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女博士 我的生育我做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1日05:46 华商网-华商报 | ||||||||
都市猫眼 “我当初就是因为害怕上博士时不能生育,一拖再拖成为高龄产妇,于是硕士毕业后就先找了工作,生了孩子后才继续读博。现在看来,当时的选择是对的。”36岁的在职女博士李春玲为自己几年前的选择感到很庆幸。
本报关于女博士“禁育”的报道引起各方关注,互联网上相关信息已达1.6万条。李春玲是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讲师,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在职女博士。她看了本报报道后,也写了一篇论文,从观念和制度两方面呼吁:女博士应该有自主生育权,在校生育与否应自己说了算。 观念障碍比制度障碍更可怕 李春玲说,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女博士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对于正值最佳生育期,并已达晚育年龄的在校已婚女博士的生育问题,社会各界都不能再漠视下去。她认为,高校禁止女博士生育不仅有制度上的障碍,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障碍,如以下观念障碍: 教育工具论———在这种观念意识下,人们普遍认为,在校女博士的任务是学习,而生育会分散其精力,必然会对其学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主张女博士在校读书期间不要生育。 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理念———主张服从,强调约束、标准化,缺乏对学生进行人文化关怀。在这种观念下,如果明确规定允许在校女博士生育,会给学校带来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上的一系列麻烦,人为增加高校管理的难度,损害高校管理的效率。 世俗观念———有些人认为,如果女博士生选择在校期间生育,她们就不是为了学术而读博,而是将读博作为避开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的避风港。 李春玲认为,要让女博士享有自主生育权,首先应更新观念,其次才是相关制度的创新。转变观念障碍,是打破“禁育校规”的突破口。 可适当借鉴国外经验 李春玲说,东欧一些国家对在校研究生生育甚至是鼓励的,国家特别支持高知女性的生育,会给予很优厚的补贴金。在西欧一些国家,为了让“学生妈妈”安心读书,部分大学有专门的育婴室。 许多国家根据国情制定了不同的生育鼓励政策,一些国家为了鼓励高知女性生育,用生育福利政策保障在校研究生的生育。李春玲认为,虽然这些国家的人口政策与我国有所区别,具体国情也有很大不同,但一些政策和规定还是值得借鉴的。 李春玲说,生育之事不仅是个人、家庭的事,更是社会的事情。女博士作为高素质人才,将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科研和学业的同时,却无法在宽松的环境下完成繁衍后代的使命,这是国家和社会的损失。应该打破观念障碍,废除或修订相关制度,让女博士自己选择在校期间是否生育,这应是健全的法治社会所提倡的。实习记者 辛国奇 本报记者 牟凝慧 “禁育校规”与《宪法》相抵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