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谁来为110减负? 全省110无效接警量高达60%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1日08:41 浙江在线

  浙江日报杭州1月10日讯 从1997年全省110开通时接警量每月约2万次,到1998年的每月约10万次,再到目前的每月约100万次……这些数据足以表明,110已成为我省广大群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公共资源。

  今天是全国110宣传日,省公安厅指挥中心副主任周源祥说,接警量逐年猛增说明了老百姓对110的认可和信任,但其中高达60%的无效接警电话也使110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

  据介绍,全省110的接警量仍以较快速度增长。加上为了方便老百姓,我省所有的县(市、区)110、119、122将在今年年底前实行“三台合一”,这就意味着将来的接警量会更大。而无效接警电话的大量存在,不仅占用了110的线路资源,使一些真正有需要的人打不进电话,更使有限的警力资源难以正常履行职责。

  如何减少无效接警电话?周源祥认为,这需要社会各界共同为110减负。群众对110不能过分依赖,不能一遇到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拨打110求助,社会求助应符合“急、难、险、重”的特征。更重要的是,各地亟需尽快建立和完善包括110在内的、由政府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社会化公共应急机制。目前很多求助,单靠公安机关很难解决,如处置有关水、电、煤气等突发事件,需要相关部门协助处理。

  我省110的无效接警电话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恶意骚扰。对此,我省警方将加大查处力度,同时也希望广大群众在提高自身报警意识的同时,积极监督和举报恶意骚扰者。

  另据了解,为适应语言方面有障碍的残疾人,以及人身或财产安全正处在危险和可能受到威胁情况下又不便出声的报警者需要,舟山等地110准备在近期开通手机短信报警系统。

  

  拨打110其实很有讲究

  浙江日报1月10日讯一有什么事就都拨110,别人就有可能因为你占着线而打不进去,同时会在客观上造成警力的浪费……

  今天是全国公安110宣传日,笔者就与110有关的一些常识性问题采访了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

  何时拨打110

  1.需要报警的时候:发生刑事案件;治安案(事)件;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或社会治安秩序的群体性事件;自然灾害、治安灾害事故;其他需要公安机关处置的与违法犯罪有关的事件。

  2.需要求助的时候:发生溺水、坠楼、自杀等状况,需要公安机关紧急救助的;老人、儿童以及智障人员、精神病患者等人员走失,需要公安机关在一定范围内帮助查找的;公众遇到危难,处于孤立无援状况,需要立即救助的;涉及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出现险情,威胁公共安全、人身或财产安全和工作、学习、生活秩序,需要公安机关先期紧急处置的;需要公安机关处理的其他紧急求助事项。

  3.需要投诉的时候: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正在发生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人民警察各项纪律规定,违法行使职权,不履行法定职责,不遵守各项执法、服务、组织、管理制度和职业道德的各种行为。

  如何拨打110

  群众在报警时,应当用简明、准确的语言表述案(事)件的大概情况,包括案(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目前状况等,并在事发现场等候民警的到来,提供详细情况,协助警方开展调查工作。

  110接受公众监督

  对危及公共安全、人身或者财产安全,迫切需要处置的紧急报警、求助和对正在发生的民警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投诉,处警民警接到110报警服务台处警指令后,应当迅速前往现场开展处置工作。对其他非紧急报警、求助和投诉,处警民警应当尽快处理。

  根据公安部的《110接处警工作规则》,由于实际情况复杂,没有定下统一时间限制,对紧急和非紧急报警、求助的出警时限,由城市和县级公安机关根据市区或者城镇规模、警力资源和道路交通状况等情况决定并予以公布,接受公众监督。

  乱拨110后果严重

  110是社会应急的公共资源之一,但是一些人报假警或多次无效地拨打110,这些恶意骚扰电话常常造成这种宝贵资源的浪费。如果报假警造成社会的恐慌,情节严重的可以构成虚构恐怖信息的犯罪,而多次无故拨打110也是一种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警方可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当事人进行治安拘留等处罚。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朱海兵 通讯员 詹肖冰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