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艾滋孤儿北京安家(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8日11:22 北京青年报 | ||||||||||
本报关于艾滋孤儿的报道引起广泛关注目前已有两位孩子被北京家庭收养 本报记者报道 昨天,家住北京昌平区的刘妈妈收到一封寄自云南省德宏州的信,里面是她的“新”女儿园园(化名)原籍当地派出所出具的说明,有了这个说明,他们的园园很快就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北京人了。和园园一样,来自河南的小雨(化名)也“幸运”地成为了另一个北京人家庭中“幸福”的一员。离开老家,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开始新生活,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摆脱了“孤儿”、“艾滋病”以及由此产生的重重阴影,新生活也给了他们重新考虑实现梦想的可能。 园园:妈妈别对我这么好 园园的爸妈原本有个儿子,前年6月不幸在洗澡时溺水身亡。去年8月,得知这些孤儿的经历,他们立即找到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社区中心的李启明主任,随后和云南当地妇联取得联系,经过近60个小时的车程,在靠近缅甸一百公里的村子里,见到了园园。 园园三岁失去父母后一直寄养在姑姑家,由于初中毕业后将面临失学,为了能够继续读书,她选择了到北京生活。 园园的理想是考上清华,同时也怕自己成绩不好,爸妈接受不了。园园妈告诉记者,对这个孩子特别满意,就是看着孩子太辛苦,实在是心疼。有一次园园小声说,妈妈,提个意见,别对我这么好。 小雨:不愿想过去 当张先生的家门打开时,记者看到门里站着一个少年,文质彬彬略带笑意,双眼还闪着好奇。和去年8月“夏令营”时候的他相比,完全判若两人。 那时的小雨又黑又瘦,愁眉紧锁,处在一种焦虑之中,和他的沟通非常困难。小雨在去年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社区中心组织的“我想有个家”活动中认识了现在收养他的大伯。经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社区中心李启明主任的牵线,去年他从河南老家来到了北京。 生怕小雨耽误功课,大伯为他聘请家教老师。一位23岁、正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的博士找到大伯家,为小雨当起了家教。 “想家里人吗?”小雨告诉记者,他不愿意再想起过去,想起过去,心里只有难受。 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理解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社区中心的李启明主任告诉记者,园园马上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北京人,收养小雨的张先生因为还收养了其他的孩子,小雨的户口目前还不能落到北京,只能是以“寄养”的方式在北京生活。还有两个艾滋病致孤儿童也将来北京,来京事宜还在洽谈和沟通中。对艾滋病致孤儿童命运的关注,需要全社会正确认识艾滋病,而正确认识艾滋病和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存在,及早解决这个问题有益于社会的良性发展,呼吁全社会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关爱,为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而共同努力。 摄影/本报记者钱冰戈 背景链接 2004年8月11日、8月15日本报以《艾滋大使待客艾滋孤儿》、《艾滋病致孤儿童不愿当“特殊”》为题追踪报道了这些孩子在结束夏令营离开北京时对志愿者的恋恋不舍,以及他们对普通的家庭生活的渴望。 消息见报后,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300多家庭打电话给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社区中心,希望收养这些孩子。经过有关部门对这些家庭的考察,有两位孩子已经被北京的两个家庭分别收养。 作者:郭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