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监管部门要揭“第一拍”谜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5日02:12 辽沈晚报

  今天是“辽宁第一拍”事件发生后的第七个工作日。按合同,今天本应是303号买家张小姐交付750余万货款的最后期限,不过按照几天来事件的进展情况,303号买家交付全额货款的可能性已基本为零。这几日,沈阳中正拍卖行和303号买家已成了国内众多媒体关注的热点,省工商局、沈阳市商业局等部门已开始对“辽宁第一拍”事件进行调查。

  反 应

  拍卖协会:

  中正经营有疏漏之处

  沈阳市拍卖行业协会的傅雅芝会长说:“应该说这件事中正拍卖公司在经营中有一定疏漏和不够严密的地方,所以给了对方可乘之机。按照行业惯例,拍卖会保证金的金额通常都是起拍价的10%-20%,不应该少于5%,只有这样一些人才不敢在拍卖会上别有用心或恶意竞拍。而中正拍卖行此次拍卖会只收取1万元的保证金,很难对别有用心的人构成制约。另外这次拍卖会拍卖的东西很多,这种情况下拍卖行应事先做好周密的安排,将不同价位的拍品区分开,如1到20号牌可参加10万以下的小拍品的竞拍,21到40号牌可参加10万至50万元之间的拍品竞拍,以此类推,而不应该一个号牌允许参加所有标的的竞拍。”

  傅雅芝说:“如果303号买家在拍卖会后拒绝在结算单上签字,那么就可以认为她是恶意竞拍,但是现在她在结算单上签了字,这只能说她是违约。这种情况下拍卖行想保护自己的权益,很简单,就是起诉。”

  省商业厅:

  尽快起草拍卖行业规范

  据介绍,“辽宁第一拍”事件发生后引起了省商业厅和市商业局的高度重视。昨天下午,市拍卖协会的傅雅芝会长前往省商业厅进行了情况汇报。

  针对此次事件和沈阳拍卖市场的状况,省商业厅已责成市拍卖协会尽快起草一个沈阳市的拍卖行业规范。目前拍卖协会正在收集相关资料,估计不久就将进入研究和制订阶段。

  反 思

  沈阳拍卖市场的监管到位吗?

  “辽宁第一拍”事件发展到现在,整个沈阳拍卖市场所受到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无论“辽宁第一拍”的真相和结果如何,都在一定程度上给沈阳的拍卖市场蒙上一抹阴影,“一些外地的买家可能对沈阳的拍卖市场失去了信任和兴趣”。

  据了解,沈阳市共有60多家拍卖公司,其中有40多家拍卖公司加入了拍卖协会。对于这60多家拍卖公司的日常监管,沈阳市拍卖协会会长傅雅芝表示:“拍卖协会只是个社团组织,不具备监管的职能,只能是组织全行业进行自律。”傅雅芝认为:“现在沈阳的拍卖市场没有监管空白。这次事件只是个别现象,不是整个沈阳拍卖行业的事,沈阳的拍卖市场并不乱。”

  与傅雅芝的话相对应的是,一些业内人士指出“现在有些拍卖行甚至还没完全掌握相关法规就营业了”,“沈阳的拍卖行业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还不够成熟,还需要不断规范,向健康的方向发展”。那么沈阳拍卖市场目前的监管状况如何呢?据介绍,目前拍卖市场的监管是归商业局。根据商业局的一位相关人士所说,商业局对拍卖市场监管的内容是:拍卖公司进入市场的初审、年审和每个季度的经营情况。但当拍卖公司出现违法违规等行为时,处罚权并不归市商业局。

  对于拍卖行业的监管,省工商局昨日表示,工商部门主要负责处理拍卖行业四个方面的问题:竞买人之间的恶意串通;拍卖行与竞买人之间的恶意串通;拍卖行拍卖自己的物品;拍卖行自己代为竞买。据省工商局介绍,“辽宁第一拍”事件发生后该部门一直高度关注,“但是从目前的情况分析,当事双方暂时没有恶意串通或其他违规行为的嫌疑”,因此不在他们的监管范围内。

  市拍卖协会的傅雅芝会长说:“管理部门很难为每个企业(拍卖公司)都提供定向服务。”沈阳拍卖市场的状况如何、监管力度如何,拍卖行业内部是最清楚的。相信“辽宁第一拍”事件之后,沈阳拍卖行业内部也都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大监管力度,全行业今后能向更规范、更健康、更成熟的方向发展。因为只有这样,各个正规的拍卖行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

  记者 李文慧 首席记者 陈琦岩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