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爱心铺路 津门迎“苦熊”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5日02:12 辽沈晚报

  热情的天津人传递六省市联动万里行的“第二棒” 昨晚截稿时,“奔奔”一行抵达石家庄

  带着对辽宁“娘家人”的眷恋,本报护送“奔奔”入川一行人飞奔11小时到达天津。美美地睡了一觉后,昨日精神饱满的“奔奔”在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大厦广场上接受当地专家的体检后,用可爱的肢体语言与热情的天津市民进行了交流,它一会儿点头、一会儿挥手,
熊模样频频上镜。在天津人眼里,“奔奔”成了名副其实的“明星”。

  11小时奔入津门

  时间:3日晚10时

  镜头:“奔奔”的脸长时间面北

  走京沈,奔津唐,虽然从沈阳到天津都是高速公路,但是“奔奔专列”的时速一直没有超过70公里。“它已经受了8年的苦,不能再让可怜的“奔奔”受颠簸之苦了。宁可我们少休息几个小时,也要让它旅途舒服些。”这是送熊入川的一行7人不约而同的心声。

  11个小时后,“奔奔专列”驶进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大厦广场。听说“奔奔”来了,该集团的30多名编采人员一下子从大楼里跑出来,有的拿着面包,有的拿着牛奶,有的拿着饼干……不一会儿,“奔奔”面前已经堆满了各种美食。尽管美味诱人,但是“奔奔”的脸却很长时间都朝向北方,不肯转身。

  “小家伙是不是怕生呀?”“有一点点,”兽医赵金解开了谜底,“但是它更多的是恋家!”是啊,“奔奔”的确想家,想爱它的辽宁人。前日,当“专列”行驶到辽宁与河北的交界处时,“奔奔”吃“晚饭”脸就一直面向沈阳,赵金说当时它的眼里甚至有眼泪。

  “奔奔”走了,但是对故乡辽宁、对爱它的辽宁人充满了眷恋!

  保镖做伴他乡夜

  时间:4日清晨4点

  镜头:一名保安午夜巡逻护熊

  宾馆里很暖和,但是记者根本睡不着觉。“换了一个新环境‘奔奔’能休息好吗?”昨日清晨4点,躺在床上的记者和兽医赵金辗转反侧后决定立即起床,去看看“奔奔”。

  天津夜晚的气温并不冷,但是风很大。打了一个冷战的记者不由自主地戴上了羽绒服的帽子,“这样的风会不会把‘奔奔’吹坏了?”心里想着,双腿已经跑起来了。停在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大厦广场上的“奔奔专列”甚是醒目,一名20多岁的保安正在“专列”尾部站着。“每隔20分钟我就过来巡逻一次,一点儿声音都没有,估计小家伙早就睡着了。你们放心吧,有我为‘奔奔’站岗,它的安全一定没有问题。”

  登上“专列”,掀开小屋的“门”,发现“奔奔”趴在里面蜷缩成一团,赵金说它早已进入梦乡了。可不是吗,记者听见它的“呼噜”声了。

  悄悄地退出“专列”,我们相视一笑,“真没有想到,‘奔奔’适应环境的能力还挺强!”——一颗悬着的心落地了,终于可以放心地睡觉了。

  专家体检赠“奔奔”

  时间:4日上午9点30分

  镜头:天津熊专家登上“专列”

  天津动物园兽医院院长魏金泓曾在日本留学三年,堪称熊类专家。听说“奔奔”到天津了,他坐不住了,昨日早早来到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大厦广场。向记者了解了相关情况后,魏院长穿上白大褂,登上“专列”。“来,‘奔奔’,听我的指挥,按照我的手势行动。好,抬起头,转动眼睛。”魏院长的右手慢慢地在“奔奔”眼前画着圆圈,而它就像听懂了一样,听话地转动着双眼。“可视黏膜呈白色,‘奔奔’身体很健康呀。”

  其实,最让魏院长担心的是“奔奔”胸前的伤口。“来,‘奔奔’,前爪抬起来。”“奔奔”的前爪搭在笼子上,伤口完全暴露出来,“虽然到成都路途遥远,但是它的健康状况完全能适应长途跋涉。”

