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南京旅游形象标识出炉,“龙蟠虎踞”夺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8日10:06 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金陵晚报报道】经过长达一年多的筛选,南京城市的旅游形象标识最终确定。以“龙蟠虎踞”为创意的南京城市旅游标识,日前已经悄然印上了一些旅游产品的宣传画册。

  呼之欲出的形象标识

  旅游标识是一种符号,富有特色的、让人难忘的符号能排除信息密集混乱的干扰,在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凸现出一个简明生动、引人注目的形象,便于海内外游客识别和记忆。因此,这几年来,国内外众多城市都在讨论和设计属于自己的城市旅游形象标识。像香港的城市旅游标识就是一张龙形状的香港版图,突出东方之都的特征;桂林则以山、水、凤尾竹等国画形象为元素,寓意“山水画中游”;杭州最近则把“凤尾蝶”作为城市旅游形象标识,这一形象源于“梁祝”爱情故事里的大尾凤蝶。记者了解到,南京的旅游城市形象标识工作征集和筛选始于前年,并与旅游形象口号一起公开征集。但城市旅游形象口号(博爱之都)在去年年初就“定稿”并且广为人知,但城市旅游标识却迟迟未能敲定。

  评选之初遭遇难题

  据南京市旅游局市场处相关人士介绍,“南京旅游形象标识”筛选之初就遭遇到了一定“困难”。首先,南京旅游形象标识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取舍比较难。因为对于南京这个拥有2400年建城史的城市来说,历史太多,可以表达的东西也太多。六朝文化、明代文化、民国文化、绿色文化以及城市山林都巍然壮观,且平分秋色。舍弃哪一块都觉得可惜。同时,评委们又觉得,南京既不是以城市化取胜,又不是绝对的自然风景,城市的建筑不够突出,山不高、水不深,明城墙、中山陵、明孝陵这样的文化景观又十分“内敛”,但城市的内涵却很深,任何人不得不承认这个城市的一种雍容、大度和文化气息。因此,通过一个具化的符号去表现南京旅游人文与自然兼具的特征十分困难。

  六朝辟邪“阴气太重”?

  在众多设计方案中,100多份设计方案几乎参考了南京所有传统的地域形象标识及各类广告、工商招贴,有六朝辟邪、明城墙、夫子庙马头墙、长江大桥、总统府、中山陵和绿色隧道、还有云锦织纹等等,这些形象在南京文化中都有特殊的影响力。众多方案中,六朝辟邪和明城墙是运用得最多的,有一半的设计方案都是以此为灵感,而将这两个图案结合的方案更一度被认为必然当选:昂首张口、背上有翅的辟邪寓意古老和发达的南京、呈一字状的明城墙代表世界第一城垣。但没有料到的是,市旅游局在方案广泛征询各方意见时,不少专家和市民却对六朝辟邪提出了异议,市民认为:六朝辟邪是南京六朝墓前的守灵神兽,用来代表南京文物文化还行,但代表南京旅游整体形象显得“阴气”太足;而专家也认为:虽然阴气一说属于无稽之谈,但总的来说六朝辟邪的造型和南京市徽太相似,缺乏新意。而另一个以“龙蟠虎踞”为灵感的图案创意却受到了好评。

  “龙蟠虎踞”最终夺魁

  记者看到,这个“龙蟠虎踞”图案设计十分简单,整个图案取材于中国传统金石,红底白质,似一方印章,画面上下分别有篆刻的龙、虎之形,龙四爪攫伸,似乎要破框而出;虎则舒展身姿,正仰天长啸;整个画面合围成写意的“宁”字。看到这个设计方案后,所有工作人员一致认定,虽然该图案变实为虚,似乎一点南京特有的标志物都没有显露,但正符合了南京的旅游文化特征:含而不露、古朴典雅;另外,取材于“龙蟠虎踞”典故的该设计,又点出了南京渊源的历史文化。南京市旅游局市场处人士告诉记者,印章、龙等形象是在国际上具有说服力的“东方元素”,比较起本地化的一些东西,更容易让欧美市场的老外们接受。另外,龙蟠虎踞表明了南京城市的活力。因此评委们最终决定使用龙蟠虎踞这个方案。

  龙蟠虎踞也代表城市形象

  不过,记者又了解到,目前,”龙蟠虎踞“这个南京城市旅游形象标识仅仅在一些与旅游促销、推广等相关场合才使用。而同为选出的南京旅游形象口号“博爱之都”却早已经家喻户晓。市旅游局有关人士解释,这是因为城市旅游形象标识还没有大规模宣传,且未来的使用面也仅限于旅游。而“博爱之都”不仅仅是旅游口号,已经成为南京城市形象口号了。对此记者又采访了南京地方史专家、著名作家薛冰,他认为:龙蟠虎踞既典又雅,可谓代表了南京的地貌、历史,又代表了城市精神和发展趋势,完全可以上升为“南京城市形象标识”。但这需要全南京人民共同决策。金陵晚报记者朱波

  新闻背景

  公元208年,曹操占领江陵,兵临长江,亲率大军80万,一方面准备一举消灭退到樊口的刘备,一方面要与孙权“会猎”于吴,达到其一统天下之目的。据传诸葛亮星夜兼程赶赴京口(今镇江),途经秣陵(今南京),登上江边的石头山即现在南京城西的清凉山,驻马远眺,见远处巍然矗立的紫金山云蒸霞蔚,气势宏伟,蜿蜒起伏,仿佛一条蟠曲的卧龙跃跃欲游,再俯瞰脚下峭立的石头山宛若一只踞坐的猛虎畜势待发,脱口赞叹道:“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这就是后人的虎踞龙蟠的来历。直到如今,在南京清凉山近旁还立有《诸葛武侯驻马坡》碑。据说这里便是当年诸葛亮出使东吴时驻马勘察地形之地,这一带迄今还保留着“龙蟠里”、“虎踞关”的地名。毛泽东更曾在他的名篇《七律·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里写下了“虎踞龙盘今胜昔”的脍炙人口的豪迈诗句。(编辑 小羽)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