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退休教授三年考证淘出百年沧桑家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8日06:07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阅读指引】

  在横跨3个世纪的峥嵘岁月里,这个家族经历了从世代务农到书香门第,再成为爱国之家、教育世家的沧桑变化。在这个“大宅门”里,多人留过洋,有中国最早的留德学生;四代人有22位执教鞭当过教师;12人先后投笔从戎……退休老教授编写的一部家史,让我们了解了近代中国留学生史、教育史、中西方文化交流史。

  整理家史“大海捞针”

  2000年,时值八国联军侵华100周年。退休后担任广东药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的陈志强,接到一项任务:以中国人民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为主题,对学生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书育人半辈子的陈志强,对这堂与以往不同的课十分重视。他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备课。就在收集大量历史资料的过程中,他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自己家庭的荣辱兴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于是,这位退休老人燃起了一股激情:写一部家史,以教育和激励后人。

  100多年前,在广东归善县荷坳村(今属深圳市龙岗区),有一户靠种田为生的农家。陈志强的祖父陈观海就出生在这里。听长辈们说,爷爷还是青春少年时,就远渡重洋,被教会派往德国学习神学。学成后成了“海归派”,辗转大江南北,当过牧师、教育家和外交官,一生博学多才,成就卓越。

  在百年前的旧中国,出国留学,那是一件寻常百姓做梦都不曾想过的稀罕事。可幼年丧父,家境并不殷实的祖父怎么会去德国读书?这个谜,一直藏在陈志强的心底。写一部家史,祖父的经历无疑成为考证的重要部分。

  “为了弄清史实,我都成‘考古学家’了。”写好家史,成为陈志强这些年退休生活的主要内容。从2001年1月,他开始了异常艰难的查找、收集资料工作,就如“大海捞针”。

  陈观海在广州生活了很多年,曾在“广雅高等学堂”(今广雅中学)和专门培养外语和外交人才的“两广方言学堂”教授外语。“是否能在这两间学堂的历史档案中找到祖父的踪迹?”陈志强决定试一试。可惜,由于年代久远,这两间学堂都没有留下有价值的史料。陈志强又来到了历史悠久的中山图书馆查阅藏书,但还是找不到满意的线索。

  屡屡碰壁不言放弃

  尽管屡屡碰壁,走了不少弯路,但陈志强始终不言放弃。他觉得自己有必要重新调整思路,另辟蹊径。他分析,在祖父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牧师”这个身份应该是具有特殊社会地位的。“对,就从这方面入手。”陈志强豁然开朗,“转战”省市档案馆、地方史志办公室等文史资料丰富的地方。好长一段时间,陈志强成天不着家,泡在档案馆。工作人员已经习惯了这位戴着厚厚眼镜、一头整齐花白头发的老同志来“上班”。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1年7月18日,陈志强一早来到广东省档案馆,找到了一本1941年出版的《香港基督教会史》。一打开目录,“陈观海牧师”几个字赫然在目。陈志强激动得心在狂跳,他用颤抖的手翻开书,一口气读完了书中记载的陈观海生平,上面还附有一帧陈观海身着唐装的“标准像”。

  为了寻找更多的祖辈遗迹,2003年春节过后,陈志强自费到了香港。他花了18天时间,先后接触了原香港基督教联会会长、著名基督教史专家李志刚博士,香港浸会大学教授、著名基督教史专家李金强博士等人士。

  陈志强不虚此行,收集到了很多有价值的文献和资料,其中有祖父和伯父早年在《万国公报》和《德华朔望极》上发表的一些文章,以及祖父在光绪26年写的《基督德性篇》一书的手稿,这是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几本基督教神学著作之一。

  2002年和2003年,陈志强两次回到今属深圳龙岗的故乡荷坳村,家乡的巨变让他欢欣鼓舞。在当年祖父祖母捐建的厚德学校旧址上,如今崛起了一座现代化的荷坳新村。特别是一些熟悉陈家祖辈情况的一些老人还健在,更令他由衷地喜悦。原深圳市基督教协会会长、深圳市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96岁高龄的堂兄陈道生,年逾90的堂兄陈国荣,80多岁的堂姐陈嘉尚和堂兄陈光,都是高龄的老寿星了,但他们讲起陈志强祖父祖母在德国留学的情况,以及陈家人爱国爱乡的事迹时,依然记忆犹新,仿佛一切就发生在昨天。

