相对集中,多在6时30分左右。睡眠时间少的学生主要是由于晚睡。统计表明,占95%的高三学生经常要晚于23时睡觉,占80%的高一学生经常要晚于23时睡觉,81%的初三学生经常要晚于23时睡觉,61%的初二学生每周有4天以上晚于23时睡觉。相比之下,小学生要睡得早得多,50名学生中经常晚于23时睡觉的只有8人,其中四年级的学生只有1人。不过,85%的小学生每周有两天晚于23时睡觉。 “睡得最晚的时候是晚上几点?”,有9名高中生回答在凌晨2点之后,其中有的是“凌晨4点”、“凌晨5点”,甚至有3名学生的答案是“通宵”、“整夜失眠”。 课业负担是晚睡主因 回答“你睡得晚的时候,一般是由于什么原因”这一提问时,81%的学生回答是由于学习,答案诸如“学习”、“复习功课”、“背书”、“作业太多,升学压力大”、“做题,复习、预习……”等。学习之外的答案有“睡不着”、“看电视”、“看课外读物”、“聊电话”、“玩得太晚”“有心事睡不着”等,其中回答“睡不着”和“看电视”的人数相对较多,分别有7人和6人。 多数学生不满睡眠状况 问卷中设计了3道选择题,调查学生对自己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和睡眠规律的看法。据统计,总共143名学生中,认为自己睡眠时间“很充足”的18人,认为自己睡眠时间“基本足够”的45人,认为“有些不够”的58人,认为“很不够”的22人,选后两项的学生总数为80人,反映出一半以上学生认为自己睡眠时间不够。 在睡眠质量上,63人认为“经常睡得好”,70人认为“时好时差”,10人认为“经常睡不好”。 在睡眠是否规律的选择中,90人认为“有规律”,53人选择“没有规律”。 :为了体力与脑力的恢复以及促进儿童身心的生长发育必须保证睡眠时间。正常人的睡眠时间应随年龄需要加以区别,新生儿至少一天要睡眠20小时,婴儿需要14~15小时,学前儿童需要12小时,小学生10小时,中学生9小时,大学生与成人一样需要8小时,老年人因新陈代谢减慢,睡眠需要6~7小时。 学生为何还是这样困? “素质教育”这个词可以说早就家喻户晓了,但人们呼唤素质教育多年,学生的课业负担仍不轻松,不得不以牺牲睡眠时间来应对,其“症结”在哪? 教育政策落实不到位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廖清林告诉记者,2000年,教育部又下发《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负担的紧急通知》,省教育厅转发了这一文件的同时,出台了《海南省教育厅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若干意见》,对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作出明确规定,但目前我省的落实情况不太理想,学生课业负担重的现象仍然存在。 廖清林还认为,按照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学校要开齐开足课时,但目前我们的许多学校只注重学科教学,忽视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教育,学科课程与术科课程的比例很不协调。他认为,术科能使学生疲劳得到调节,缓解学习压力,但学生却欠缺这类课程。 评价体系没有改变 为何减负政策难以落实呢?海口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覃冰认为,根本的原因还是应试教育,虽然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多年,但教学的目的还是为了应试的效果,教学仍然在围着考试转。目前,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仍片面地看学校的升学率和教学成绩,学校要发展,提高知名度,也只能在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上使劲。 海口市第九小学的高级教师吴伟明认为,目前教育的评价体系没有改变,怎么评价一个学生,老师、学校甚至教育部门都没有主权,而只能由考试来衡量,“靠一张纸,一张笔来评价学生”,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学生自然无法轻松。 优质教育资源稀缺 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教研员李国良指出,家长都期望孩子能接受到优质的学校教育,但目前我们的优质教育资源稀缺,而且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例如,按照规定初中学生是分片上学,但一些家长不满足于当地的学校教学,因此一味地要求孩子能有高分数,能考进少数教学质量好的实验学校或私立学校。在高考时,能考上名牌学校的只有少数学生,但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最好的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导致了激烈的竞争,使学生有了沉重的压力。 睡眠问题事关重大 学生睡眠不足隐患多 海南省安宁医院心理康复科副主任医师周文江认为,人所需要的睡眠时间会因年龄、个体差异、外界环境等因素而不同,“小学生要保证10小时,中学生要满足9小时”,这样一个标准是医学专家们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发育需要而普遍认可的,是多年来大家公认、沿用的一个标准。 周文江认为,中小学生睡眠不足,不利于他们身体、心理的健康成长。