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今日交锋(2005-1-14 5:02:00)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4日05:02 重庆晚报

  新闻事件:1月7日深夜,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前一天,某网站赫然出现了四级的作文题,事后证明网上的题目和考试题惊人吻合,四六级试题再次被怀疑泄密。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对此进行调查。

  (据新京报)观点批评

  英语统考弊端多

  国家统一考试是严肃的,出了这样的事,当然要依法查处,对此,不应当有什么疑问。不过,我想讨论的是一个与此相关的问题,即全国大学英语统一考试本身,是否值得反思?

  大学教育的学科很多,不要说专业课,就是公共课,也有许多门,但外语的地位是最特殊的。别的学科没有全国统一考试,只有外语设立了全国统一的四六级考试。有的院校规定,本科生四级考试不过关,不能拿学士学位;六级考试不过关,不能被保送读研。

  正因为外语考试一票否决的独特地位,据我所知,大学里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非外语专业的大学生,尤其是想考研究生的学生,一半以上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外语上。外语一科独尊,冲击了其他专业,破坏了课程设置的平衡性。

  此外,研究生招生、专业技术职称评定都有全国或省市级的外语统考。这些制度合在一起,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政府行为支撑的外语门槛。如果说,“文革”中盲目排斥外语教育是一个极端,造成了一个时代外语人才的匮乏,那么,现在实际上已经走到了别一个极端,导致了新的弊病。

  弊病之一是抑制了人才生成的多样性。提高了外语的门槛,同时意味着降低了专业课的门槛。

  弊病之二是过分地抬高了英语的地位,实际上降低了本民族语言文化的地位。现在,不少青年取得了硕士、博士学位,中文却不过关,文章写不通,错别字连篇。能够阅读古汉语,具有中国古典文化修养的人一代比一代少。有人外语能力较高,翻译出来的作品中文却很差。

  弊病之三是“逼良为娼”,败坏了社会道德风气。今年1月8日海淀区英语四级考试查出5名枪手代考,说明那里监考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严格的。据我所知,各省市组织的专业技术职称外语考试,作弊更为严重。许多专业技术骨干,人到中年,工作很忙,拿不出时间温习外语,温习了外语平时工作也用不上,但论专业水平和资历,又应当晋升专业职称,只好采用不正当的手段对付外语考试。在那里,职称外语考试成了考试者和监考者合谋作弊的游戏。

  作为每一个具体的受教育者,多掌握一门语言自然是好事。但从国家的角度看,采取什么样的制度对待外语教育,却是一个需要思考再三的问题。不论是大学生、研究生,还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拿出这么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用于应对外语考试,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到底是得大于失,还是失大于得?

  丁 东观点对策

  考试应该定向

  笔者以为,英语教育和考试政策之所以引发出一些问题,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不是方向问题。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和考试制度必须坚持,但关键要转变思维和改变一些具体做法。

  基于此,笔者建议:一方面,大学英语考试确须改进,但作为一种由国家教育机构设立的英语水平考试,有必要坚持,以备用人单位和其他机构选择人才。同时,不妨考虑整合各种英语水平考试,避免重复。另外,各高校应加强调研,由学校学位委员会和学术专家委员会来考察各专业学习和研究中的“英语实际需要”,实行按专业要求来确定英语水平能力的培养。比如,有些学校对古汉语专业和古代文学等专业就不做英语要求,这个范围还应该扩大;而有些专业,国内科研水平以及教材编制都非常落后,专业面向又是国际化的,就应该提高英语要求,甚至与学位挂钩等。

  另一方面,可以在高校中广泛开设不同程度和等级的英语公共选修课,代替现行的公共必修课。在普通中小学中,取消英语的“主课”地位,改为设立双语学校或双语班,以供选读,而这样的专业化应该提高要求,力促实效。

  还可以选择的办法就是大力加强翻译人才的教育培养。日本普通学生的英语水平不见得比中国强,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也不像我们一样达到“普及化”,但日本的翻译力量非常强大,引进外文书速度也很快,翻译质量也不错。由一部分稳定的高质量翻译人才培养来替代“全民英语教育”,将是一个多快好省的思路。

  李 隼网络编辑:翁正平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