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好一个便河边(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1日08:44 湖南在线-湖南日报
  本报记者 陈永刚 通讯员 杨人
好一个便河边(组图)
  一条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体现中国古代城池建筑风格的便河边路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好一个便河边(组图)
便河边的棚户区。本报记者 谷一钧 摄

  64岁的陈文森老人曾在长沙市开福区的便河边巷住了20多年,最近他来这里探望老友,却发现便河边“换了人间”:那个“便河边便河边、天晴落雨要人牵”的长沙“龙须沟”,再也看不到了。

  便河边巷南起营盘路,北至体育馆路,全长495米。昔日的便河边,是长沙有名的棚户区,基础设施落后,“脏乱差”俱全,居民怨声载道。过去长沙卫生迎国检时有人戏称:只要便河边的卫生搞好了,开福区的卫生就可以过关。这里外来人员、无业人员相对较多,近4000名居民中,外来务工人员就有1200多人,给社区管理带来了难度。如何让文明新风吹进“龙须沟”?便河边巷社区居委会及其所属的望麓园街道工委煞费苦心。

  2004年初,长沙开始改造百条背街小巷,当地居民改造便河边路的愿望越发强烈。改造之初,街道便成立了由5位居民代表组成的议事委员会,就街巷命名、功能定位、资金筹集等问题向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群众的支持率达80%以上。议事委员会还及时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力求通过深挖街巷已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体现出便河边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小巷品位。他们请来湖南大学设计院的专家,设计出了中国古代城池与湖湘民居相结合的改造规划。经3个月整体改造,便河边被打造成了具有湖湘民俗特色的商业文化街。

  如今的便河边,碑、墙、瓦、廊……一个个极具传统意蕴的古建筑符号跃入眼帘,让人仿佛置身素朴凝重的明清古巷。“长沙古护城河河道故址”、“长沙府疆域图”等石碑述说着被湮没的久远历史,“东门之池”、“落水城隍”等石画印证着一个个古老传说。沿街门店风格统一,空中蛛网般的电线已全部重新整理,并更换、新增了13盏路灯。更为难得的是,随着小巷的改造,沿街居民熟悉了身边的历史文化,老一辈感到自豪和光荣,细伢子在浓厚的文化氛围里浸润成长,邻里关系也在改造小巷的合作中变得更为和谐。长沙古护城河故址还被列入了长沙市首批著名历史文化遗址名录。

  通过改造,便河边沿街的门店价值骤然攀升。改造后新增门店10个,目前上门求租者络绎不绝,居民们从中得到了实惠。日前,部分省政协委员来便河边巷考察时,不禁感叹:好一个便河边!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