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博士应聘大学当上教授 变造文凭名字也造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7日05:16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 ||||||||
新组建不久的四川理工学院高薪引进了一个曾在多所高校工作过的“双博士后”人才,并将其聘为教授。最近,这个“双博士后”因涉嫌伪造印章被自贡警方刑事拘留后,其“博士”身份被查明系假冒,四川理工学院将其解聘。 高等院校居然上了假文凭的当,这件事情多少让人有些费解。近日,记者经过多方艰难采访,才揭开了假“博士”龚建国的面纱。
高薪招聘“博士”当教授 2004年6月,四川理工学院为了进行“生态与经济”研究课题并组建“生态与经济研究院”,在网上发布了招聘具有博士学历以上人才的信息。不久,一个名叫龚建国的人将自己拥有的复旦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学位,重庆某知名大学以及成都某知名大学博士后工作站证明等相关资料寄给校方。学院经“审查”后决定聘用龚建国为教授,负责创办和主编“生态与经济研究”英语版杂志。 为了让龚建国安心工作,早出成绩,学院除了按教授标准发给他工资外,还为其提供了一套180平方米的住房,并划拨了研究经费。“教授”龚建国开始了工作。 助手爆料“博士”是假的 2004年11月中旬,龚建国自己带来的一名助手因待遇问题与龚产生矛盾,向学院揭发称龚的文凭是假造的。学院立即向复旦大学查询龚的身份,证实龚所谓“博士”学历纯属子虚乌有。学院立即向警方报案。 自贡市汇东公安分局依法传讯了龚建国。据办案警官介绍,龚建国接受传讯时神闲气定,反复声称自己是“双料博士后”,有多少多少科研成果和论文在重要杂志上发表等等。警方依法对其住所和在峨边的家进行了搜查,搜出“四川博士后领导小组”、“重庆某大学博士后管理站”、“四川某大学博士后管理站”、“深圳经济研究室”等大量印章,以及“优秀博士”荣誉证书等。龚“博士”这才开始交代自己伪造学历的情况。 变造文凭连名字都是假的 据龚建国交代,自己真名龚伟,生于1973年,四川峨边县人。真实学历是西北大学“管理科学与哲学系行政管理”本科专业95级毕业生。2000年,他在上海打工时认识了一个自称是复旦大学博士生的人,名叫龚建国。因为龚建国即将出国,龚伟请求龚建国将他的博士学位证书涂改籍贯和出生年月后复印了下来,并从此更名为龚建国。“龚建国”承认,被警方搜查出的印章和荣誉证书都是在成都九眼桥出钱请人制作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才能。 2000年,“龚建国”持伪造的博士文凭进入重庆某大学博士后工作站。2002年,龚采用相同手段进入成都某大学博士后工作站。据警方介绍,上述大学接受调查时都称龚在博士后站工作期间其实是一个“南郭先生”,没有什么建树。但恰恰就是这些没有什么建树的经历为“龚建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使四川理工学院上了当。 2004年11月26日,警方以涉嫌伪造、私刻印章对“龚建国”予以刑事拘留。 情节轻微假博士被释放 “龚建国”被刑事拘留后,其妻立即赶到自贡,委托律师与警方进行交涉。律师张传宗调查认为,“龚建国”的博士文凭确系伪造,但博士后工作经历却是真实的。他伪造博士学历的目的是为了有一个更好的工作条件,主观上没有危害社会的故意,客观上也没有造成危害后果。只是违法而没有构成犯罪。 证实了“龚建国”的博士身份系假冒后,警方对如何处置这个假博士伤了脑筋。据办案警官介绍,由于无法证明龚建国的假印章、假证书是他自己直接伪造的,加上他使用这些假冒证书并没有构成严重后果,因此在刑事拘留期满后,2004年12月24日,警方以“情节显著轻微,不追究刑事责任”对“龚建国”解除刑事拘留。随后,四川理工学院将这个高薪“引进”的人才予以解聘。 三缄其口学院不接受采访 假博士“龚建国”是自贡市当年引进的6个博士生中唯一拥有双料“博士后”经历的“人才”,高等院校居然没有识破假文凭而上当受骗,在当地传为笑谈。 高薪“引进”了一个冒牌博士,理工学院顿时陷入尴尬境地。记者曾反复与学院相关领导联系采访,均遭到婉言拒绝。学院有关人士称,“龚建国”持假文凭相继在两所有名的大学顺利“出站”都没有被识破,被理工学院“引进”也“很正常”。 四川平扬律师事务所王中平律师表示,“龚建国”伪造国家学位证书和国家机关印章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警方因为其情节轻微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处理,符合法律规定。王中平认为,理工学院在引进人才时,有义务对应聘人员所持的学历证书形式要件进行审查核实。如果因审查不严造成巨大损失,相关人员还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规链接 《刑法》第六章第二百八十条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文/图张惠萍 本报记者陈章采 假博士映射浮夸风 领着教授高薪,拥有180平方米住房,手握一笔研究经费,创办并主编一份英语版杂志,工作了半年后因“内讧”偶然露陷的龚建国“博士”,叫人跌碎了眼镜。送他一声“南郭先生”无妨,但接下来避不开这个问题:最该反省的是谁,是南郭先生,还是齐宣王? 龚建国当初手捏敲门砖把门拍得当当响时,一席坐堂会审者竟听不出这响声太空洞,未免匪夷所思了些。他不自称是复旦大学博士生吗?只消向复旦大学拨个电话问问,他恐怕就会立马开溜,可见学院的“审查”关太不“结实”。 如此尴尬结局并非学院初衷,对此学院缄默不语,自有难言之隐,但其自嘲之说很耐人寻味——他能顺利地出入两所名牌高校的博士后工作站,我们“引进”也“很正常”。理由不充分,但不等于完全瞎扯,看其拉来两所名校垫背,已把当前高校“不良生态”拽出。 近年来,相伴高校的大幅扩招、合并重组、升级上档,竞争愈发白热化,攀比、浮躁之风也到处吹刮。可以说,讲排场、好大喜功而不脚踏实地的毛病,在高校系统中,从底层的各类专科学校到学院、大学再到誓言创世界一流大学的个别名校身上,都有明显反映。具体到招贤纳才、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最突出的便是在高学历、高职称的高端市场你抢我夺、火爆异常,如是角逐中,名气越大者越享有便利,重头衔名声、轻实际运用。 如此状况,给了龚建国等可趁之机。你不是需要拿得出手、能争光添彩的人物吗?好,我就来扮一扮。问问高校圈中人,就知像龚建国这样拉大旗作虎皮如愿得手的,不是一个两个,而上当受骗了还哑巴吃黄连的,又岂止一所两所高校? 当前的高校环境,求贤若渴是实,浮夸风也的确存在。不刹住浮夸风,假博士的故事还会出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