在身体方面,睡眠不足,对大脑的发育、身体的器官的发育都会有影响,比如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导致视神经、脊椎发育不正常;在心理方面,睡眠不足的小孩,易出现情绪低落、压抑、焦虑、急躁、不好动、兴趣不广泛等表现,心理上的反常表现反过来也会影响睡眠,导致入睡困难,形成恶性循环。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医师岳筱雯说,一定的睡眠时间可以使身心保持自然的平衡,睡眠也应“顺其自然”,如果刻意缩短睡眠时间,就破坏了这种平衡,产生各种隐患。 熬夜学习可能适得其反 熬夜原本是为了更好的学习,但专家认为,这样的学习效果并不好,而且可能适得其反。海南医学院神经精神病教研室教授蔡美华认为,学生睡眠不足易使大脑皮层功能混乱,导致精神不集中、记忆力衰退、学习效率低下,在这样的状况下学习,学习效果自然不佳。 海南省心理咨询治疗中心失眠专科的主治医师罗海东说,学生只有好的精神状态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熬夜学习的效果事半功倍。古人“悬梁刺股”学习精神可嘉,但不应该提倡。 学生、家长和老师———几许无奈几许忧 接受调查的81%学生的晚睡缘于学习,学生的学习压力为何这么重?记者就此采访了部分学生、家长和老师。 无奈的学生 一位高三的学生填的调查问卷上,晚上睡觉时间是“凌晨2点”,起床时间是“6时25分”,午休总时间为“15分钟”,在回答晚睡原因时,他写的是“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2004年12月23日,早上6点50分,记者在海口市某中学大门口随机采访了一些学生,他们反映,功课、作业多,有来自老师、家长的布置,也有自己制定的学习任务,原因都是为了应对考试或升学。一位学生说,“早就习惯这样了。”一位学生叹气道:“真想马上就放假,好好睡上一天。” 忧心的家长 “可怜天下父母心。”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部分家长在为孩子的睡眠不好担忧,一部分在为孩子的学习不好担忧。 “经常看到孩子学那么晚,真的很为他担忧,可是别家的孩子都这么学,我也不能去阻止他。”一位姓刘的家长这样说。 “学校说是减负,老师布置的作业那么少,小孩怎么能学得好?”,潘女士的小孩正上初一,她给孩子卖了好几本同步辅导书,还经常督促小孩按时按量完成,生怕孩子学不好。 矛盾的老师 海口市第九小学的高级教师吴伟明已连续九年带6年级的学生,他告诉记者,他给学生布置作业一般控制在40分钟以内,经常有学生家长到学校去投诉他“作业布置得太少了”。吴伟明说,作为老师也有压力,这种压力有来自家长的期望,来自学校的重任,及学校老师间的竞争。 海口市第七中学朱素贤老师说:“家长对孩子成绩好的希望很现实,老师一再提素质教育,但家长都不以为然。” 对策篇 面对考试和升学压力,学生呼吁———请帮我们脱“困” 考试的压力依然存在,升学的竞争不可避免,而学生又不宜以牺牲睡眠时间、身心健康为代价,学生、老师和家长们该如何适从? 理性地看待考试 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教研员李国良提出,虽然学生要应对考试,面临竞争,但学生、家长都应该理性地对待,不能为追求分数盲目地增加作业量,只知道熬夜加班,不懂得顾惜身体。 海南省安宁医院心理康复科副主任医师周文江认为,以牺牲必要的睡眠时间来换成绩做法很不可取。他提醒说,对于还在成长发育中的中小学生,提高他们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尊重科学的教育规律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廖清林认为,家长们希望儿女成材,应该懂得科学的教育规律,并不是学习时间越长,学习成绩就越好,素质就越高,应该让孩子的学习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家长应该尊重老师的做法,与学校教育配合。 廖清林认为,学校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化教与学的方式,不唯分数,不把学科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廖清林还指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重要。 向课堂要质量和效率 海口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覃冰认为,在考试改革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状况时,老师应该改革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改变教学方法,追求时效,做到精讲精练。而过去那种以增多练习量来应对老师的“题海战术”应该彻底抛弃。 覃冰指出,训练是老师和学生双向的互动,即老师的“训”和学生的“练”,老师的“训”应力求科学有效,提高学生“练”的质量,“学生怎么学得快,学得有效,老师就应该怎么教。”此外,老师还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不惟追求量,而是掌握好学习的方法和能力,从而减轻学业的负担。 : 2002年2月2日海南省省教育厅《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若干意见》规定:小学生一天在校活动总量不得超过6小时,初中不超过7小时;学校不得硬性要求小学生参加早读或晚自习;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1小时以内,初中生控制在1.5小时以内。 作者:黄晓华 高丽 范彩云 李晓明 (来源:海南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