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三成年轻人撕掉春联民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5日10:05 沈阳今报

  记者高晓红实习生董宝玉

  策划动机:春节即到,你家的春节想咋过?是按老法儿来,还是土洋结合?

  随着住宅日渐现代化,许多人觉得“洋楼”贴春联不搭调,于是开始逐渐丢弃了这个传统民俗。今年,你家还贴春联吗?记者在沈阳市民中进行了一番调查。老一辈难舍春联情

  今报记者就贴春联问题在80位市民中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贴春联的人在减少,自己写春联的人就更少了。

  35岁以上的市民家庭贴对联的为97%,对联96%是买现成的或送的,4%是自己写的。今年70岁的赵大爷告诉记者,一想起自己小时候过年的时候,那就一个词——热闹!自己帮忙研墨,父亲执笔,写完了就兴高采烈地往门上贴。现在可没那么热闹了,但春联是一定要贴的,不同的是,现在到市场上就能买回现成的。买回来后,全家人还是一通忙乎,拿胶水的、看位置的,也算是过年的一件大事。

  年轻人对春联不感冒35岁以下的市民家庭贴春联的为60%,但多数是父母叮嘱才贴的,对联99%是买现成的或送的,只有1%是自己写的。

  25岁以下的年轻人普遍对贴对联持无所谓态度,父母坚持贴就贴吧。已自己组建小家庭的人中,仅有三成还保留着父辈传下来的贴春联的习惯。

  对农村居民的调查显示,农村家庭过春节时基本上都贴春联,但是跟城里一样,自己写春联的越来越少了。买现成的和自己写的其实各有说法,买的说买纸买墨挺麻烦,再说写的没有买的漂亮;写的说,一年才贴一次,自己写才有意义,还可以送给朋友。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有12户家住中高档社区里的住户表示,自从搬到了新居,就没再往门上贴过春联,占到调查总数的近两成。

  专家建议搞年俗展览

  民俗专家乌丙安说,春联是中国独有的春节民俗形式,其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十分独特,有外国语言和文字所无法企及的美感。但随着人们生活的逐渐“洋化”,春联应该自己对句自己写才有意义。

  采访中,一些专家学者担心春联如同剪纸、窗花、年画等年俗形式一样被人们淡忘。他们建议,在省内选择一个村落或场所,专门沿用和展示东北地区的年俗,可以建民俗文化村或专题博物馆,里面有专门的年俗文化展览,让人们回忆起过去的“年味”。

  春联溯源

  传说远古时代,东海度阴山的桃林中,住着神荼、郁垒两兄弟,能捉鬼驱邪。后来人们一到春节,为了祈求平安,消灾灭祸,就在家门前立两个大桃人,左神荼,右郁垒。再后来,为了简便,人们把桃人改成桃板,在板上画神像,或写上神荼、郁垒两个名字,称为桃符。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