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古稀翁考证“千山”得名于元代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7日14:14 千华网-千山晚报

  千山晚报消息古往今来,极具魅力的千山,曾有许多令人叫绝的名字,如华表山、千华山、千朵莲花山、千顶山、积翠山等。“千山”一称一直沿用到现在。然而,“千山”这一名字到底源于何时呢?昨日,对历史颇有研究的辽阳杨凤臣老先生宣布,他找到了充足的证据,证明“千山”一名源于元代。

  现年66岁的杨凤臣早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历史系,曾写过许多有关历史的文章。杨凤臣
向记者介绍,“千山”这个名字的得来原因有多种,一方面可能是千山一部分山的称呼,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数座山的统称。他说,认为“千山”一名在金代出现是错误的。因为金代的五寂在《鸭江行部志》一书中记载,他曾由辽阳城赴澄州(今辽宁海城)。他出辽阳南门后,“东南望华表山”,并于当日到达华表山,“是夕宿灵岩寺(今千山祖越寺)”。后游览龙泉谷(今千山龙泉寺)。经史料考察,五寂所见和游览的华表山就是现在的千山。可见,在金代,尚未有“千山”这个名字出现。

  杨凤臣说,之所以认为“千山”一名源于元代,与过去辽阳关帝庙(俗称老爷庙)里存放的一块石碑不无关系。辽阳的关帝庙始建于元代大德8年(公元1304年),原坐落在辽阳白塔区西关小学院内,1966年被毁。关帝庙中共有碑楼20余座,分立两侧,形成碑林。其中,《关帝庙碑》为元代大德8年叶瑞撰书。碑文记述了创建关帝庙的一些背景。值得注意的是,碑文在描写关帝庙的位置和景物时,运用了我国古代园林建造上的“借景”手法,把位于辽阳城南数十里以外的“千山”,纳入到以关帝庙为中心的画面中来。碑文写道:“千山南峙,如列剑槊”。这句碑文注明了千山的地理方位以及千山的山势特点。700多年来,辽阳城和千山的位置均没有任何变化,因此,碑文中的“千山”毫无疑问应该就是现在鞍山所辖的千山了。杨凤臣老先生说,此外,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刘伟华的《千华山志》中可以查到关于“千山”得名的记述,如“始见于元代大德八年辽阳城关帝庙”。这说明,关帝庙里面的碑文是对“千山”得名最具权威的考证。杨凤臣告诉记者,“千山”一名在明清两代就已经载入了地方志,登上了史籍大雅之堂。

  (记者来占军)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