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汉字的美与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0日11:20 海南新闻网-南国都市报

  中国的文字可以说是一种奇异的文化存在,这在西人译中诗一事上可见端倪。近见一汉学家译杜甫诗《秋夜书怀》的名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为:Themoonleaps in the great Riversflow,意思就成了月亮在大江流中跳跃,这是怎样的不堪!于中国文字缺乏微妙的感受,即使字意表面相应,结果也不外平淡无奇,甚至笑话百出。是中西文字的距离太遥远么?或许是;恐怕更深层的缘由是译者对中国文字、对诗人精致的性灵和感觉缺少渊然融汇的解悟。

  诗意蕴藏在文字的核心和边缘,中国文字的串联、组合、拼接有无穷的妙处,已然可成为一种独在的言语,只看运用者的心境和手段如何了。“言语”组成篇章,而文学的美感亦必由这种言语而来。像“昔年移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树木都如此经不起折磨,脆弱的血肉之人,又怎么得了啊!)。若译成白话,意思也是明白的,但从文字言语而来的心境、幽思、美感却起码失落了一半。古典文学诸种体裁中的这种“言语”,其千锤百炼而获得的美感效果,犹如奶酪,味道实在深郁。它的层面底下蕴涵的深广的情绪概念,缭绕着声情和观念的美,委实为中国文字言语所特有。所以古典文学译成外文,往往只是文意的勉强再述,离开那美感,就渺茫得很了。在此我们实在就看出中国文字的美感和心情的独在确实并非空穴来风了。古文译成白话固然会失却相当的韵味,英文译成中文白话,也往往流于辗转拖沓,尤其在下等译匠的笔下,简直不忍卒读;而将英文译成古文,并且又是译文兼古文高手,文字精神就栩栩如生了。林纾虽不识英文,但他古文占尽优势,即使是在别人的转述中,他也能曲尽原意,穷追原文精神。钱钟书先生文论名篇《林纾的翻译》,说他自己早年读梁启超、周桂笙的翻译,觉得“沉闷乏味”,等接触了林纤的翻译小说,“才知道西洋小说会那么迷人”。林纾笔酣墨饱的文言渲染,增添了人物和情景的逼真,他认为这种神韵得力于古文文法,钱钟书先生以为他的确“并非空口说大话”。

  写文章,“辞达而已”;但作为艺术的文学来要求,则其文字言语不是单纯的传达人心基本意义,文字是手段,同时也是一种目的和审美对象。有人以为中国优秀的文言文学是一种“雅化”了的文字言语,很有道理。这种言语用量极少而容量奇大,词汇的本身就能引起许多生动的观念,有时甚至比描写叙述的事象本身引起的还多。一个熟识文言的人,他在面对现实或非现实的时候,往往会有这种言语观念跳荡出来,像遗珠般在黯淡的心空熠熠闪烁,身心立即要起莫大的快意。这正是汉字意化的优越性,突破时空局限的功能相当强烈。汉字以视觉符号直接表示概念,可傲岸独立于口语的各种变化之外,我前面以奶酪喻之,大略包含其人文性特征在内,文言言语这种特性在古典文学中的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英文中古典的和第一流的是同一个词:Classical,但英美学生的惧怕莎士比亚,中国学生的反感古文,已是教育界不争的事实。虽然说时代的洪流冲走了古典的醇酒气息,文字深厚的人文性却给我们以精神安慰。众多的成语、连绵词、诗词名句、典故、寓言,仍然激活着丰富着当今的白话文学,失却了这种文字精神的借鉴的文学作品,只仿佛瞽者说媒,说者无心,听者无趣;一个文字粗鄙的作家,就像一个衣衫褴褛的裁缝那样,不能赢得我们的信任。浩劫的年月,对古典文学的痴迷被诬为骸骨的迷恋,在美感的死敌面前,文字所遭受的厄运同心灵一样惨重,然而美的灯影,决不是烟云过眼,在敏感伟岸的人心中,它又展开了无边风月!(伍立杨)钓鱼记

  作者:汉字的美与爱

  (来源:南国都市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