  农家少年出洋求学

  据有关记载,陈观海字赐昌,号贡川,是近代中国最早到德国的留学生,年方24岁便成为基督教信义宗的第一位华人牧师。

  19世纪40年代,英国占领香港后,许多基督教传教士来到中国。东莞的王元琛、宝安的江大宾、归善的陈锦全夫妇(陈观海的父母),都是当地最早的基督教徒。7岁那年,陈观海进了乡塾读书,1860年他的父亲病逝,家庭经济困难令陈观海曾一度离开了学堂。时年,巴陵会牧师到荷坳施医传教,并开设神道义学。陈观海和一批教友的孩子后来都被吸收到这所学校上课。

  1867年春,一位姓韩的牧师把品学兼优的陈观海送到了广州,入读神道学校。这间学校里的学生,都是教会准备选派往德国留学深造的苗子。经过严格的考察和选拔,年少有为的陈观海在众多的同学中脱颖而出。当年秋天,16岁的农家子弟陈观海远渡重洋赴德国留学,在海上航行了整整120天才到达目的地。

  这位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少年,在德国度过了8年的留学生涯,掌握了包括法文、俄文、西班牙文、古希腊文、古罗马文和古希伯来文等在内的多种外国语言文字。1874年冬,陈观海通过了毕业考试。1875年春陈观海学成回国,相继在广州、宝安、香港、紫金等地的学校、教会任教、任职,培养了大批外语、外交人才。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爱国的陈观海愤然辞去教会一切职务,专门从事写作和翻译。1901年,陈观海北上北京、天津,在山东胶济铁路做翻译和交涉员。后来他还在山东巡抚署交涉局、两江总督署和两广总督署洋务局工作过,深受当时担任山东巡抚,后来任两江总督和两广总督周馥的重用。1911年陈观海到香港定居,1920年逝世,终年70岁。

  陈观海在德国留学期间,不但汲取了知识的养分,还收获了美丽的爱情。他的“丘比特”之箭,射中了一位同样来自中国的女留学生梁琼羡的心。梁琼羡是个孤儿,小时候被德国牧师收养,并把她送到德国读书。她比近代史上记载的中国第一批女留学生康爱德、金雅妹出国的时间早了十几年。陈观海与梁琼羡在异国他乡相识相恋共结连理,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对留学生夫妻。

  长年在海内外奔波的陈观海,对故乡一直魂牵梦绕。他崇尚教育救国,“让家乡的孩子都有书读”是他毕生的夙愿。陈观海夫妇平常生活俭朴,晚年在故乡荷坳村捐资办起了厚德学校。

  投笔从戎当上英雄

  提起自己家族的“威水史”,陈志强刻满岁月年轮的脸上总是闪耀着自豪的光芒。陈家先后有12人投笔从戎,参加过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以及和平年代的国防建设。

  陈志强的大伯父陈敬光,是1911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医学院的高才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陈敬光作为中国政府派赴协约国医疗队的一员,远赴法国战场。到了北伐战争,陈敬光成为军医,投身冯玉祥将军和杨虎城将军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参加过杨虎城将军指挥抗击北洋军阀的西安保卫战、冯玉祥将军挥师中原与北伐军会师。

  1949年7月,人民解放军挺进华中,与敌决一死战。陈敬光这时正在湖北省宜昌医院任职。为了逃避战火,医院里的人纷纷离开了,但陈敬光却义无反顾一个人留了下来,誓与医院共存亡。坚持到最后,陈敬光与完好无损的医院一道迎来了胜利的曙光。陈敬光的英勇无畏受到人民政府的表彰,被任命为湖北枝江县人民医院首任院长。

  陈志强的父亲陈敬安也是留德医学博士。陈志强至今保留着父亲1915年自天津北洋医学院毕业时的“毕业证书”。民国初年,陈敬安曾任总统府医生,并先后担任清华学堂医院院长、北京西山天然疗养院院长、粤汉铁路医院院长、武汉大学医院院长。北伐战争时期,他在宋庆龄女士当会长的武汉国民革命军伤兵救护委员会任委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陈敬安参加了英国海军。他所在的运输舰队,担负着运输同盟国支援苏联和中国抗战的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的任务。1942年4月5日至9日,日军在印度洋上向英国海军发动进攻,短短几天,英军30多艘舰艇被击沉。4月7日早晨,日本海军、空军向“Dardanuss”号运输舰发动猛烈攻击,当时陈敬安正在这条舰上。抵挡不住的“Dardanuss”号不幸沉没。陈敬安和舰长最后登上救生艇,在印度洋上漂流了三天三夜,漂到印度东海岸晏地威打村时被救了上来。由于当时印度到中国的交通已经中断,陈敬安只好留在异邦,在加尔各答市挂牌行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陈敬安应原中山大学校长王星拱的邀请,返回祖国,到中山大学医学院任教授。王星拱校长当年亲笔写下的聘书,居然也被陈志强在广东省档案馆里翻了出来。