  “玉女”熊样最上镜

  时间:4日9时50分

  镜头:天津市民围着“奔奔”留影

  “从辽宁来的黑熊‘奔奔’是在这里吗?”2005年第一个工作日,从上午9点开始就陆续有天津市民赶到大厦广场。看过魏院长对“奔奔”的体检诊断后,众人立即将“专列”围了起来,前拥后挤,一瞬间“奔奔”成了“明星”。

  “记者同志,帮我跟‘奔奔’合张影吧。”特意从塘沽赶来的市民李铭说,与动物园里的熊相比,“奔奔”缺少霸气与可爱,但是它是人类对动物虐待与爱护的矛盾的结合体。“看见它,甚至以后看见我和它的合影,我就会想到,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与它们和平相处。”

  合影的人多了,“奔奔”也懂得了配合,一会点头致意,一会挥挥“手”,各种可爱的姿势让众人笑得前仰后合的。人群中,拿着摄像机的天津市民刘军先生最忙碌,一会拍拍“专列,”一会拍拍观看的人群,一会又将镜头对准了“奔奔”。“为了一头熊,辽沈晚报和辽宁人付出了极大的爱心;为了一头熊,派专人行程万里奔赴成都,这些都是极其少见的。我要将这珍贵的一幕记录下来,作为历史珍藏起来!”

  爱心加盟送熊路

  时间:4日上午10时50分

  镜头:记者讲述“奔奔”的过去,天津市民捐款

  观看,留影,热情的天津市民仍觉得不够,将我们两名送熊记者请上“奔奔专列”。“小伙子,给我们讲一讲,你们记者是怎样暗访‘奔奔’受虐的情况的?”“你们此行送熊都要经过哪些城市,行程多少公里?”“长途跋涉万里路,为‘奔奔’准备了什么食物呀?”“笼子牢固吗?”“送熊费了这么大劲儿,你们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此时在热情的天津市民面前成了被采访者。当本报记者魏星说曾参与暗访受虐熊的行动时,众人又将他围在中间,挖掘“暗访”细节。

  两名送熊记者现场答“记者问”后,两位年过半百的天津市民各掏出100元钱,硬往记者手中塞。“我们无法参与‘奔奔’的解救行动太遗憾啦,就把100元钱送给它,拜托你们在路上为它买些好吃的增加营养。”见记者执意不收捐款,两位天津市民灵机一动,“那我们就在‘解救卖身熊跨省护送万里行’旗帜上签上我们的名字吧”。

  当此次万里行沿途传递的第一只玩具小熊送到天津市民代表的手中时,这位市民代表动情地说:“六省市联动解救‘卖身熊’爱心大行动,既然辽宁人将这种爱心传递到了天津,我们天津人接过爱心接力棒后收藏好,然后捧出自己的爱心传递给沿途其他省市的市民,希望这份爱心永远传递下去。”

  天津媒体关注“奔奔”

  在天津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的主流媒体《城市快报》上,记者看到了“奔奔”的6张“玉照”,原来作为此次万里送熊活动的联动媒体,该报从3日起就开始关注“奔奔”了。《卖身熊明会津城读者——身穿8年铁背心,经津入川》、《今天听卖身熊“讲”往事——经过11小时长途跋涉,昨晚到达天津日报大厦前广场》,3日和4日该报分别在一版和三版以近半版的篇幅关注“奔奔”。昨天上午10点,该报还在天津日报大厦前广场举行了“天津市民反对虐待动物,快报读者为黑熊祈福”的大型活动。

  “奔奔”天津段食谱

  从3日启程到昨天傍晚6时,“奔奔”一共进餐6次。早上以饼干、鸡蛋为主,中午以水果为主,晚上以馒头、牛奶为主。在兽医赵金的日记簿上记录着:4日早上8点,“奔奔”吃饼干1公斤、鸡蛋5个;中午12点,“奔奔”吃西瓜一个,苹果1公斤;傍晚6点,馒头5个、牛奶1公斤。“它的食欲非常好!”赵金说,按照它现在的胃口,晚上应该考虑给它准备一顿“夜宵”了。

  首席记者李军 记者魏星电自天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