  陈志强大哥陈志刚也是一位从戎的知识分子。在抗日战争中,他参加了中国远征军,成为少校翻译官。在缅甸战场,负了伤的陈志刚被送到印度治疗。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陈志刚意外地与父亲陈敬安在印度加尔各答久别重逢。这对在战火中出生入死的父子,见面那一刹那的激动心情无法用笔墨形容。为了留住这一纪念的时刻,两人来到当地一家照相馆,镜头里穿着军装的陈志刚英武帅气。“很可惜,这张珍贵的照片在文化大革命中已经被毁掉了”。陈志强谈起往事唏嘘不已。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为保家卫国,当年风华正茂的陈志强和他的六姐,参加志愿军成为光荣的战士。陈志强的爱人李瑷芳同样是一名志愿军。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陈志强的五哥陈志成、妹夫方为凯、儿子陈海也都相继穿上绿军装到了部队。

  教育世家桃李满园

  每到教师节,广州的陈家非常热闹。当教师的亲友们相聚在一起,品味“为人师表”的快乐,成了他们最幸福的事。“我们陈家四代人中有22位当过教师,桃李满天下,教过的学生没有十万恐怕也有八万了。”家族与教育事业结下的不解情缘,令陈志强倍感骄傲。

  “乱世救民于水火,治时济民以礼教。”祖父陈观海在传播西方先进科学文化,培养外语、外交人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家人。祖母梁琼羡长期在教会学校做外文和音乐教师,做过教会学校校长;父亲陈敬安曾是中山大学医学院教授;还有外祖父、母亲、姑丈、二伯父夫妇、堂兄、二哥、三姐夫妇、五哥夫妇、六姐夫妇、外甥、女儿、儿媳等众亲人,都在国内或美国檀香山等地从事过教育。

  在陈志强心灵深处,有一位女性永远让他怀念。那就是既是长辈又是良师的母亲徐兰如。徐兰如是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的毕业生,曾参加过五四爱国运动。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丈夫远在印度,徐兰如怀抱才一岁多的女儿,带着陈志强兄弟姐妹9人逃难,原本一个大家闺秀硬是学会了开荒种田、喂猪养鸡。苦难磨灭不了徐兰如的意志,她对子女的教育从来没有放松过。

  陈志强自己也当了30多年的教师。1993年,他荣获“南粤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1994年办理了退休手续后仍没闲着,经常在广州市一些成人教育机构讲授法律课。陈志强的女儿陈敏,大学毕业后成为了广州市公安系统一名教官,让陈志强感到很欣慰。

  收获成果填补空白

  一般文献都认为,1876年由李鸿章选派到德国学军事的卞长胜等人,是近代中国最早到德国的留学生。但在礼贤会早期传道人王元琛所著的《圣道东来考》、刘粤声主编的《香港基督教会史》和罗彦彬主编的《礼贤会在华传教史》等史书中,都有陈观海在1867年10月13日由教会派赴德国留学的记载。由此推断,陈观海到德国留学的时间比卞长胜等人早了八九年。这个发现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陈观海不仅是近代中国最早的海外留学生之一,而且应该是近代中国最早的留德学生。

  陈志强撰写的家史,不仅系统地梳理出陈家几代人横跨3个世纪的成长脉络,而且还在近代中国留学生史、近代中国教育史、基督教在华传教史和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史等方面的研究上有所建树,引起了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他们认为陈志强收集整理的资料,填补了一些历史的空白点,是一项有利于抢救历史文化遗产的工作,对于落实我省建设文化大省的任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桌上尘封的史料,手中记录的笔,这些“考古”工具已成为陈志强晚年的亲密伙伴。淘资料实在是枯燥无味,但陈志强乐在其中。他说自己能坚持下来,是得到了范文澜老先生“做学问要有甘于坐‘冷板凳’的精神”这句名言的勉励。目前,这部家史仍在不断地补充修改。他坚定地说:“我要在有生之年继续下去,这也是为精神文明建设贡献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

  然而,陈志强也有担忧,毕竟岁月不饶人啊,一位已年届古稀的老人,眼神不济精力也不够了,况且终究不是文史专家,越深入挖掘研究越觉得自己的水平有限。“我渐渐有点力不从心了,真希望能得到有关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与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合作,共同把这项抢救历史文化遗产的工作做得更好。”

  作者:本报记者李明 编辑: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